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融媒体平台助推地方文化传播的思考
2020-01-19许文君黄艳红陈春妮
许文君,黄艳红,陈春妮
(黎明职业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列·科兹洛夫在《电影与电视:相互影响的若干方面》里曾将大群观众聚精会神“集体”“观看”的电影院称为“能量场”[1]。作为紧随媒体不断变化更新而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生活空间就像被网络“能量场”围聚的“洞穴”[2],在他们面前只有一个现实——蜂拥奔腾的信息流。他们通过各种媒体进入网络带来的世界,又把网络后面的世界带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是当今新媒体平台上非常活跃的群体,是内容生产的新生主力军。
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催生媒体变革。借由数字化的力量,人机共生、迭代更新、教学相长。高校应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思考高校媒体发展现在所处的位置,明确高校多种媒体资源整合的目标,建设高质量、高效能、高水平的高校融媒体平台,发展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融媒体平台,以此塑造有口碑、有影响力的高校品牌、壮大主流舆论的新型传播体系。在建设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同时,把地方文化传播与高校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将地方文化传播与高校教育的文化品牌建设联产融合,使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播和创新与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一、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高校融媒体平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出现196条结果。研究时间段从2009年起至今,论文发表数量以2019年最高(计49篇),研究层次多聚集在基础研究(社会科学)上,主题关键词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计109条,内容相关分析多有“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党建工作”等。对国内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研究,经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发现直接相关内容较少,关于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研究的文献主要有:姚文凭以校园融媒体的融合实践为主要内容,探讨了校级媒体中心“鸥讯社”的探索实践[3];李联凯等以高校院级新媒体平台建设作为探讨点,结合院校样本问卷进行的研究[4];李昱甫等主要介绍易班网实践过程对高校融媒体宣传工作模式的构建[5];曹司琪认为国内研究重点在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平台优点和平台对校园文化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方面,国外则聚焦新媒体本身及其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上[6];应中元等基于浙江省15所高校样本的调查,认为新媒体平台的问题主要是种类多、影响力上升,内容品质不高,管理不规范,人员不适岗等[7]。
基于对中国知网研究文献梳理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对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未见多元化和深入化,主要针对的是高校内部多种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建设层面上的研究。而高校新媒体的建设,本质上与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有内涵上的差别。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要结合技术层面支持对高校融媒体平台内容、管理、人员及体制等进行研究,而这方面研究内容涉及较少、未见深入。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作用多元,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师资提升、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内容分发相辅相成,特别是在服务高校内涵建设、地方文化传播、城市品牌发展等方面有长远的辐射作用和意义。我们再以“高校融媒体平台与地方文化传播”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则相关文献统计为0,更可见此类研究的缺乏。
习近平主席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8]。2019年1月和2019年4月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规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和网络安全规范、运行维护规范、监测监管规范的系列文件[9]出台后,地方广播电视系统、传统纸媒相继建设融媒体平台,各大高校也逐步投入资金设计和开发有针对性的高校融媒体平台产品。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应把握好文件精神的引领,以此契机赋予高校融媒体平台新的发展内涵和创新教育空间。
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不单是高校内部多种媒体资源的整合和内容生产渠道的融合,还需要积极引入技术支持,建设具有“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功能的有高校特色和竞争力的平台,它既能作为高校主流宣传融媒体平台,又可以统一管理,强化功能,遇到突发事件,全面布局对外发声。在突出校务服务的水平上,把握好校级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两个舆论场,同时服务好教学科研、学生实践。
二、高校融媒体平台传播地方文化的整合路径
高校融媒体平台应在高校内部建立媒体融合理念,通过外包技术支撑,建立统一的中央媒体平台,构建一体化策划、采编、创作、审核融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模式,并合理编制岗位进行管理和经营,做到人才到岗、专岗专职,完善高校融媒体平台体制、机制,激发活力。在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上,如亲近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形式、服务于生活的便捷性以及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积极影响上;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目标,则是打破地域时空限制,以符合大学生群体碎片化时间浏览信息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传播信息;在服务、传播地方文化建设方面,高校融媒体平台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约功能,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以有效实践对地方文化的传播。
(一)观念整合
高校组织要认识到高校融媒体平台对地方文化传播的价值,鼓励高校融媒体平台进行内容生产,实践对地方文化的传播。一是转变地方文化传播观念。高校融媒体平台以地方文化为主题进行内容生产,对打造高校教育品牌、服务沿线地区发展,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二是高校融媒体平台在传播地方文化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地方文化与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城市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地方文化当作高校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加以传播,引导师生认识建设高校融媒体平台的价值,把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作为一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师生生活内容和扩大高校影响力的有力手段。
(二)渠道整合
目前高校融媒体平台的运营内容较为丰富,一般有学校官方微博、微信、易班、校报、油菜花工作室、全媒体记者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由于隶属高校不同管理部门,如官微、校报、全媒体记者站等新媒体属高校统战宣传部门,易班、油菜花工作室属高校团委,校园网络电视台落户专业对口的学院,以方便教学实践和政、校、企合作。再加上各院系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宣传网站,部分理工科院系甚至没有独立新媒体,各方信息端口管属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在综合平台的运营上合力不够,效能较低。因此要考虑高校、地方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广电集团、传媒企业地域文化内容等多方之间的协调渠道,进行有机合作。
在具体操作上,以闽南地区某高校的融媒体平台建设为例。比较有特色的是,对内该高校建设方向主抓融合资源、融合生产、融合管理和融合发布四大内容。融合资源的内容来自精品课件资源、教育新闻稿件、微课资源(MOOC)慕课资源、教育电视台资源、记者资源、师生爆料、教学过程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融合生产内容来自生产制作技术的4个部分:多媒体稿件编辑、手机编辑、网页编辑和专业精编或配音;融合管理上主要有两块业务组成:一是设立新闻中心,对校报、广播、网络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等不同媒介进行优势整合。二是统一所有学校资源库,协同生产、中央管理;融合发布主推三个渠道:一为新闻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一体化,二为资源资讯课程一键式发布,三为优质资源一站式共享视频的点播、直播。在工作流程上,以服务高校宣传和教学实训为核心,规整信息生产发布审核制、完善平台运行机制,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形成特色。
对外,该高校和地方的广电集团建立校企合作,与凤凰集团联合创办产业学院,通过与专业的传媒集团的合作办学提升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品质,输出更专业的内容生产创意人才,实践优化地方文化的传播。打造高校融媒体平台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必要将高校多种媒体平台资源进行渠道整合,加强地方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品质,提高地方文化传播内容在融媒体平台发布频率,增大地方文化影响覆盖面。
(三)内容整合
梳理不同层次高校的多种媒体内容发现,各高校官微平台众多的推送文章,主要为迎合时间节点、业绩通稿、人才招聘、重大事项、危机公关等内容。存在数量不多、缺乏创意,院校间、院系间存着模仿推送等现象;结合地方文化和高校特色的宣传稀缺;排版设计、图文编选、素材运用罕有创新。但各高校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广泛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发声,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学生参与度高。技术流变、媒介多样,高校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极强,高校官微、团组织、学院、社团协会或个人等纷纷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在信息洪流中,各高校在生产高质内容、创新主题、创意排版等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传播思维是占领高校融媒体平台品牌高地的法宝。
高校融媒体平台运行主体则要系统建构和把握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异质性和特殊性,运用优质策划和创意,将地方文化的内核价值,通过高质量的策划、设计和组织,制作可供高校融媒体平台展播的引人入胜、脍炙人口的有趣、好玩的文化创意作品。
(四)功能整合
对高校内部来说,高校融媒体平台强势承担高校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提升高校的内涵建设、增强管理制度效能等方面履行着重要的窗口服务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校级媒体端口和院系级媒体端口进行把关,区分内容入口,整合信息出口,实现功能优化。师生在统一的官网平台交流信息,保证权威性,增强信任感,平台的技术架构要保证师生获得满意度高的体验,保证有效的信息互动,强化师生的使用体验。对高校外部来说,区别于高校外的信息媒体,高校融媒体平台是一个系统的网络化组织,可以与社会不同媒体进行交流合作,互通有无,进一步推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的融媒体平台的联合制作、联合播出和联合行动。
以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泉州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拥有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9个,而这些非遗项目大多跟“海丝”文化相关。笔者所在高校建设了“海丝”文化集镇,作为学校向社会展示和传播“海丝”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具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科学研究等功能,服务于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观念引导。高校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还肩负着地方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使命。中国历史悠久,地方文化底蕴为当地的高校进行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人才整合
人才是所有活动的核心环节,在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和地方文化传播过程中,人才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高校融媒体平台的人才困境是,各部门独自负责管理相应的媒体资源,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行政人员或专职教师对口担负平台的某个媒体任务。有可能造成实际工作中的“疲惫驾驶”、协调矛盾、效率低下。从长远考虑,应设置专岗专职,在高校融媒体平台建立标准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化平台运营速率。对口部门的行政人员或专职教师可以作为高校融媒体平台内容策划、内容生产的指导老师,协助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师生在参与高校融媒体平台实践项目的同时,引入考评淘汰制,优化值班师生的水平。带任务进平台、带成绩出平台,真正做到教有所得、学有所获。让人才在高校融媒体平台成为活力的流水,新鲜有干劲、旺盛无疲惫。标准化配置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优秀人才,是高校融媒体平台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根本保证。
三、高校融媒体平台传播地方文化的实践
(一)实践地方文化传播的优质推广
高校融媒体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意识形态引领,在高校思想宣传、连结高校内外交流、承载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意识形态引领的过程中,高校融媒体平台作为地方文化传播的优质介质,可有效提升地方文化传播能力。高校融媒体平台对地方文化的传播,一来可以传递高校学生提炼的地方文化元素信息作品,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创意能力;二来进行高校教育特色品牌宣传,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三来更能提升地方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倡导正确的地方文化观念。
高校融媒体平台有技术支撑的优势,因而能统一协调不同媒体的功能、特长,对有利于地方文化传播的内容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分发。同时高校融媒体平台拥有年轻、活跃的学生受众群,赢得学生受众的信任,更利于方便学生受众浏览,以及进一步的传播[10]。充分利用高校融媒体平台在内容传播和渠道传播上的优势,搭建集约、高效的交流平台。借助高校融媒体平台的社交力量推广传播地方文化,加强民间和海内外的互动关注,增进彼此了解和文化认同,深化地方文化在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传播效果,大力拓展地方文化传播范畴。
(二)实践地方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
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教学基础是高校的传媒创意专业群,如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动漫设计制作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文化创意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等。高校融媒体平台承担区域文化传承的任务,同时在学术研究、课程设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而专业教师在地方文化、新媒体研究等方面立项课题或立项教改项目,一方面可以反哺地方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为高校品牌的搭建传声添砖加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创作的影视、动漫的作品有许多是地方文化题材,这些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从而扩大高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利用高校融媒体平台传播地方文化,不仅加快了地方文化内容产品的传播速度,而且拓宽了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面。
(三)实践地方文化传播的人才输送
高校融媒体平台作为搭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的实训基地,可为地方文化传播事业输送全方位的人才。谋划与地方媒体的长远合作,让地方优秀媒体人参与高校内的人才培养,在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向地方媒体输送,保持良好的校、政、企互动和循环。实际运用中,如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某些专题节目和栏目在高校专业实训室进行录制,不仅直接变现高校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还能带动地方媒体与高校在产学研上的合作,推动教学与生产的双向融合。
(四)塑造地方文化传播的高校品牌
高校借助传播地方文化的机遇,可扩展高校社会影响力、塑造高校品牌。首先,搭建高校内部的地方文化保护、传播与创新研究服务中心,可以实现与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紧密对接,又提高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其次,高校融媒体平台利用相关院系专业优势,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对濒临失传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记录、归档;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对一些地方文化资源进行集中整理,结合“互联网+”的背景进行广泛传播;结合影视制作专业、动漫专业和广告专业优势,对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包装制作,赋予地方文化新时代的特征。再者,与主流媒体视频部联合,打造如“地方文化校园作品展播平台”等栏目,进行有益于地方文化传播的栏目建设。最后,与地方或城市电视台联合,成立“地方文化创意工作室”,助推地方文化传播作品的内容生产;高校还可与地方城市广播电视总局,成立地方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进行地方文化的保护和留存。
四、结语
人类文明逐渐驶离工业文明阶段,信息文明迅速将大众卷入信息时代。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描绘的人类生存图景中,数字化也必然被智能化取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应充分利用高校融媒体平台来生发和传播传统特色、地域文化,宣传高校全貌,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展示办学成果、教育教学水平,加强高校品牌的构建,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
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发展,是媒介生态进化的结果,高校融媒体平台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巨变和生态重生,在高校服务内部教学和外部管理上,达到了互利共荣、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高校融媒体平台作为区域媒介系统的一部分,应走在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前端,在努力建设地方文化生态圈基础上,看齐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