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生产力观探析
2020-01-19刘利利
刘利利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1158)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中根基性的理论范畴,能否正确地认识生产力是科学把握唯物史观的前提,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传统理论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这是对生产力理论内涵的片面理解。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表明,这种片面的理解经不起现代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今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创造性地把生态与生产力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了生态生产力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生态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一直以来,生产力都被定义为“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关系”[1]2017。然而面对当今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危机时,我们须反思以往的“征服论”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出生产力的内涵。
(一)生态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力的具体表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中因对生产力不同层面的运用,有20 多种不同表述,如“自然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等等。但总的来说可以概分为两类:一是从一般意义上,偏重于生产力哲学内涵的阐释,它体现生产力在各个社会历史形式中的连续性。二是从具体层面上,偏重于生产力经济学内涵的阐释,它体现生产力在一定社会形式中的主导性。
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指的是自然和人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一般条件,它与人类一定社会形式无关,是所有社会形式所共有的,是生产力的抽象形式。在唯物史观中,用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解释社会形态时,都是从一般意义上运用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一般规定就在于:它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产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和“物质结果”,体现的是“人改造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2]59。也就是说,生产力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一般就是从人类生活的一定社会形式中的具体生产力中抽象出来的。没有具体现实就没有理论抽象,仅仅从一般来理解生产力无疑是片面的,还应该从人类生活的一定社会形式中考察具体生产力,每一社会形式中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生产力范畴,每一时代的生产力范畴都有时代的具体性。人类原始时期是以渔猎为具体形式的生产力,封建社会时期是以农耕为具体形式的生产力,资本主义时期是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具体形式的生产力。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不仅是一般的、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今时代,生产力虽然得到了巨大发展,但资源日益趋紧、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日益恶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3]13,我们要深知“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12,这即是对生态生产力基本内涵的表达。生态生产力无疑主导了现今这个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方向,是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具体表征。
(二)生态生产力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人类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就必须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找到和谐点,而发展生态生产力是人类解除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是对生态生产力科学内涵的最好阐释。
“绿水青山”蕴含生态价值,它指代的是自然提供的自然生产力;“金山银山”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蕴含经济价值,它指代人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出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发展中,“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4]。显然,这是让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让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即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一个从潜在到现实,再由现实丰富潜在的有机整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非鱼和熊掌,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自然优势得到有效利用会转化为自然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自然优势的转化利用,但如果过度强调社会生产力而忽略了自然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就会像现今这样走向对立,最终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生态生产力兼顾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它是两种生产力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发展中,尤其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使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让生态产业化,如何让产业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兼顾“绿水青山”的繁茂,让产业生态化,这首先需要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图对传统生产力片面理解进行纠正,它将生态纳入生产力的范畴当中,凸显生态在时代生产力范畴中的重要性,并找寻一种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辩证统一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因此,生态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辩证统一的发展模式,统筹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体现生态生产力的践行方式
现行国内教科书对生产力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5]116。与前文辞海的定义对比,我们不禁疑惑,生产力到底是一种力量还是一种能力?严格意义上来讲能力不等于力量,能力只有借助物化实现出来才是力量。对于生产力之所以会有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的理解,是由于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各要素与外部条件的作用的认识侧重不同。
(一)生态生产力包含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要素
生产力的构成有“两要素”和“三要素”之说。关于生产力的“两要素”,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所需要的一切因素: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6]208构成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人”的要素是指“劳动力”,“物”的要素是“生产资料”。关于生产力的“三要素”,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6]243。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无论是哪一种分法,都是强调了生产力一般本质规定的物质生产力或物质性力量,忽视了精神生产力或人的主体能力。精神生产力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人智力进步和科学发展展示出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但他同时指出,处于观念状态的科学和技术,仅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它渗透到生产过程中,引起生产力内部要素及其之间关系和结构的变化时,才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们身处的时代,科学技术无疑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和现实的生产力,除此之外,组织管理能力也会引起生产力内部要素及其间关系和结构的变化,它们都表明智力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精神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是,组织管理能力与科学技术被确认为生产力实体要素之外的渗透性要素。至此,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分析都还停留在对自然的改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上。面对当今时代愈来愈严重的生态问题,我们无法忽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能力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影响。所以,生产力不应该仅仅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还应该是标志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13中持续发展的实际能力。
综上,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仅包含物质性力量方面的要素已经不符合现代生产力的实质性内涵,还应包含能力方面的要素,生产力的能力要素包括应用科学技术能力、应用管理技术能力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生产力就是把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继而改造自然并使之满足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需要的过程,能力要素和力量要素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是一体两面,没有能力就没有物质力量体现,没有物质力量体现能力也是无从谈起。
(二)生态生产力是“保护生态环境”能力和“保护生产力”能力的辩证统一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空间,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生产力实体要素中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都来自自然生态环境,它们各自蕴含着自然的因素,自然力潜在地贯穿于三大要素之中,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12。
首先,劳动者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7]560。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在依靠自然生存的同时改变着自然,在引起自然的变化的同时也改变着劳动者自身的自然,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决不能建立在破坏人自身的生存条件的基础上。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了生存条件,人类失去了清洁的空气和水源,不安全的食物危及健康,失去了健康的劳动者,生产力无从发展。其次,劳动对象是由自然提供的。劳动对象即自然资源,它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但都是自然界直接给予人类的自然生产力。这种自然生产力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或生态力量,将之纳入生产过程会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生态化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所以保护好自然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再次,劳动资料来源于自然。劳动资料是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中介,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劳动者只有借助劳动工具才能提高生产能力。而劳动工具要么是人类对自然物的直接利用,要么是人类利用智慧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和改造的结果。没有源初的自然物,劳动资料无从谈起,生产力亦无从谈起。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是从生产力三大实体要素出发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从生产力能力要素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它揭示出了生态生产力的践行方式。在当今以生态为主题的社会发展中,人类不仅需要高科技和高管理水平来发展生产力,还应该加强协调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果高科技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能源资源约束强化,使得社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消费超出生态环境本身的再生产力,造成各类环境污染高发,继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加剧,那么社会生产力必然下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所以,人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即是发展生产力的能力,恢复和发展自然生产力的能力,即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类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能力纳入生产力范畴之中,视生产力为改造、利用自然和顺应、保护自然能力的辩证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明了具体实施方向。由此,生态生产力的践行方式就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发展准则,以保护自然为根本理念,综合人对自然认识与利用、保护与建设的能力,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目标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8]519现实的个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才能满足需要,这正是生产力的本质,但这关系不是单向的,不仅仅像传统的生产力强调的人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还包括自然对人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人在改变自然的同时自然也改变着人,两方面统一才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完整的对象性关系。
(一)生态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所有的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需要,从最初的生存与繁衍需要,到文明出现之后的更高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乃至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但缺乏生态维度的生产力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用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换取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类虚假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真实需要,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最终导致生态危机,人类生存亦岌岌可危。马克思曾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8]161。显然,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的存在,更何谈发展。而生态恶化的自然界,就是人的病态的身体,生态危机不仅是自然界的危机,更是人类的危机。但人毕竟又是一种能动的存在物,人类已然意识到,生态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的、真实的需要,并预见到现有的实践行为对自然和自身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继而能动地调节自己的实践方式,提高自己站在自然总体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就是跳出了人对自然的单向性关系,一方面不断改造自然,创造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不断改造人自身,使人类成为在实践理性中体现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和谐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生产力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生产力是“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3]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本在于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9]49的科学理念,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本体论。“生命共同体”由“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组成。“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由植物、动物、人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0]236。这个系统加上人类社会就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而“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0]236,所以“生命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用“命脉”把人与自然连在一起,深刻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一体性,所以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0]233。“自然的生命共同体”重在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则更加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生产力观,即生态生产力是“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若是对于环境加以善待,那么环境反过来也会对你友好;若是对于环境不善利用和污染,总有一天环境也会毫不留情的报复你。这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1]141。因此,只有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科学践行生态生产力,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本在于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最合适于人性”生产,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要尊重自然规律,肯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内在同一性,也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一方面要“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础和前提,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12]14;同时还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使绿水青山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益,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12]14。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把生态以及人类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作为生产力要素纳入生产力范畴中,纠正了以往对生产力的片面理解,论述了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与保护建设能力的辩证统一、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辩证统一。这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在中国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只有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才能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