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近代文化复兴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价值
2020-01-20李世坤邓亚菲
李世坤 邓亚菲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00)
纵观近代中国多种多样的救国方案,只有文化复兴思潮富有生机与活力。每逢民族危机、社会转型,文化复兴思潮便有其滋生的环境。文化复兴思潮就是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空前的民族危机,在众多的救国药方中,把文化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传统文化的复兴来解决中国问题。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新审视近代历史上的文化复兴思潮,汲取其经验教训,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文化复兴思潮的历史演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奋斗史,是一部文化复兴史。文化复兴思潮形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体西用论”可谓其雏形,经过晚清“国粹”主义、东方文化思潮、中国本位文化论、现代新儒家等为主要代表的文化复兴高潮,新中国成立之前,随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定,文化复兴思潮开始步入低潮。
1.文化复兴思潮的觉醒
早在清朝中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没落,中国固有的封建文化已见危机,只是还未充分显露出来。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势力经济、政治的入侵必然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传统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西方先进技术让中国有识之士耳目一新,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力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这是中体西用论的萌芽,但其主张未受到当局的重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使先进中国人不得不再次进行反思,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此可谓中体西用论的最早提出。清王朝内部的部分官员,例如,恭亲王奕䜣、李鸿章等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西之间差距,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思潮,主张在不危及封建制度与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工业技术,标志着中体西用论的形成。
甲午战争的失败,清廷上下一片哗然,中西文化冲突愈演愈烈,不得不重新审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将中体西用论上升到理论高度。1895年4月,沈寿康率先提出“中体西用”口号,之后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明确阐述中体西用思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等。中体西用思潮可谓中国封建伦理学说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面对严重变局,先进中国人做出的一种应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步反思和对西方文化有限制的学习,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为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打开了一扇窗户,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意识的觉醒。
2.文化复兴思潮的高涨
自文化复兴思潮觉醒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在中华大地上经历了三次文化复兴高潮。中华民族拖着沉重的步伐步入20世纪,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企图瓜分中国,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极力贬低中华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某些国人随波逐流与西方殖民者沆瀣一气,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危机;20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步入帝国主义时期,其掠夺、垄断的本性暴露无遗。1905年1月,国内一些饱读经书,对中国传统文化造诣精湛并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邓实、黄节等人主张效仿欧洲的文艺复兴,进行“古学复兴”来实现民族振兴,成立国学保存会来“研求国学,保存国粹”,兴起了一股国粹主义思潮。该思潮主张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君学”,保存“国学”,发扬经世致用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改造,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出路,是近代文化复兴的第一次高潮。
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想的结果,相反却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先进中国人陷入无奈与彷徨之中,由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活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改造国民性。胡适、陈序经等人针对传统文化的弊端,认为西洋文化优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形成。与此同时,梁启超、梁漱溟等人主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全盘西化,主张中西文化有机调和,批判性吸收借鉴西洋文明,才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形成了东方文化派。围绕着中西方文化的孰优孰劣问题,双方展开了规模空前的中西文化论战。在东西方文化性质上,东方文化派和新文化派都认为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区别,东方文化派认为是先天的差异,而新文化派却提出是时代的差异;在古今文化关系问题上,东方文化派主张传承传统文化,而新文化派却提出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批判与清理;在文化未来的出路上,东方文化派主张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即进行中西文化调和,而新文化派却提出必须全盘吸收西洋文化,中西文化绝对不能融合。随之围绕中国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的科玄之战、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唯物辩证法论战等,从不同角度、立场阐述其文化建设的观点与方法,形成了文化复兴的第二次热潮。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了维护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抵制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与军事活动,1933年国民党当局提倡恢复传统纲常伦理的“新生活运动”。在国民党当局的授意下,1935年1月,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位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宣称:“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应是: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2],引发社会上展开了一场新的论战,将文化复兴的第二次热潮推向高潮。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动员全民族抗战,弘扬爱国精神,激发民族斗志,国共两党纷纷制定各自的政策方案,例如:1938年国民党出台的《确定文化政策案》提出“要加强全国民众的精神国防,并规定以中国传统之伦理哲学‘为国民精神教育之总纲’”[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共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总运动告全党同志书》指出:“对国家尽其忠,对民族行其大孝”等。国共两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力推动了一个新的文化复兴高潮的到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以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兴起。现代新儒学以复兴儒学为己任,主张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吸收借鉴西洋文化,积极改造传统文化,重新构建传统文化体系,积极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
3.文化复兴思潮的回落
随着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救国方案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传统学者的思想主张落后于时代的潮流,文化复兴思潮逐渐走向沉寂。尽管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学者积极寻求实现文化现代化的道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实践已经证明他们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持之以恒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二、近代文化复兴思潮的基本特征
近代文化复兴思潮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民族本位文化立场、主张中西文化融合等基本特征。
1.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纵观近代文化复兴思潮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文化危机,面对亡国灭种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有识之士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试图通过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实现民族的复兴,为其理想目标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的强力入侵,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人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试图将西方的先进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来挽救民族的危机;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面对西学的大量传入,面对国人与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鄙视,邓实、黄节等有识之士主张“复兴古学”“保存国粹”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进而实现民族的复兴,形成了盛极一时的晚清“国粹派”;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企图从根本上抹杀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国共两党的有力推动下,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兴起,主张复兴儒学,挖掘其合理内核。因此,近代文化复兴思潮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坚定的民族本位文化立场
文化复兴思潮的实质在于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从思想文化途径上谋求中国问题的解决”[4]。之所以会出现坚定的民族本位文化立场,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先后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思潮盛行一时,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机只能从思想文化入手,中国的落后在于文化的落后,要寻求实现文化近代化的转型,这可谓西化派与保守主义派的共识。但是西化派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进入20世纪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日益显露,一战更使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暴露无遗,这时一部分传统的文人学者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试图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吸收借鉴西洋文明,重新振兴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
3.主张中西文化融合
近代文化复兴思潮,虽然极力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并不排斥西洋文明,他们始终没有突破中体西用的框架,主张中西文化的调和。例如,洋务思潮的中体西用论就是在维护传统纲常礼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技术,以求富国强兵;晚清“国粹派”主张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试图通过“复兴古学”来复兴中国文化,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譬如人民主权学说,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试图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来研究“国学”,正如许守微在《论国粹无阻于欧化》中指出“‘国粹也者,助欧化而愈彰,非敌欧化以自防’”[5]84;有人说东方文化派为封建传统势力的代表,尽管东方文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留恋之情,但并不拥护封建专制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守传统文化,而是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也就是“以‘固有之文明’来‘统整’西洋学说,造就一种新的中国本位文化”[5]84;中国本位文化建设派提出:“‘又要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适应,使中国文化变成新的,能成为新的世界文化一部分’”[5]165,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就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发展状况来选择传统文化、接纳西洋文化,并不仅仅单纯地以自我为中心固守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现代新儒家认为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一方面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改进,另一方面要进行中西文化的沟通,学习西洋文化的有益成分,熊十力指出:“‘吾确信中国文化不可亡,但吾国人努力于 文化之发扬,亦必吸收西洋现代文化’”[6]。
三、文化复兴思潮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过去,近代文化复兴思潮尽管流派众多、内容广泛,但始终秉承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即文化是立国之本,通过文化复兴谋求民族的复兴。由于其历史局限性,淹没于历史的潮流之中,但其余续和精神并没有流失。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顾近代文化复兴思潮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实现中西文化会通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1.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近代文化复兴思潮作为挽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方略,其重要价值在于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视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抵制文化虚无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某些国人开始崇洋媚外,鄙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用西洋文明取代中华文明,出现所谓的文化虚无主义,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人民思想的混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7]。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信心。因此,近代文化复兴思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2.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作风,譬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入世的情怀;兼容并包的理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气概等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每逢危机关头,文化都能立足于时代发展潮流,动员凝聚力量,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使中华民族在经历多种磨难后仍屹立在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在实践中没有充分挖掘与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是流于形式、商业炒作,没有区分精华与糟粕,没有确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些传统精神、美德、形式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一些腐朽封建的思想还随时出现。回顾历史,近代文化复兴思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与转型,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一定的文化都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产物,当今文化建设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据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对其进行改造与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基因,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回顾近代文化复兴思潮,有利于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有利于实现中西文化会通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放眼历史,纵观古今,一种文化要想长久不衰,必须具有融汇贯通、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够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回顾历史,近代文化复兴思潮始终没有突破“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但并不排斥西方文化,不拒绝向西方学习,在改造、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张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进行中西文化的调和。进行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学习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学习西方知识经验与先进技术。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不仅仅西方先进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而且伴随着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渗透,一些不良思潮与普世价值观念开始涌入中国,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传入中国,引起人民思想的混乱,严重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在进行文化交流同时,必须对外来文化加以辨别,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分清精华与糟粕,坚决摒弃其腐朽、没落的部分,抵制其不良影响。对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进行积极消化,使其为我所用,将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先进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发挥其导向作用,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新审视近代历史上的文化复兴思潮,汲取其经验教训,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