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地方民歌戏曲社会生态状况及传承研究
2020-01-19方迪星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湖北咸宁437000
方迪星(湖北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0)
一、鄂南地方民歌、戏曲现状
(一)基本情况
鄂南地区位于湖北东南,长江南岸,属于山区,现管辖咸安区、温泉区、嘉鱼县等五县一市二区,其音乐文化、民间音乐资源较为丰富,通城县的拍打舞和山歌、崇阳县的提琴戏等都是鄂南民歌、戏曲的奇葩,鄂南民歌以山歌、田歌、灯歌、号子等为主,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谣,[1]一般口头创作,口头流传,演唱形式上有男女单唱和男女对唱、齐唱、一唱齐喝。有着近200多年的崇阳县“提琴戏”,到目前为止,是鄂南保存和传承较好的唯一戏曲剧种,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双和莲》在民间传唱100多年了,目前,全县有各种形式剧团几十个,演员2000多人,演出设备齐全,在当地不论是红白喜事,都会唱上一至两个唱段。同时,提琴戏也是戏曲进校园的必演节目。通城的“拍打舞”是社会推广最好的一种艺术,无论是专业性的舞蹈比赛还是群众性的广场舞演出,中小学课间操锻炼,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通山山歌是鄂南民歌传唱度最广的一种艺术,同时也是近些年向外延伸和拓展推广最成功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如今夏铺镇村民还时常在节日期间举办民歌对唱的活动,乡村的许多老人闲暇之余都会聚在一起听歌哼唱,有的甚至在手机来电提示上都安装的是通山山歌音乐,去年船埠镇的《花溜溜》《望郎来》《十绣荷包》等小调,通过当地歌手演唱,在2019年咸宁春晚上演唱后,很快就被广大群众喜爱,以多种艺术形式出现在国庆70周年的各大汇演上,现已经被中央选中,代表湖北参加全国原生态节目展演。[2]
鄂南民歌、戏曲的题材内容也较为广泛,多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婚丧嫁娶、风土人情、歌颂社会主旋律等形式存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递着鄂南人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活。其中,通城县以山歌《猜调》为音乐元素向外延伸的歌舞《拍打舞》,崇阳县2013年提琴戏题材电影《老班主》,都备受老百姓喜爱。
(二)特色与优势
鄂南民歌资源非常丰富,每一首传唱度较高的歌曲,都有一个“故事”,桂花是咸宁标志,多个地方都是以桂花为名,比如:桂花镇、桂花路、桂花街、桂花广场、桂花园等,歌曲《江南桂花香》就是为咸宁市民量身定做的一首创作新民歌,在咸宁人民群众中传唱度非常高,几乎人人会唱上一两句,同时把音乐改编成广场舞形式,方便市民边唱边跳,现有全国推广的普通话版本和有咸宁方言版二个版本。
咸宁有着天然的“生态”优势,除了“桂花之乡”之外,还是“中国温泉之乡”,每年冬季,来自全国各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歌曲《温泉河》和大型交诗乐《温泉河》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咸宁地区的民歌戏曲大部分取材于当地的真人真事,也有根据民间广泛流传的人文故事和民俗文化改编而成,比如:大型室外神话剧《嫦娥》就是根据咸宁嫦娥传说改编而成,是第八届“温泉国际旅游节”的文化大餐,其中的音乐、舞蹈、演唱基本上都采用“咸宁素材”。
鄂南位置处于湖北、湖南、江西交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文化的某些特征上,有着三省的一些“影子”,同时也是三省的大融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我们应该凭借咸宁地区的特色及优势把鄂南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广下去,让更多的人民继承我们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让咸宁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文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存在问题
鄂南地区民歌戏曲源远流长,大多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存在,每首歌曲都有着自己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根源。目前为止,对于咸宁地区民歌音乐本题的分析尚处于初始阶段,有简单的录音、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及歌谱曲集等,学界还没有对其总体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文化追溯,民间演唱艺人口述史也需要整理。如何把优秀民歌戏曲引进课堂,结合教学,传承发展,唱新、唱活,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在青年人当中更好的传承民歌戏曲?目前,没有形成改革中的研究成果,也没有上升到文字上的研究,所以对咸宁地区民歌收集、整理、分析,进而对研究鄂南的民俗文化乃至湖北的文化发展都有一定意义。据咸宁市群艺馆资料显示,最早的收集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只是简单地整理一些歌词;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咸宁地区群艺馆组织进行全地区的第二次大规模收集、整理、田野采风,做了大量的民间民歌磁带录音和歌词曲谱的文字记载,在音乐上未做详细的分析;2011年湖北科技学院成立了鄂南文化研究中心,中心组织对全区5个县市2个城区的民歌、戏曲、说唱、民间传说等相关的录音、录像、文字等资料进行了再次收集整理,中心资料来源主要是5县市2区的群艺馆提供,主要是1979年、1980年、2009年这三年的文字资料和近三年的部分民间学者的资料,歌曲收集内容较多,收集的地域较广,按地域做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做了一些概括性的总结。
二、鄂南地方民歌、戏曲的传承
(一)表现形式
鄂南是山区,山歌较多,一般是独唱或齐唱或一唱众喝,节奏自由,音调高亢,自抒胸臆,题材广泛;咸宁民歌类型较多,艺术形式多以歌舞表现,有号子:一般是一人唱众人应喝,多表现为劳动者鼓劲加油,比如通山的山鼓就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田歌:一般是插秧、打桂花、开荒山时演唱,其主要是借唱歌来鼓舞干活的劲头,歌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劳动生产,比如咸安区的民歌多以这种艺术形式存在。灯歌:是节日期间的民间歌舞,其主要是歌颂美好的生活及丰收的喜悦,鄂南5县市都有灯歌,只是在演唱的形式上融入本地方的方言和风俗,比如通山的灯歌和咸安区的灯歌在表演形式上基本相似。另外,小调、风俗歌、儿歌等在不同时期,被广大劳动人民喜爱传唱。崇阳的提琴戏,是咸宁地区独有戏曲形式,以其独到的唱腔、伴奏和舞台表现形式,在崇阳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无论是红白喜事,人们都会搭台唱上一段。
(二)传承模式
对于鄂南民歌戏曲,有下面的三种传承模式。一是群众化传承。广大人民群众是音乐文化创新的主体,咸宁人自古爱唱民歌,“有腔无腔随口一弯”变成了一首歌,在咸安、通山一带流传着一句话:“日里唱歌当茶饭,夜里唱歌当被窝,半夜三更唱歌当老婆。”[3]这说明唱歌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比如通山《绣荷包》、崇阳提琴戏《十想十送》就是这样传唱开的。继承传统,推成出新,既要传承和弘扬鄂南优秀的民歌戏曲文化,又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推出更多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目前,咸宁市以“温泉国际旅游节”为切入点,在每年的开幕式上,都会有大量以地方民间、民俗题材而创作的新作品,比如《江南桂花香》和《温泉河》,其间还会举办大型群众活动,比如广场舞比赛——通城拍打舞为必跳部分。二是学校教育传承。一方面以中小学学校为对象,大力宣传、传唱、推广鄂南民歌戏曲。近些年,以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戏曲家协会承办,每年6月份在中小学中推广“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地观看戏曲表演,了解戏曲常识,感受戏曲魅力。另外,可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举行趣味生动的民歌戏曲讲座、比赛、展演等活动。另一方,作为地方高校,有能力、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把鄂南民歌和戏曲引入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鄂南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民歌作品走进课堂。同时,把传统的山歌、戏曲与西洋唱法结合,让这些文化遗产很好地保留下来,营造其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把传统的鄂南民歌唱进课堂,唱新、唱活,也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三是保护性传承。民歌、戏曲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座宝藏,也是音乐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传统音乐的重要部分,咸宁地区位于长江南岸,其音乐资源较为丰富,通城“拍打舞”,崇阳“提琴戏”,嘉鱼“呜嘟”,通山“山歌”分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是在政策上、经济上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这也是对传统民歌、戏曲很好传承的政策保护,同时,市群艺馆也在大力推进咸宁本土民歌、民间音乐工作,每年的咸宁春晚都会推出1至2个本土原味歌舞或本土素材改编的音乐作品。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演进,社会赋予民歌戏曲新的内涵,但当前鄂南的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相对不足。让鄂南民歌、戏曲走进课堂,从儿童抓起,通过对鄂南民间音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鄂南音乐,弘扬鄂南文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三)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地方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对地方文化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合理开发利用地方文化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咸宁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对咸宁地区乃至鄂南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推进作用。
近些年,伴随着咸宁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开始的温泉旅游节,迄今为止,已举行十一届温泉旅游节,每一届都有一个主题文化,每一个主题都会有一首新民歌唱响,比如:《江南桂花香》《温泉河》《嫦娥》等,还有伴随着旅游文化的大发展,各县市创作的新民歌也层出不穷,比如:通山县《情恋九宫山》、崇阳县《赞家乡唱崇阳》、赤壁市《美丽的赤壁》《陆水情歌》等。鄂南民歌,承载着鄂南人民对乡土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家乡的人文情怀,它是鄂南民间、民族文化的载体,是鄂南民族风俗和音乐文化的空间体现,是我们了解咸宁地区乃至湖北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活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审美都在不断的提高,日益活跃的广场舞、广场文化、乡镇文化馆、民间合唱团、戏曲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咸宁的民间艺术。
三、鄂南地方民歌、戏曲发展支撑体系
(一)政策体系
国家政策上大力鼓励和支持地方民歌戏曲。如:2102年《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28条: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中第32条: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4]。中发办〔2017〕5号精神,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咸宁市政府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把旅游和文化紧密联系一起,民歌作为首推,迎来了新的春天,每隔一个时期,都会有一首新的民歌产生并传唱开来,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2019年成立了咸宁市文化中心,在非遗馆里有许多鄂南音乐文化资料,免费供市民参观和查阅。
(二)技术体系
在地方民歌戏曲发展的支撑体系中技术支持尤为重要,有演唱技巧方面,有戏曲舞台表演方面,有音乐素材创作方面等。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本着服务地方的原则,近些年已经把咸宁民歌引入课堂实践教学之中,对咸宁民歌的演唱技巧已有一定的研究,为民歌的唱新、唱活提供一定的演唱技术支撑。另外,我院的舞蹈专业几乎每年都会排练歌舞“拍打舞”,并且每年都有创新和突破,为“拍打舞”传承提供大量师资队伍。同时,我校的美术与设计学院的部分老师也正在研究“提琴戏”的服饰和舞美,给提琴戏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学术研究。音乐学院正在推广特色办学“鄂南非遗”进课堂,每年定期举行4次以上的专题讲座,2018年春“鄂南非遗”文化正式进课堂,开设专题——鄂南民歌赏析,咸宁民歌戏曲的推广普及更会上一个新台阶。
(三)传承体系
咸宁民歌、戏曲的推广传承,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教育教学方式;二是师徒口传心授方式;三是家族传承方式。
1. 教育教学方式
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小学音乐师资的要求,湖北科技学院音乐教育已经做好鄂南民歌、戏曲传承工作,以培养具有服务地方性师资音乐人才为目标,积极实施鄂南“非遗”进课堂的特色办学策略,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方性”有利条件,加大鄂南民歌、戏曲传承的科学研究力度,比如:2019年6月湖北科技学院成立“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表演艺术类)”,隶属于咸宁市社科联,基地主要是负责鄂南“非遗”的教学、传承、研究、实践等四方面,深入挖掘研究鄂南民歌、戏曲。
教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传承教学体系。如:湖北科技学院将“非遗文化”引进课堂;鄂南“非遗”写进2019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全校大学生艺术通识课程《大学艺术鉴赏》;开设专题《鄂南音乐舞蹈鉴赏》;湖北科技学院揽月大讲堂——《鄂南民歌赏析》等。在中小学方面教育方面,由音乐学院承办的定期“戏曲进校园”演出和教学,已经是咸宁市部分中小学校必备的第二课堂了。还有面对咸宁市部分农村小学推广的“祠堂音乐课堂”,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
2. 师徒口传心授方式
通过寻访民间歌师、戏曲师父,深入民歌、戏曲发源地或流行地区,以收集、录音、录像等方式研究学习民间歌师的演唱技巧、民族民间歌曲和戏曲,给后人留下民族文化财富和研究创作的素材。民间组织开展各种民歌对唱、戏曲活动,歌会、比赛、集市等,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民歌、戏曲,师父现场示范传播,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现场教学讲解,请上舞台表演,比如:湖北科技学院正在实行的特色办学“非遗进校园”,从教学、实践、研究、创作等立体化对鄂南非遗文化进行传承;鼓励民间歌师招收喜欢音乐的徒弟,比如崇阳提琴戏大多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已经传承到第五代了,通山的山鼓、山歌,通城的打打锣腔等都这种形式传承,鼓励他们将民歌、戏曲传承。
3. 家族传承方式
民歌、戏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唱也是其传承的主要途径。比如:嘉鱼呜嘟的传承人毕寅生老师,他把呜嘟的制作、演奏手把手传递给自己的女儿,他女儿现在也在从事呜嘟的传播和教学工作。现如今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家族传承即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鄂南民歌戏曲的研究,从其源、发展和分布研究,了解咸宁地区乃至鄂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发展史,一方面,把鄂南民歌戏曲引进课堂教学,既发挥其原汁原味的文化气氛,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传统的鄂南民歌唱新、唱活;另一方面,将鄂南优秀民歌、戏曲和温泉国际旅游节更好结合,让人们轻松了解咸宁民歌、戏曲的特点、风格、种类等,让不同地区的人更加了解鄂南民歌戏曲文化,让鄂南传统民歌戏曲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