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2020-01-20李丹会
李丹会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多媒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69—01
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规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模拟复杂性、危险性、有毒性实验,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可以优化实验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实验的过程,教师会经常演示实验。由于初中班级的人数较多,教师在演示实验时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并且,实验装置是有限的,受到场地的限制,学生也不可能直观地看完所有的实验内容,这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粉尘爆炸这个实验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师一般只是口头讲述,但是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有着較大的考验,许多学生不能够理解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直接把实验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在大屏幕上给学生观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可以克服时空局限,便于课堂教学
有些实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化学反应,课堂上仅仅40分钟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以铁在潮湿环境下生锈这个实验为例,一般情况下,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大概需要24小时才能发生氧化反应,进而生成氧化铁,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铁锈。要较好地完成这个实验,需要3到4天时间,显然,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实验。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录制这个实验,制作一个微课视频,这样足以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需求。
三、多媒体可以直观体验实验过程,规范实验基本操作
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众多方法中,演示实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对于一些操作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例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存取、称量、吸滴、加热、连装、拆洗”等教学,以及各种实验仪器的特殊操作方式,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和停止,添置旁白介绍,不仅让学生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对学生最终学会这些操作提供了有效示范。另外,一些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实验,仅仅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述往往引不起学生主观上的足够重视。这时,可通过动画模拟技术,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性再现,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在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会演示,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散失。对于不正确的操作,因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般只会一笔带过。如果教师利用动画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水滴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而沸腾造成液滴飞溅的现象,这是比较危险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就会加深理解。
四、多媒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视,许多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认为,只有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掌握,才能够考到高分,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忽视了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如,在“原子”一节教学中,“原子”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放大氧化汞分解的变化,那么就能够使原先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这样学生就会对原子的概念加深了解。此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不会毫无根据地分析,而是会根据相应的条件去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对于化学实验,如果教师通过课堂示范或者让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实践操作,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师生安全性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