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双城记》的小说创作风格分析
2020-01-19张永钢
张永钢
(河南大学 欧亚国际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引言
在英国文学史上,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是一位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出生于普通的海军小职员的家庭,他10岁时,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去工厂工作,成了一名童工,他15岁后,当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学徒,还从事过法庭的记录员以及录事,他20岁从事报馆采访员的工作。1837年,狄更斯完成了《匹克威克外传》,这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首部创作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后来,又陆续出版了小说《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双城记》《远大前程》,等等。狄更斯善于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通过对小人物遭遇的描写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可以说,狄更斯为批判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双城记》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双城记》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故事以法国大革命为创作背景,围绕曼马内特医生一家以及德伐日夫妇而展开,以此警醒当时的英国社会。
二、创作风格分析
《双城记》是狄更斯小说创作鼎盛时期的作品,对这部小说创作风格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
(一)人物创作
1.创作原则。二元对立的创作手法,是小说中人物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双城记》中,狄更斯采用的就是二元对立原则。《双城记》中,每个角色因为对立而变得更加突出,每个人有着明显的人物特点,每个角色之间还具有鲜明的对比。狄更斯利用二元对立原则,让读者通过人物角色的特质读到他想要表现的内涵,让读者通过人物角色看到故事想要表达的意义。但二元对立的创作手法,可能会淡化多样化的人性,从而会一定程度的削弱文学中的真实感,这成为后期的一些作家在赏析狄更斯作品时会得出一些比较片面的结论。《双城记》中,狄更斯将小说中的人物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正面的角色,第二类是反面角色,而第三类是中立角色。通常正面角色都表现其勇敢而善良,具有同情之心和仁慈之心。[2]反面角色则表现其凶残、可恶、贪婪、自私以及虚伪,等等,反面人物中没有正面人物的特点,而正面人物也没有反面人物的特点,作者将两个对立面的人物区分得很明确。如:狄更斯在刻画卡尔顿这个角色时,对立原则就非常明显:这个人物具有真才实学,并有美好的感情,但这些都是空的,因为这个人物是懦弱的,有自暴自弃的一面,狄更斯对他的缺点始终表达出的赞赏和肯定的写作,是社会的使然。[3]这个人物虽然聪明却不够精明,以至于被好朋友利用,卡尔顿的情感被当时的社会所忽视,他厌恶这个社会,却没有办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自甘堕落。因为他的懦弱和堕落,他觉得他不能带给露西幸福,将心爱的人拱手让人,最后通过献身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2.人物的单面性特质。一般情况下,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有着丰富而又复杂的性格层面,不仅体现在道德上,而且会体现在经济、政治和阶级上,等等。在《双城记》中,狄更斯对人物的刻画体现在细节上,对于细节的刻画使人物丰富而又生动。他对经济、政治以及阶级层面的描写比较吝啬,主要注重人物道德层面的描写,使得《双城记》中的人物表现出单面性的特质。这样描写出来的人物,不是正面的圣人就是反面的恶人。读者会认为这些人物虽有特点却不复杂,人物性格是比较单一、扁平的。虽然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具有着较强的单面性,但他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是非常清晰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人性内涵。[4]他把同样的一件事,放置于不同的人物角色中,以表达不同人物的道德色彩,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双城记》中的达尔内与卡尔顿,他们都爱着露西(同一件事),但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与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一个是不求回报的爱,一个是恩惠的爱,反映了两个人物不一样的道德情怀。
3.精神传递。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想要改变那种社会现状的有力武器仅依靠道德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一些作家将其变成一种精神保存在所创作的人物形象里,通过这些人物将这种精神传递给读者,以此来唤醒人民。[5]在《双城记》中就很明显地体现出狄更斯想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意图,这也是他《双城记》中侧重于人物的道德层面的根本原因,他试图通过对小说人物的道德情操的刻画以达到传达人道主义精神的目的。如:小说中,当梅尼特医生一家处于危难时,卡尔登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所爱的人的幸福,这里不仅体现了卡尔登这个人物善的本性,更充分诠释了狄更斯想要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情节创作
受小说家摩尔莱特和菲尔丁的影响,狄更斯在小说类型的选择上,是根据他的创作需求及文学素材决定的,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戏剧化,这在《双城记》的情节中有所体现。像戏剧情节一样的表达,小说气氛由人物的动作、对白、场景来做铺垫,烘托出小说要表达的主题,并注重每个角色之间的冲突。[6]《双城记》中,故事情节极其丰富,且这些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小说中很多的戏剧性描写,及一些很巧合的情节,仿佛是上天注定的宿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决定着小说人物的命运,强化了小说的感染力。狄更斯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巧合,使其小说情节变得更具戏剧化,如:卡尔顿和达尔内,他们都爱着露西,非常巧合的是,他们虽然家庭背景不同,长相却十分相似,这种巧合的设定,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丰富、更曲折。最终露西选择了文雅礼貌的达尔内,然而,在达尔内危难之际,看似粗俗的卡尔顿挺身而出,代替达尔内走向断头台,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露西一家,用牺牲生命的方式表达了对露西的爱。狄更斯曾说过:“我被深深打动、激动不已,并希望亲自上舞台扮演卡尔顿这一角色。”类似于这样的极富有戏剧性的创作情节,在《双城记》中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7]
(三)结构创作
对于小说的结构创作,很多读者都认为狄更斯所创作的作品大都没有结构,这对于19世纪的英国连载长篇小说来说是一种惯例。这是因为连载小说如果出现特定的结构可能会对小说的内容产生一定的限制,从而使作品出现缺陷。所以,狄更斯前期创作的一些作品,比较松散,没有特定的结构。但《双城记》是他后期创作的作品,这一时期的狄更斯对于小说结构的创作比之前更加成熟,所以,他的《双城记》已经有结构上的创作了,这部作品结构紧凑,情节上前后呼应。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使用“多元整一”的创作结构,在整部小说中不断地埋下伏笔,使每一章节、每一小节之间都有着非常自然和紧密的联系,整部小说看上去没有结构松散的感觉。[8]
(四)创作手法
狄更斯是现实主义文学家,他在《双城记》中,不仅将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到极致,而且在还使用了象征的创作手法。象征创作手法的运用,将小说的气氛渲染得十分到位,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超高的艺术品位,也更好地揭露了英国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如:《双城记》中,红葡萄酒在圣安东区流淌成河,这象征了在大革命中死去的人们流淌的血液。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象征的创作手法让《双城记》这部作品更加具有深度,也更加具有内涵。
三、结语
通过对《双城记》创作风格分析,我们发现狄更斯对小说艺术创造性的把握,在这部作品变得更加成熟,为英国的文学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双城记》中,狄更斯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精准的修辞与词汇,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深刻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对人物角色的描写将整个故事延展,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黑暗面,将当时的英国社会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从道德的角度,展现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立性,使整部作品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可以说,这部作品也是英国小说文学艺术变得更加成熟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