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改革效果的研究

2020-0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4期

13201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临床医学硕士是我国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重要作用[1]。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文件中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改进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2017年教育部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同样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出更新的要求。本研究以我校为例,借鉴国内外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养质量和临床实践能力。

资料与方法

选取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学生81名,2014级学生24名,所有学生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座谈会形式,对2015 级研究生和9 个二级学科教师进行调查,听取意见和建议,召开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后,形成2015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新课程体系。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第一外国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专业基础课(医用统计学“SPSS 应用”、临床药理学),专业课(各专业临床医学进展),沟通能力课程(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学术素养课程(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临床科研能力课程(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医学法律课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临床专业技能课程(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学术讲座(心电图、放射线诊断)。

观察指标:毕业前比较2015 级和2014 级研究生执业医师考试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考试通过情况,对2015 级研究生培养效果进行评价。

结 果

基本资料:(1)2015 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81名,正常毕业76名,未正常毕业5 名;其中参加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74 名,未参加培训2 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资格75 名,不具备报考资格1 名。(2)2014 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24名,正常毕业24 名;其中参加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19 名,未参加培训5 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资格22 名,不具备报考资格2名。

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比较:2015级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为98.67%,2014 级为91.67%,两组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结业通过率比较:2015 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结业通过率为100% ,2014 级通过率为89.47%,两组比较2015 级通过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15 级研究生在学期间所有课程平均成绩:25名男生课程平均成绩(81.87±3.63)分,51名女生课程平均成绩(84.52±3.44)分。第二学年内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73 人,课程平均成绩(83.72±3.66)分;未获得3 人,课程平均成绩(81.44±5.17)。应届本科毕业生57 人,课程平均成绩(83.56±3.84)分;往届生19 人,课程平均成绩(83.83±3.38)分。第一志愿录取8 人,课程平均成绩(85.46±2.97)分;调剂68 人,课程平均成绩(83.42±3.74)分。本科本校毕业生33 人,课程平均成绩(84.98±4.15)分;本科其他院校毕业生43 人,课程平均成绩(82.69±3.06)分。985、211 毕业生2 人,课程平均成绩(87.13±3.36)分;非985、211 毕业生74人,课程平均成绩(83.54±3.69)分。5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60 人,课程平均成绩(83.68±3.69)分;6年本科毕业生16 人,课程平均成绩(83.44±3.86)分。在学期间有科研成果6 人,课程平均成绩(81.73±3.85)分;无科研成果70 人,课程平均成绩(83.79±3.67)分。应届考取博士2 人,课程平均成绩(82.30±7.11)分;未考取博士74 人,课程平均成绩(83.68±3.65)分。通过英语6 级28 人,课程平均成绩(83.95±3.59)分;未通过48 人,课程平均成绩(83.44±3.79)分。初试成绩≥320分15 人,课程平均成绩(82.44±4.14)分;<320 分61 人,课程平均成绩(83.91±3.57)分。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所有课程平均成绩与学生性别、第二学年内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应届毕业本科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我校毕业生、985及211毕业生无关,同样与是否5年制本科毕业生、在学期间获得科研成果、考取博士、通过英语6 级和入学时的初试成绩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故需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与获得职业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3]。

我校在原课程体系基础上,着重增加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公共科目课程,培养科研能力;着重增加学术素养和临床技能课程,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达到培养优秀医生目的[4-5]。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 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985及211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无关,但学习成绩高于未第一志愿报考、非985及211毕业生以及未获得国家奖学金者,说明此类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应届考取博士的2 名研究生课程平均成绩略低,我们发现影响其课程成绩原因是医学统计学分数均为及格分,故平均成绩较低。说明此课程学习存在一定难度,需在教学中给予重视。

2015、2014 级研究生执业医师通过率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结业通过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我校按照国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设置的新课程体系,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