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本土化应用新进展
2020-01-20张忠宇
张忠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心理咨询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A.T.Beck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个领域。目前,这一疗法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完善,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实践中。
一、认知行为疗法拓展的形式
在认知行为疗法的不断发展中,不断衍生出一些新形式的认知行为技术,在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有几种技术应用次数较多,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一)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由A.Ellis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是一种通过理性逻辑思维来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进而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方法。依据REBT的核心观点ABC理论,Ellis提出了操作过程的四个阶段:即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及再教育阶段,该疗法主要目标在于让求助者减少情绪困扰,学会处理未来困境。
目前,我国对理性情绪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上,如郑晓红讨论用该疗法来治疗其在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中的作用[1];陈海文成功使用该疗法治愈了一名“手机成瘾症”的高职学生[2];赵媛研究过理性情绪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情况,结果表明,理性情绪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有显著提高,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团体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心理治疗起源于认知行为疗法之前,源自于动力学的一种治疗方式,以干预为主要目的,并在整个团体进行过程中采取这种手段。而团体认知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GCBT)是相对个体而言的,是用团体形式来重组认知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团体的疗法是建立在个体上的,在抑郁症等特殊障碍治疗中,团体比个体咨询的效果要好,因为团体咨询可以增加人与人的沟通,可通过别人的帮助而得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对团体认知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团体认知治疗的效果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在研究该疗法效果时,通常采用编制相应的问卷和对已有问卷,比如一些焦虑问卷等方法来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闫煜蕾在研究中就是运用这种手段进行的,并发现团体认知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症状[4]。郝凤仪和蒋晓江采取治疗小组或大型工作坊形式研究发现,团体认知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失眠症[5]。
(三)积极认知行为疗法
积极认知行为疗法(Activ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ACBT)是我国学者唐平在进行心理治疗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基本框架形成于2000年,是以认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手段,适用于中国人[6]。这一疗法是通过帮助求助者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来整合不协调的心理状态。ACBT在理论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认知重建的过程,是将一些非理性的不良认知进行改造,引导求助者探寻自身的合理性,深入自我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求助者寻找消极情绪和行为这种非理性面,来弱化消极行为,又要积极挖掘并利用积极的认知理性面,强化积极行为,并使其能进行充分的自身建设,为其改变提供支持。
积极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治疗过程是首次会谈与诊断评估阶段,这一阶段是治疗的开始,在此阶段建立好咨访关系,运用相应的手段引起求助者对信息的关心,还要进行心理评估和必要的身体检查;第二阶段是自我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要有治疗记录,还要进行强化和巩固,往往是治疗的关键,一般需要1—3个月的时间;第三阶段是强化巩固阶段,此阶段是为了能让之前的效果得以持续,需要求助者完成ACBTR,大约要3—6个月的时间;最后一个阶段是效果评估和回归社会阶段,该阶段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总结,必要时每3—6个月要进行一次回访。
(四)其他认知疗法
除了以上的几种认知行为疗法的形式之外,还有一些新形势的认知疗法,这些疗法在应用过程中同样疗效显著。
1.简短认知疗法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几年在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疗法,叫做简短认知行为疗法 ( Brie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BCBT),是采取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认知疗法的主要技术来治疗的形式,一般治疗次数为2—10次,远远少于传统的CBT疗法。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在内容上多采用实证支持的成分,也就是关键的部分,而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就会以其他形式来替代,而且这一疗法的结构化也比较明显,因此,更加容易掌握。由于治疗次数少,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减少了求助者的经济负担,应用更加广泛。
近些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一些诸如抑郁障碍、精神分裂,或在自杀干预中应用较多,如陈尼卡等发现该疗法能使失眠症状有所缓解,进而降低焦虑水平[7]。
2.网络认知行为疗法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CBT)是由Ghosh(1980)首次提出,后来这一疗法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对其进行研究,这一疗法的形式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实施CBT的一些干预技术,利用对求助者进行监控来检测其行为变化的一种手段。ICBT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专业指导式的ICBT,这种形式的求助者是在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下进行的,还要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辅助治疗,ICBT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减轻咨询师的负担,而且速度快,十分灵活,因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种形式的治疗需要求助者有较强的自觉性,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满足每一位求助者的个性特点。第二种形式是自助式的ICBT,这种形式的治疗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需要参与者按照计划完成课程及作业,还需要参与者有较强的治疗动机。
二、认知行为疗法所治疗的对象
(一)抑郁症患者
在近期的研究中,人们用大量实证分析的手段来证明,认知行为疗法在对抑郁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如潘小平在2012年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分析中发现,该疗法在治疗很多神经症和躯体性疾病中疗效显著,其中对抑郁症的治疗中效果更是明显[8];其中很多的研究都是在将该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并且对比单独药物治疗的疗效,如李丽等研究了130例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通过HAMD的评分来判断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也就是药物与认知治疗相结合的组的治疗效率要显著高于对比组[9];熊松梅在对70例产后抑郁的患者进行实验后得出了同样的结果[10]。
(二)失眠症
失眠症在临床中常见的是睡眠障碍性疾病,睡眠不足会导致没有精力,效率降低,甚至会影响到情绪,一般治疗失眠中的办法都是药物治疗,但其弊端就是求助者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失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方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疗法,矛盾意向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等。有很多研究都证明这一疗法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疗效,如伍轶群在研究中发现,CBT治疗对于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11];刘欣欣认为,CBT能提高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效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12]。
(三)网络成瘾
由于网络的产生,相应地出现了网络认知疗法,这对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网络的出现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如网络成瘾问题,这是指由于大脑的中枢神经长期受到刺激而引起内分泌的失调,最终导致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产生,使网络成瘾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在国内研究中,田昊在2014年发现采用认知疗法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干预最终会使轻度水平患者的网络成瘾得到缓解,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自尊水平得以提升,但对重度的网络成瘾患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13];夏翠翠指出,认知疗法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人群进行的干预中有着很好的效果[14]。
(四)特殊群体
在近几年的文献中可以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一些特定年龄段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儿童、青少年或老人,因为一般这些年龄段的人群更需要一些特别的照顾,比如只有儿童群体才会患有智力残疾,只有老年群体才需要临终关怀等,而认知行为疗法在这些方面效果很显著。
就儿童来说,人们CBT对于视障儿童、肥胖儿童、留守儿童及儿童自闭症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都得出结论,CBT在治疗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李婷认为,儿童肥胖症患者在外界监管下进行饮食干预虽然可以改善状况但很难维持,只有在认知行为疗法集合下才能保持长期健康生活习惯[15]。青少年群体的抑郁焦虑情绪比较多,网络成瘾问题也比较显著,认知疗法在对其进行治疗时效果显著,如李赓(2009)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16];在对老年群体的研究中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老年睡眠障碍、老年支气管障碍和临终关怀上有比较好的效果,而且药物和认知疗法的结合对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对提高睡眠质量效果显著[17]。
三、认知行为疗法的本土化应用评述与展望
自20世纪60年代Beck提出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后,CBT就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多种心理障碍的治疗中。所谓认知心理,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意识、态度、思维和想象等要素。认知疗法核心理论假设就是人们内心核心信念系统影响或决定了外在行为和态度,因此,通过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从而可以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慢慢趋于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和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但笔者以为这些新发展并未根本改变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不足,认知行为疗法自诞生之初,便存在基因性的不足或缺陷。
(一)认知行为疗法存在的缺陷
一是认知行为疗法忽视了咨访关系的作用,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在情绪体验关注不够。经验表明,良好的咨询效果往往取决于咨询关系的建立。二是认知行为疗法聚焦于认知层面或深层核心信念与表层自动化思维及行为关系层面,忽视了认知背后的情感和情绪因素的动力性作用。在咨询实践中,咨询师往往容易陷入来访者思维陷阱,过多运用面质方法导致负性情绪反应,同时咨询过程因缺少共情,来访者不能感到被镜映和同理。三是认知行为疗法弱化了潜意识和早期创伤事件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因此,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假设及存在的基本不足,决定了该疗法适用于文化知识水平较高者,如大学生、知识分子等。对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或学龄前儿童,并不一定最适用,如针对低年级留守儿童采取游戏治疗方式比较适合,而对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相对适合。
(二)认知行为疗法本土化展望
认知行为疗法在近几年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上,越来越集中于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对特定群体的研究功效显著且研究十分广泛。在理论基础上,认知行为疗法本土化发展的中心思想都是在强调:由于人们的认知错误才导致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因此,这些疗法的拓展都是在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上进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是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自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以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理,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和积极组织的研究与实践,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获得空前关注。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学甚至后现代心理治疗理念相伴而行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前文提到的积极认知疗法则是强调认知中积极的部分,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是认知行为疗法趋于短程,强调经济性和社会效益。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存在持续周期长,次数多,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经济成本高等特点,限制其进一步推广[18]。如在高校中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部分学校对心理咨询次数进行限制,鼓励进行短程咨询;除特殊个别学生开展长程咨询外,一般不能以短程咨询解决的,视情况进行校外转介。简短认知疗法就是对传统认知行为疗法进行精炼的缩减,保留精华部分,如保留了被广泛验证的关键成分: 暴露练习和认知重建,而对效果较弱的放松训练,则被取代。
三是认知行为疗法和现代信息化技术、团体辅导技术相结合。传统心理咨询需要面对面线下咨询,这本身具有其优势性,如见面咨询中的非语言因素,咨询场域都是咨询效果的积极影响因素。但心理咨询队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远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很多高校尚未能实现1:4000师生比,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如何满足广大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始终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托网络信息化技术开展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把认知行为疗法与团体辅导技术相结合能极大提升社会效益和咨询效果,缓解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提供能力不足的迫切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