APP下载

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指导

2020-01-20杨玉文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小学语文

杨玉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个性发展;民主课堂;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89—01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实施,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师按既定方案全程指导,但在预设指导之外,教师也应该置身其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因其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在開展过程中会涌现出各种亮点,同时也存在问题,往往蕴含着一个个推动学生能力提升的契机,需要教师合理地点拨或强化。所以,教师应该以一个引领者的身份,始终密切关注活动的每一步进展,捕捉契机,加以引领。当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问题或亮点都是层出不穷的,不可能一一着力。所以,教师的关注应该有侧重点、有针对性。

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积极参与、密切协作是综合性学习活动高效开展的前提。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有序的合作才能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促成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往往不一样,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凝聚作用,热情参与者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来保护与维持,消极应付者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激励调动,活动小组内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教师引领构建。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目光首先应该聚焦学生参与状态的相关细节上。如此聚焦,指引一个点,便会触动一大片,学生的参与度难题自然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

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如班级排练《晏子使楚》课本剧编演综合性活动中,有一组学生在表演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不成,便吩咐安排晏子休息,并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明日,筵席之上,给朕安排一个哑巴囚犯上场,朕定当要晏子颜面扫地。”这一句台词,妙不可言。笔者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加强个性化阅读感悟训练的绝好时机,于是在评议阶段,把该组同学如此编排的理由作为重点让他们陈述,结果他们的回答让大家赞叹不已:之所以先安排晏子休息,一是因为这样更符合常理,一个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的人,怎么也得稍事休息调理之后方能参加筵席;二是筵席上押来囚犯,肯定是事先的安排,否则什么级别的囚犯也到不了君王宴请使臣的大堂之上;三是哑巴囚犯可任由楚王君臣污蔑,却无法开口辩白。如此通过学生的课本剧编演活动,再回到课文学习中来,使得结合生活常理来研读、感悟文本的方法已牢牢植根于学生们意识深处。

三、挖掘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潜在教学因素

笔者曾利用“科技发展‘利大VS弊大”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首先,为了使自己的反驳更为有力,同学们都先暗自组织好语言,再采用感染力最强的语调发起反攻,或强硬、或激烈、或质疑。笔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辩论素材,学生的思路因此开阔起来,他们开始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生活化的理由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话题逐渐蔓延到了生活中最新发生的事件上,如四川雅安地震、H7N9禽流感等,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思维的触角伸到生活的各个细枝末节中去,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聚焦话题,适时点拨。“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理念因此而扎根于学生意识深处。为了让学生把辩论灵感和激情深入表达出来,笔者让学生写一篇日记,用文字展现出来。结果学生们都写得很好,把辩论的场面细节写得惟妙惟肖。笔者着重从“精彩语段赏析、内容如何充实”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分析、修改。

自主、开放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了教师慧眼独具的目光聚焦,保驾护航的巧妙引导,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最佳平台。未参与设计者在观摩中得到了启发,参与设计者则在反思中有了更好的创意,无形中大家的潜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过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水平的高低不再以语言能力及逻辑能力为唯一的决定因素,而取决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的高低。新课程所推崇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也是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激发潜能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聚焦独具新意的细节,加以挖掘,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小学语文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