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020-01-20骆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分层分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

骆芹

【内容摘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应当根据新型的“分层教学”方式不断的进行研究与应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水平。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对学生、教学问题、教学目标有效分层等措施,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  学生分层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质量,提出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教育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很多新型的教育手段应运而生,分层教育模式作为当代新的教育手段,目前在教育体系中被广泛的应用。初中数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具有学习内容十分复杂、难度较大的特点,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分层教育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分层

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分层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当前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数学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主要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要求,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数学学习基础都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数学知识吸收的时候,会出现领悟的水平不一致的情况,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层。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分层教育的实施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初中数学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数学包含的内容多,知识点错综复杂,相对于小学的基础教学内容,难度明显加大,因此导致了很多初中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存在着吃力的现象。我国应试教育观念过于严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增长,在授课过程中也大多是对易考点进行讲解,导致了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甚至还会有将数学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的情况出现。在这个背景下使用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教学时,应当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研究,科学的进行分层。如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数学知识测试,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进行考卷的制定,不能只结合一个模块的知识点,如可以将乘法、加法、平面图形等多个知识点进行混合出题,判断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测试不能进行一次,而应该多进行几次测验,进行平均成绩的计算,同时,除了卷面测试之外,还应当包括课堂实际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分层,可以分为学习效果好,较好,一般等三类,将班级分为ABC三个等级的班。可以将数学知识掌握得好的、数学基础相对扎实、考试成绩较为优异学生分入A班;有一定基础的,但是成绩没有十分优秀的学生分入B班;综合测试成绩较低的,没有数学学习基础的也没有学习自主性的分到C班。分层教学应当保证从上而下的原则,根据班级级别的不同,有效地调整教学手段,保证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带动学生成绩增长。在分层之后教师应当根据每次的成绩进行研究,同时根据各个调研方案进行跟踪调查,保证分层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案的正确性。

二、针对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分层

在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以往我国进行整体性的教学,导致了一些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不能认清自己学习上具体存在哪些不足,也难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优势。当前结合了分层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同时更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在数学课堂上,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是数学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根据所提问的课堂问题进行分层,从而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在提问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查缺补漏,带动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制定时,不能单一的根据教材后面的问题进行提问,而是应当进行延伸,精心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答。教学问题的分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于所学习的知识点的基础内容进行提问,其次在该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知识延伸,向学生们进行询问。最后,结合以往学过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结合,设置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全面对于学生进行测评。在上课前,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多方面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进行问题的提问时,找到切入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积极起来。如在进行不等式学习的时候,不等式的定义有些难以理解,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误区,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先从定义讲起,最后再从表达形式等内容,使问题符合学生的学情。主动向学生进行提问,设置多个关系式,让学生找出哪个属于不等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开难题,对教学计划进行分层,保证学生掌握了不等式的知识点之后,再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的学习,保证知识点的循序渐进,从而将数学知识有层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消除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还可以在问答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对教学目標进行分层设计。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能以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学生进行考核,而是必须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标准,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量身定做”,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针。如有的学生图形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主要对于学生的图形学习情况进行研究;有的学生方程学习存在障碍,教师应当多带动学生进行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实践,因此,教师应当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根据教案等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如数学学习成绩高和成绩相对一般的同学,合格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为他们设定不一样的成绩标准,在进行考试时,A班的学生应当设定成绩为80分的及格线,B班的学生应当设定70分为及格率,C班则可以为60分,必须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可行性。对于成绩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稍微低一些,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当对于每次的考试成绩进行研究,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带动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同时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的根据学生的进步或者退步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分层教育的灵活性。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教师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意识,运用新型的分层教育手段,带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的提升。结合学生的学情采取分层教育的手段,注重因材施教,及时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引导不同层次的孩子们进行数学学习,为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健辉. 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策略应用[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1):83.

[2] 陈雪君.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1):22-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王集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分层分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过滤创新教学的探究
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初中数学多层次教学论述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学生考研的《线性代数》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