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
2020-01-19范廷玉王兴明盛鹏飞
范廷玉,王 顺,王兴明,金 德,盛鹏飞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8年教育部开展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简称“质量22条”),强调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在实施深化“新工科”本科教育改革中,要求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尤其要做好整体设计,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目标,合理规划内容。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地矿特色,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中,如何融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考虑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培养立足全国,服务行业和地方生态环境的环保人,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1],是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1 目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我国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重大战略决策,拉开了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序幕,随后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提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新时代高教40条”和“质量22条”中,再次深入阐明了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引领“三全育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给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那么,针对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如何做到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要前提就是要构建面向专业培养体系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1.2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必由之路
中办、国办颁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中提出要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理工农医等所有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随后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为目标,推出了中国高等教育一次“质量革命”,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围绕“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三个核心任务,打造“质量中国”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要求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将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融入教学环节,注重文化熏陶,培养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作为“新工科”专业的环境工程,如何充分结合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综合改革,将工程师伦理意识、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等融入课程思政,构建“接地气”的环境工程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是重中之重。
1.3 学科专业建设的客观需求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学科专业建设,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五个方面,强调“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专业综合改革,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必须与专业特色融合,才能实现学科与专业协同育人,而学科专业特色与行业发展、学校定位密不可分。如何契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行业发展与地方经济需求,凝练出系统的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科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目标达成的客观需求。
2 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课程思政作为深化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属于隐性教育[2-3],全国各高校均在贯彻落实,虽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6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规定了课程思政的六大教学目标与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从教学体系和专业特点给出课程思政的指导意见,同时对教师、评价机制、实施和条件保障等配套资源做出了要求。对标指导纲要,从实践出发,由于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缺失或不健全而导致了如下问题:
(1)培养方案与课程思政融合不足。培养方案是学生培养的纲领文件,但目前培养方案仅对思政课程做了明确的学分、学时要求,并未对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学分分配等做出要求,导致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中课程思政内容的缺失,进而难以落实课程思政。
(2)课程思政教育链条尚未形成。课程思政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其教学目标需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大模块来实现,但目前不同模块的课程思政教育缺乏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有机联系,亟需建立完整的课程思政教育链条。
(3)课程思政教学浮于表面,未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目前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形式大于内容,为了思政而思政,如何进行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不留痕迹的自然融入专业课程中,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保障。
(4)教师思政教学理念与“三全育人”意识待提升。教师是课程思政主渠道中的主力军,但目前“重专业、轻思政”的教学理念仍然盛行,存在教师本身的人格与信念偏差、人格榜样不足、对课程思政教育不重视等问题,导致学生急功近利,“教书育人”中育人环节缺失[1]。
3 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要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首要任务就是构建总体目标引领,模块目标和过程目标支撑、课程、教材与师资建设为保障、持续改进为推动力的课程目标体系,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以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构建路径如下:
3.1 总体目标引领
课程思政的目标要紧密结合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与学校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契合。安徽理工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国内一流的地方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地矿类学科群,具有深厚的地矿背景,在矿山水土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矿区环境地质综合治理等领域特色优势显著,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能系统解决水、气、固废、矿区生态环境等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总体目标的构建,要紧紧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立德树人,构建政治认同、价值观、传统文化、法治、职业伦理五维一体的总体目标,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准则,传承中华文脉,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实践工程师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3.2 “时空二维”模块目标架构
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是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对课程教学体系的必要补充,必当遵循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与目标,课程思政要在非思政课程中全覆盖,形成“空间”维度目标模块,同时根据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形成“时间”维度递进。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四大模块: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含第二课堂),兼具“时空二维”特点,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与之匹配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也应不同,从普适宏观到专业微观,从“面”到“点”,从低到高,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效果,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具体各模块的课程思政重点内容如下:
3.2.1 通识教育
包括必修与选修,主要面向大学一至二年级学生,具有普适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学校统一制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课程体系设置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劳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类、中国传统文化、外国语言类、大学数学类、大学物理类、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类、精准智能开采、创新创业类、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类,以及其它通识教育选修类课程等公共基础课程。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均要围绕理想信念、身体、心理三个方面,以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审美修养提升为抓手,以增加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保障,引领学生爱国、明理、修德,坚定爱校、爱院、爱专业信念,奠定创新创造基础。
3.2.2 学科基础教育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专业导论或兴趣拓展类课程、 跨专业的基础知识课程等,主要开课学期在大学二年级。环境工程的学科基础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化学类(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机械制图、力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专业导论(环境科学概论)、跨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生态学、地下水水文学、地球科学概论)、测量、土建基础等。该模块课程思政,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围绕着环境工程专业的所需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锻炼学生在面对复杂科学问题时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入手,逐步形成模型概化(由复杂到简单)、数据筛选、多情景评价与预测的思路,掌握多学科思考问题模式,通过该模块课程所涉及的自然科学中的规律、矛盾、动态演变、守恒等诸多原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4]等基本方法与方法融入其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逐渐理解、掌握马克主义方法论,为后续学习、工作等打下坚实的方法与思路的基础。
3.2.3 专业教育模块
该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中包括以水、气、固、声、土等五大污染控制及必需的环境工程原理、微生物、监测、评价等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选修课包括了规划、管网、地球化学、工程管理、设备基础、专业英语、前沿讲座等,是专业主干课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学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指导课程。该部分课程思政主要以专业知识为主线,围绕着学科前沿、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历程、学校与专业的特色三个方面,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综合发展历程,我国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制度体系与机制框架,环保行业的发展与方向,提炼环境工程专业体系中所蕴含的哲学历史观,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密不可分,我国在保护环境、致力全球环境保护中的政治优势,在未来引领全球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同时深入挖掘我国煤炭行业在绿色矿山建设、安徽理工大学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涌现的优秀校友、重大科技与工程实践等、地方政府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制度、机制探索、示范工程实施等,如淮南九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徐州潘安湖建设等,树立专业责任感与自豪感,提升学生投身环保事业的使命感。
3.2.4 实践教育模块
该模块包括通识、学科基础、专业教育、第二课堂等,可分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课外实践四种类型,不仅支撑相应理论课程模块,同时覆盖大学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贯穿大学一至四年级,不同类型实践的课程思政内容不同:实验课程思政将围绕学术诚信,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操作习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课程思政将围绕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5],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与标准,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实习类课程思政将围绕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环境政策与技术的发展,结合实习的现场跟班观摩与练习,深刻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等三类实践,以“知行合一”为目标,引领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教育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扎根国家、行业和地方,了解国情、民情与行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面对难题“敢闯会创”,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锻炼团队与集体意识。
3.3 全过程、全课程目标落细落实
3.3.1 课程思政目标进大纲
在模块目标构建的基础上,针对每门课程,对标专业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如:基础课程侧重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侧重科学思维、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等,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列入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与之对应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考核体系,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政策保障。
3.3.2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
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教学组成的一部分,是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研究中,涵盖专业课程教材、教案、课堂教学设计、考核体系等各教学要素。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编入教材作为固定教学内容,并及时更新;教案与课件中明确教学进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教学呈现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深入思考;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合理制定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所占权重,将其计入课程总成绩中,赋予课程思政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地位。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围绕政治认同、价值观、传统文化、法治、职业伦理五维一体的总体目标,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3.3.3 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者,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履行价值引领责任,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并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育人意识、角度、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前提,以教研室、系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内涵建设,在专业同行之间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与成果,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医学人文教育等专题,开展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观摩、培训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4 结论
课程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的重要抓手,而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关键在于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为例,以“三全育人”围绕高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构建以总目标引领、模块目标和过程目标(“时空”二维)支撑、课程、教材与师资(三要素)建设为保障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进培养方案、进教学大纲、进教材、进课堂,使不同模块的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协同效应,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