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年轻卵巢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2020-0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4期

410006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作为常见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多通过手术治疗,对患者身心均可造成程度不同的应激,而作为生殖系统手术的卵巢癌手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状态造成影响,当前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重点[1]。临床中关于卵巢癌患者术后性功能与性生活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见,但研究成果也存在相对差异。所以对于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干预指导作用相对欠缺。目前有研究证实[2],中医辨证护理能提高卵巢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3]。另有研究表明,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4]。可见,中医护理和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促进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加之,对于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来说,性生活和谐与否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对中医护理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年轻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进行综述,为年轻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的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

卵巢癌患者术后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变化

对于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研究,我国开展得较晚,国外开展得较早。国外研究发现,许多因素会对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包括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性态度、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绝经状态、夫妻关系等[5-11]。另外国外有文献表明,对性功能而言,乐观心态、拥有伴侣及良好身体状况均具有积极作用[12]。根据Aderson进行的调查[13],在卵巢癌术后妇女232 例中,有43%具有性功能减弱,同时降低后的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对患者及其配偶的夫妻感情具有严重影响。

在国内,卵巢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体癌及宫颈癌,死亡率高于子宫癌。所以对于卵巢癌,临床具有相对更高重视程度[14-15]。临床调查显示,我国卵巢癌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在生殖方面对少女和育龄妇女造成损伤,有文献就卵巢癌患者手术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调察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1年、1.5年及2年卵巢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问卷、性功能量表及性生活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均显著差于同时期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而卵巢癌术后18、24 个月评估结果优于术后0.5年及1年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状态相对较差,应积极给予干预[16]。对此,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患者心理压力等因素及化疗、放疗、手术创伤等治疗方式在术后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性器官功能、性激素表达、性心理等均相对较差[17-18]。而至术后1.5年开始,性心理及性生活状态等不良因素随着心理状态及机体功能的改善得到改善和缓解,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状态也表现出显著的改善[19-20],这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方面干预,且对于此种干预在较长时间内应针对性进行,并且患者性功能状态在术后2年时仍相对较差,所以,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性生活方面干预应持续至2年以后[21-23]。

周庆云等[24]对卵巢癌术后性心理变化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术后性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临床躯体症状、化疗疗程、教育程度、年龄、接受护理干预程度等。说明影响卵巢癌患者性心理因素有很多,应对其实施多种形式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年轻卵巢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当前,人们健康意识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也日益提高,卵巢癌患者预后判断,不仅体现在患者生存率提高,而且对生活质量提高日益重视,而性功能损伤则是造成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关键原因。性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适当性生活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年轻肿瘤患者及其配偶来说,由于其性需求比中老年患者更高,性在其生活中作用更加重要,性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更显著[25]。

国外已有研究报道针对卵巢癌患者性生活的干预措施,对卵巢切除妇女,Floter 等[26]行雌激素替代疗法,并同时进行雄激素的添加,24 周治疗后发视,患者性生活各方面都明显实现改善。Bergmark 等[27]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采取阴道扩张术和使用止痛药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功能。Petersen 等[28]对53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为期6 周的心理咨询和放松训练,结果发现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和放松训练得到明显缓解,进而改善其性生活质量。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而言,肿瘤治疗对其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尚未能引起医务人员及患者自身足够重视。有研究报道患者遇到性生活问题时大多不愿就医,愿意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仅占7%,选择不寻求帮助的占37%[29]。而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只有1/5 的护士和1/4 的医生会真正与患者进行此方面问题的探讨。

国内也已有研究报道针对妇科疾病患者性生活状况的改善措施。汪苗等[30]认为,一个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对子宫切除术配偶的认识和态度。霍俊梅等[31]指出,“以家庭为中心的妇科护理”,可有效调节家庭与患者情感纽带,切实起到家庭支持功能。陆明风等[32]通过观察发现,对家属及全子官切除术患者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夫妻性生活满意度。黎焕仪等[33]在采用护理研究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夫妻生活质量影响中表明,患者手术后性生活量在优质护理干预下可得到提高,应在临床上积极推广。郑娟选择64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联合中医调护,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予以生活质量测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化疗不良应分级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医调护能提高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及焦虑情绪,能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然而,国内针对卵巢癌患者,尤其是年轻卵巢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针对目标人群探索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应成为未来肿瘤护理的工作重点。

目前在国内外,将中医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卵巢癌患者性生活改善中的研究还很少见,尤其是我国,在女性肿瘤患者性生活方面的研究十分不足。因此,关心和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改善,并且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期改善患者的性生活状况,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