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与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2020-01-19王艳飞

关键词:思政教师教学

王艳飞

作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既是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2018年4月,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8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深化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因此,实践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现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政课应有的教学效果,难以使学生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因此,从优化和促进思政课合理、有序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应是深刻理解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和现实需要,查找其现实困惑、根源所在,寻找解决路径。

一、内涵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之义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332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的主要方式,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毋庸置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本质上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使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方法论去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高校思政课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强化实践教学,这是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形成的普遍共识。然而,“何为实践教学”至今仍未形成共识,甚至存在原则性分歧,这就要求我们对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能动认识论的本质要求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65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思政课之所以能够铸魂育人,关键在于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高度提炼和概括社会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在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中得到实践证实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科学体系。思政课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精髓,真正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社会主义与人的思维等领域的发展规律,并科学运用这些客观规律进一步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进步的根本目的,这也正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宗旨所在。

实践教学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引领受教育者全面认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具体实践活动之间的客观联系,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理论思维上深化对实践教学内容与精神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从思想深处全面、深刻地认识与思政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进而从信仰层面更全面、更深刻地内化思政课程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将之系统外化为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的行为形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思政课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理论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外部输入—内部生成—外部践行”的实践育人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具体表现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包含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及实践中介三要素,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活动。实践的形式主要指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3]57人类之所以能够印证自己的本质,就在于人可以通过实践这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过程,达到自己改造世界的目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中央“05”方案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被界定为:为强化和促进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理解,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大纲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在思政教师的主导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思政课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始终强调实践的主体性特征。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我们必须 “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也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检验理论正确与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必须遵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这一实践原则,激发和调动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他们在实践基础上真实感受和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增强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

(三)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现实诉求

创新是理论发展的灵魂,一种理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实践相结合,并产生强大的说服力。“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11理论说服人的关键在于能否运用于实践。高校思政课能否说服人,不仅在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丰富与否,也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形成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高校思政课逐步增加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要求大学生要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原有思政教学的“固化思维”,人们往往将实践教学视为“课外教学”或“校外教学”,片面认为所谓“实践教学”即“跨越校门”“远离课堂”,机械强调场域对实践教学的影响。只有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加强受教育者对思政课内容理解的重要作用,将思政课理论知识彻底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这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指归。

(四)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

理论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内涵。有鉴于此,深化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必须科学把握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

首先,从教学场域视角来说,实践教学作为配合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强化。过去,我们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仅仅依据教学场所来简单区别,以致忽视教学内容这一原发性的评判标准,进而出现以大学生是否“走出校门,远离课堂”为标准的过度强调教学场域的错误观点,这不仅误导了对实践教学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也限制了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多样化途径。

其次,实践教学能否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取决于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教育者彰显主导作用的大小,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要对无产阶级有益处,必须有真正的教育者。”[5]684“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4]247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在生动鲜活的实践中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创新过程。

再次,实践教学能否对大学生形成凝聚力,决定于受教育者能否主动参与。“一切有效果的教育工作,都应以受教育者本人的德育活动为其内在条件。”[6]实践教学强调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吸收理论知识,而是在参与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升华认识、在培育情感中塑造德行。这正是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科学内涵的理论基点。

二、现实困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建构之基

近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以来,全国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现实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内在作用的有效发挥。对现实困惑及其症结原因给予深度分析和总结是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否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必由之路。

(一)主体泛化:对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认识不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然而思政课教学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自发性、自觉性,致使他们难以回归实践教学的本体。

1.“占有化”教育衍生对实践教学的错位认识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本质属性,主要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表现为一种‘自觉能动性’。”[7]271在实践教学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本意义上是教学活动的指向和主体,而不只作为实践教学的被改造对象与客体。然而,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形成的“占有化”教育思想,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前为学生设定了思维“航道”,掌控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实际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的受教育者地位。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人为地遮蔽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当前,随着社会信息传递渠道的多样化和话语表达的多元化,学生在话语体系表达过程中不再处于所谓的“自上而下”的被动的客体性地位。这决定了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意义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目的是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人与人的“精神契合”。思政课教师所传递和表达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政治观点能否被学生主动接受,在何种程度上能被接受,关键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2.“固化式”观念成为实践教学的“中梗阻”

思政课教学观念决定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理性的教学观念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效果的重要认识前提,而“固化式”观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中梗阻”。思政课教学观念一旦固化甚至老化,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就会失去反思性、创新性、批判性的内在动力,思政课实践教学就会蜕变为可有可无的“形式教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必要组成部分,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增强“理论自信”的认知感、信任感、归属感,这是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作为内在的、能动化的思政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一种主动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思政课教师观念固化,没有创新性教学思维,在实践教学中就会出现简单化、重复式、人为性倾向。于是,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反思性在这种形式化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沦丧,教师也就成为没有主导性、前瞻性、批判性的“机器”,从而不知不觉地使思政课教学变为一种简单的“循环教学”,最终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主导异化:对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引导不到位

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要想收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动关系,而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对立关系,“这种平等互动关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志”[7]61。然而,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的游离化倾向与抽象化趋势已成为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羁绊。

1.单一主体化造成实践教学的游离化倾向

由于传统教育学观点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从一般意义角度将教育理解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性活动。正如赫尔巴特所指出:“教育学以受教育者的可塑性为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推断出人的‘可塑性’作为人性假设,认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只是‘被动改造的客体’。”[8]23从而在一定意义把教育活动简单理解为主体客体化的一般过程。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教师并未从深层次角度调查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基本状况、主要心理变化以及现实思想困惑就制定了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随意地对学生安排教材知识的自学活动以缓解自身的教学压力,或者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纯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未从实践教学的现实价值角度将学生纳入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评价系统。相当一部分教师始终认为自己闻道先于学生,而主观以为自己就是所谓的“真理化身”。这种绝对权威的思维潜意识地将学生视为缺乏独立思维和自然意识的不完全、不成熟的“异化”个体。在这种意义上,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单一主体化教学模式所展示的是以“教师主体性”为基础的教育关系,教师被赋予绝对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一种不对等的单向度关系。学生的“话语表达权”未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范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单向的、直线型的教育关系,造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游离化倾向。

2.网络虚拟化诱发实践教学的抽象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不仅引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调整,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化。在新时代,网络的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手段,也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需要的现实生活场域极易被虚拟化,网络的发展使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内在人格、现实身份与角色地位都呈现数字化、虚拟化、差异化特点,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诱发外在教化、现实社会与主体内化之间的矛盾,尤其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了传统社会内在价值与社会整体行为规范之间的认同危机。基于此,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抽象化交往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交往主体之间原本鲜活具体的人性变得“虚拟、冷漠、隔膜”,缺乏直接的感情连接、思想共鸣。这不仅影响着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塑方式,也影响着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双向互动的实现程度。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特所指出:“网络社会的抵制认同,像曾经构成工业时代公民社会的合法性认同瓦解时产生的个人主义方案一样,到处可见。”[9]74实践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社会性、教育性、组织性在网络虚拟化过程中被弱化与淡化,导致实践教学成为冰冷的抽象化数字符号。

(三)组织弱化:对实践教学的运行过程管理不到位

高校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组织性、开放性为一体的课程,具有严密内在的逻辑。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所涉猎的内容多、视野广、理论深、难度大,需要统筹与实践教学有关的诸多课程资源。但在具体实践中,相当一部分高校未能形成动态化、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大纲,导致难以从整体上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1.组织规范缺失造成实践教学的随意性

由于受到传统思政课教学的错误认识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上显得极其不规范,没有行之有效的落实方案,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人为现象严重。尽管大部分高校都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思政课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开展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安排,但由于各个学校具体课程设置不一样,思政课实践性教学难以形成一个适用于各个学校发展的统一教学大纲,由此实践教学既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可操作性、适应性强的具体教学计划,更没有详细规范实践教学包括的地点、路线、日程等实施细节。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规范程度低。大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往往分散于各门具体课程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体系。部分高校认为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一种,将“实践教学”混同于“教学实践”。三是各门思政课之间未能统筹协调。从思政课的内在功能来分析,各门思政课教师应该将所有思政课程视为一个统一教学体系来实现其内在功能。然而,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往往各行其是、单打独斗,导致实践教学无论是形式安排还是内容设计都呈现单向发展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保障体系虚化导致实践教学的滞后性

上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拥有健全的保障体系。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虚化,致使实践教学的开展严重滞后于理论教学。一是保障机制不完善引发实践教学的低效化。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基本环节存在模糊认识,没有从促进实践教学长远发展角度引起高度的重视。虽然中央、省、市有关部门文件明文规定高校必须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缺乏实践教学统一运筹和管理的经费保障。二是评价机制不科学导致实践教学的自由化。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当前大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评内容体系、主要标准与体制机制,更没有一套具体、规范、系统的审核、监管体制。尽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写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等书面作业,但不可能实现全过程的监管,部分学生往往通过抄袭应付实践教学作业,根本没有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调研和总结,教师也难以准确评价所有学生的实践教学作业。

三、路径选择: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之本

2018年,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以确保实践教学成为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永远难忘”的重要课程。系统构建实践教学科学体系已经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打造实践教学的新平台

搞好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前提在于能否形成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规划。这不仅决定着能否规划和设计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也决定着能否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梳理出详实的教学内容体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优化和完善思政课程,切实提升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同时,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网络特点,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格局。

1.从整体上优化完善思政课程

各个高校要结合具体实际和工作情况,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规划和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大纲,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梳理更加充分详实的教学内容,完善和丰富更加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要在对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优化和安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发展完善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深入研判和严格规范实践教学的具体学时、学分和内容体系,依据教学实际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实践教学的总体权重比。同时,要在及时研究前沿课题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课题研究逐步纳入各级各类高校社科基金研究选题范围之中,激发实践教学人员日常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

2.打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格局

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优势,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有序、有效地推进和加强“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社区单位之间甚至个人之间,就承载思政课实践教学信息的项目,通过协议形式开展合作共建,建成的成果双方共同享用”[10]的共建共享目标,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共享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工作。一方面,不同高校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与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时协调、沟通与交流,要在充分考虑自身思政课总体教学情况、实践教学育人诉求以及相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制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实践教学最佳总体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彻底打破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思政课堂教学传统模式,消除藩篱,实现课堂内外、网络内外和校园内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校内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课下网络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一,课内实践教学课堂主要强化以教师课内的知识讲授与大学生的集体互动参与为目标,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让大学生真心喜欢、乐在其中;第二,校内实践教学重点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以此为载体自由选择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在发展业余爱好的同时切实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第三,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外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红色文化大讲堂等为载体,让大学生在充分挖掘和体验历史文化底蕴的过程中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四,网络思政实践教学是利用现代网络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微信、QQ群等新媒体,打造网络思政实践教学的新平台。

(二)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启迪实践教学的新思维

深化认识往往能够启迪创新思维。思政课教师教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大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实践教学开展、推进和改革的程度。因此,各个高校必须在深刻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增强高校领导、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性认识,拓展思政课教师的创新性思维,进而使其激发实践教学的内在动力。

1. 要增强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性认识

一是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要在完全对标《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前提下,切实引领高校领导深刻认识和把握实践教学工作内在规律,强化高校领导对实践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负责制,在统一组织领导的基础上,搞好实践教学的宏观规划,统筹协调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相互配合的领导小组。二是提高待遇条件,稳定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途径,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用稳定优厚的政策条件来稳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在评优表彰、项目立项、职称评定、进修学习等方面向思政课教师倾斜,让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愿意留下来。注重引进外部高层次人才,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2. 拓展思政课教师搞好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思维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夯实信仰、播种信念、铸魂育人的重任,如何发挥思政课教师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关乎着能否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推进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还要具备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创新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不断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教师要利用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听课会、报告会、访谈会等方式来拓展理论视野和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从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个人进步的战略高度,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激发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学上进、善于创新的学习热情,及时解析社会关注度高、辐射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和新颖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研究和探讨实践教学的发展规律,潜心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

(三)要在健全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开拓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不仅在于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还在于健全的保障机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稳定、高效运转;而且要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实践教学良性发展。

1. 要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机制

“实践教学得以规范发展的前提和先导是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11]要想确保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除了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必须在健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保障。基于此,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势,尤其要利用各类经济特区、农村特色示范区、贫困山区和红色教育资源,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覆盖率。具体来说,一是要依托各类纪念馆、博物馆、革命先烈故居及革命遗址等教育资源建构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群。结合思政课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体系和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体验或现场教学,还原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挖掘革命历史文化的瑰宝。二是要实现社会实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高校可凭借社会实训教育资源的优势,以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设立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保障与支持体系,动员社会有实力的组织或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建设一批适合不同专业学生实习和训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与不同单位、高校和企业互惠共生的基础上,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内容共享的“三位一体”格局,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2.要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的科学合理与否,关乎着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和推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机制,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从制度上确保实践教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的考评能够为教学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为调整和规划教学目标及内容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行为规范,提升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考评机制的创新。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评表现为单向度的诊断性评价,往往以“平时考勤+实践报告(论文)+期末考试”的考评形式来确定学生最终的德育成绩。事实上,这仅仅是评价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能真实有效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总体情况。为此,要以“四个课堂”为标准,以任课教师和学校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第一课堂考评,这是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中基础之基础,主要基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出勤及具体表现;由校内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第二课堂考评,主要基于校内的演讲大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各项活动;由校内和校外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第三课堂考评,主要基于志愿者活动、校外实习、“三下乡”等实践活动;由授课教师组织实施的第四课堂考评,主要基于精品课展示、时政宣讲、道德讲堂等网上思政小课堂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考评机制的创新。具体包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科学与否,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内容是否明确等;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是否到位,是否全程进行跟踪指导、监督检查,是否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高校和大学生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是否满意等。总之,要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保持良性发展的基本态势。

猜你喜欢

思政教师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