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的全日制专硕实践教学的探索
2020-01-19杨廷海童绍丰陈超越胡秀英刘维桥
杨廷海,童绍丰,王 欣,陈超越,胡秀英,刘维桥
(1.江苏理工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2. 江苏三美化工有限公司,江苏 如东 22640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对人才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将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两个类型,同时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换,从根本和源头上优化了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结构,推动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步伐[1]。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近几年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探索,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全日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2]。江苏理工学院结合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平台,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和政产学研合作之路,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
1 构建“1+1+1”培养方案,建立高校实践教学、企业工程项目和学生学位论文“三结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保证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三年制,一年的基础理论课学习,两年的校内毕业论文实验工作。江苏理工学院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了“1+1+1”培养方案,即1年的校内理论课程学习,1年的企业实践学习和1年的毕业论文工作,分阶段培养模式。在制订培养方案之前,高校教师需要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多方面沟通交流,将企业的技术问题与基础科学理论知识相结合,组织立项科研项目,一起申请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是由政府引导,企业和高校共同申请,在企业设立的研究生开展科技研发的机构,它是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也是政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平台[3]。因此,在设立研究生工作站的前期,高校教师应该根据企业的工程技术问题,将其转化成科技项目,然后确定完成这些项目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高校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时候,有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技术骨干参与,能把高校的基础理论课和企业的工程项目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性地制订培养方案,由此选择研究生在第一年的校内理论课程的内容。研究生学习起来也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二个1年的企业实践教学是集中一个时间以实践与分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模式根据项目课题的难度以及完成项目的条件来确定。[1]第二个1年的企业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加强了研究生对工程实践的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学生通过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一年企业实践学习,结合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解项目的核心问题所在。学生在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学习中,做一些初步的研究试验。研究生通过学习工程专业知识,了解项目内容,了解企业工程上专业技术知识中的问题,明确研究目标。
第三个1年的学位论文教学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和共同沟通交流中完成。学生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带着项目回到学校,反复与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沟通交流,结合企业导师的科研项目与校内导师一起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研究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经过一年的工程专业技术实践训练,通过与校内老师讨论,完成企业项目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学习到基础理论知识,也能学习到专业技术工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通过“1+1+1”模式的培养,高校完成了实践教学内容,企业解决了工程问题,学生学到了企业工程经验,这是一个多方受益的过程。
2 建立校内外“双导师”责任制,加强深度校企合作,促进政产学研项目
一个高水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1-4]实施研究生“双导师”制就是高校一方面在校内为学生选聘有一定专业背景的校内导师,参与指导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及相关的工程实验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在校外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内为学生选聘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为校外的企业导师。两方面结合组成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双方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工作。
校内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贯穿于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负责校内培养方案的制订、基础理论课程的选择、校内实验课培训、论文选题等工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企业导师是研究生进站期间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研究生进站期间工程实践的指导。两个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双导师”定期沟通和交流,校内导师定期邀请企业导师来学校指导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培养方案的制订、给学生上工程课程等工作;校内导师也定期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了解研究生工作进展情况,共同讨论研究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给企业职工做一些专业培训。“双导师”在沟通交流中既加强培养质量,又能促进产学研项目的深入开展。
3 建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促进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5]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从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第一、加强对进站研究生的管理。校内导师要求学生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学习期间,定期汇报工作,企业导师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工作学习情况。研究生在汇报和检查中遇到问题及时与双方导师沟通交流。学校组织研究生中期检查和出站答辩工作。这样从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学校三方面对进站研究生进行管理,管理的过程也得到评价结果。第二、加强对“双导师”团队的管理。学校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召开研究生培养会议,加强相互沟通交流。高校根据他们的工作职责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同时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对于不合适的导师进行培训或者取消他们指导研究生的资格。第三、加强对研究生工作站的管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重要基地,高校定期组织相关老师到研究生工作站做报告,并且帮助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组织企业和导师们合作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财政资助以及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经费完善教学条件。
4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将会对社会发展的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企业研究工作站为依托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的模式,对学生来说,提高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将来的就业;对企业来说,解决了他们的工程项目问题,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对高校来说,增强了实践教学经验,同时也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该培养模式让学生、企业和高校三方共赢,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培养了更多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