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广西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2020-01-19田米香周九香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广西培育

田米香, 周九香

(河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理想和道德品质。红色文化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和‘活水’”[1]。广西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阐释红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广西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依托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以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

一、红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红色象征着革命。在中国,红色文化从酝酿到形成再到继承发展,都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实践紧密相关。新时期,运用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强化国家价值认同、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提升个体价值判断。

(一)强化国家价值认同

“认同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彼此从自我出发而寻求共同性的过程和结果,它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关系,其核心是价值认同。”[2]“共同性”与“差异性”本身是一对并行不悖的概念。因此,价值认同的本质特征在于承认交往个体价值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求主体间的共生、协调。在人类交往实践中,一方面由于人们各自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文化根基不同,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必然显现出差异性;另一方面,人类共同利益的驱使必然推动价值主体不断寻求价值共识,强化价值认同。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社会成员生存的基本政治前提。“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理应成为所有社会成员追求的价值共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成员有了更多争取主体利益的权利,也有了更多接受多元文化洗礼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也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部分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因获得利益满足和文化熏陶而进一步增强了对国家价值的认同;一部分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他们要么因为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失去了经济利益、要么因为受教育不足而陷入了精神缺失、要么因为体制机制的不完善而引起了暂时的生活不如意,因而产生了对国家价值认同的危机。如何化解危机,推动更多社会成员形成国家价值认同?根本之策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在实践中需要落小落细。为有效增强社会成员的国家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一方面,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分布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现实载体。红色文化谱写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救亡图存、奋发向上的英雄史诗,记述了千千万万党员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励志故事,具有鲜明地实践性和现实性特征。尤其是各地形成的反映革命事件、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遗址、遗迹及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再现了旧中国社会生活现实以及党员群众艰难奋斗历程,清楚地阐明了中国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人民当家作主。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其领导人民的革命实践,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价值目标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因此,运用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强化国家价值认同。

(二)引领社会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价值不是事物存在本身,而是事物对人的意义。”[3]当人们对客观外界物形成 “好”“坏”及“有用”“无用”等主观认识时,便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念。价值观因主体的不同、因主体满足需要的条件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任何一个时代的价值观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只能是那个时代需要的反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列强横行、统治腐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面对社会各种弊病,中国共产党殚精竭力,努力将改造旧社会,建立为社会大多数人所享有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社会作为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价值理想,并不断付诸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逐渐摆脱了阶级压迫、获得了人身自由、实现了民族的大团结和大融合。当前,用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首先有利于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其次,用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突出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资本主义推崇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本质区别,深刻领会其内涵。由于中西方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自二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加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价值观渗透,推崇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所谓“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代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封建主义‘非主体性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性。”[4]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产阶级倡导地“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存在本质差异。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将“造福人民,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作为社会理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倡导维护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社会主义“自由”是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平等”强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人人享有的平等地位;社会主义“公正”追求每个人的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社会主义“法治”要求依照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保障依法治国。依托红色文化讲好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历史渊源、主要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用时代典型案例引导社会成员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以有效抵制西方错误价值观的侵蚀,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提升个体价值判断

按照价值哲学的基本观点,客观事物构成满足人的需要对象时,便具有了价值。社会是由许多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当某个个体行为对社会和他人产生道德上的意义时,便产生了个体道德价值,此时的社会个体便产生了道德上的“善”。党的十八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其实质来讲是对社会成员个体道德价值提出的要求。然而,实践中,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背景下,人们面临的物质利益诱惑层出不穷,加之社会腐败和不道德行为的影响,部分社会成员放松了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大打折扣。他们在面临各种具体价值选择时失去了正确地价值判断,最终使其价值实现偏离了社会发展要求。如何才能规范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提升个体价值判断,使其个体行为结果更符合社会发展所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5]的确,不仅是共产党人,全体社会成员都应积极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我们补足精神上的“钙”。在1928年革命进程中,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外敌入侵表现出了同仇敌忾和不怕牺牲,面对统治阶级严刑拷打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坚强意志和军民团结的真挚友谊。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坚强意志和不怕牺牲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因此,用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助于涵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推动其正确判断社会的美丑善恶,树立科学的个体价值取向。

二、广西依托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

(一)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广西红色文化源远流长。自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创建党组织以来,八桂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革命足迹遍布广西全境,遗留了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从红色文化构成形态看,包括以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物质文化,以革命优良传统、文学、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文化和以革命理论、政策为主要形态的革命制度文化。从地区分布来看,“广西 14 个地级市中 11 个市记载了红色革命历史,在空间上形成了百色市、桂林市为两极,相互延伸,以兴安、东兰、龙州、马山为基地,东连粤西、北接湘西、西联云贵的广西红色文化富集区。”[6]从时间分布来看,从1925年广西党组织成立至今的90多年,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比如,大革命时期的东兰农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及红军长征时期的湘江战役,抗日战争时期的昆仑关战役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战役等等。以这些革命事件为主线演绎生成了广西红色文化的清晰脉络。

(二)广西依托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

1.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主体参与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近年来,广西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努力搭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已形成党委领导,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广泛参与的培育新格局。首先,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为契机,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关于实施广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9-2022)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实施广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和价值,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深化革命文物利用创新,进一步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不断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重要贡献。”[7]其次,以地方各级党政干部学院为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百色干部学院为例,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思想和理论水平的主阵地,自2016年成立以来,不断围绕革命传统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教育、党性党史党风教育等,积极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培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通过中小学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课培训、专题教育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开展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引导青年用红色文化理论武装头脑、用红色精神培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红色人物故事涵养道德情操。最后,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则利用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红色旅游等形式自发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开发地方红色文化教材,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素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在引导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素材和载体。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深入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教育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8]广西红色文化汇聚了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在此背景下,学者们纷纷顺势而为聚焦广西的红色文化资源,陆续推出了多部红色文化育人成果。首先,《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与根据地教育建设》《广西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研究》《红色传奇》等专著出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员干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尤其是2019年全区高校开展以“看红色传奇、颂经典台词、讲背后故事、找身边榜样”为主题的《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其次,为推动革命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2019年开始组织编写地方教材《红色广西》。该套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部分,共5册。其中,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1册,初中、高中各1册。该套教材旨在通过对广西革命历史的阐释,引导中小学生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共产党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坚持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形式

《通知》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8]广西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拥有深厚的民俗传统。依托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认可,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运用民众喜闻乐见地方式,以推动人们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壮族儿女用自己喜爱的山歌,将在深化改革、扶贫攻坚、反腐倡廉等过程中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唱”遍社区和农村;而桂剧、壮剧、彩调、采茶戏、仫佬戏、牛歌戏等众多地方戏曲,不断用“演”的方式来再现广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地革命史和建设史,让人民在演戏、观戏的同时感受广西历史的厚重,感悟9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的风雨兼程,从而在实践中自觉弘扬时代主旋律,争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4.坚持发挥新媒体的渗透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不断提升

文化价值的充分显现,需要借助有效地传播路径。有效的传播路径能扩大红色文化的覆盖面,使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因此,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不断探索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信息时代,新媒体对生活的广泛渗透,为利用红色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机遇。过去几年,广西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创办红色文化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等推动红色文化精神内核不断深入人心。比如,《意见》指出,“举办‘信仰伴我成长——党史微视频大赛’‘红色旅游微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革命文物宣传力度。”[7]在拥有8亿网民和10亿微信用户的中国,借助新媒体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由抽象转向生活化、由单向传播转向互动传播、由局部受众转向大众化。

三、广西依托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虽然分布广、数量多,但在开发实践中缺乏有效整合。一是各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块分割,保护程度参差不齐,即使是集中连片的原生态整体,也被人为分割成若干部分。以左右江地区为例,作为广西最主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地区之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涉及南宁、百色、河池、崇左和防城港5市的32个县域。目前,5市32县都积极采取相应的革命文物保护措施,但保护的实际效果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且各市之间缺乏革命文物保护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左右江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的新格局尚未形成。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构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载体。革命文物在现时代的保护效果不佳,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知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二是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价值挖掘相对不足。比如,百色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动的著名工农武装起义,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功勋。百色市在充分肯定百色起义时代价值的基础上于2014年明确提出百色起义精神,并对其内涵和依据做了阐释。百色起义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样,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砥砺前行地精神动力。但是,百色起义重要领导人之一韦拔群,其领导的右江农民运动声势浩大,为百色起义的发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建立及右江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做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准备,他也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正是因为他领导农民运动的突出成就,而被尊称为中国农民运动的三大领袖之一。但是,这位领袖人物却不被众人所了解和认识,其影响力远远小于另外两位农民运动领袖人物毛泽东和澎湃。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韦拔群精神研究和教育价值的挖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宣传不到位。

(二)红色文化开发的社会效益有待提升

在全社会旅游需求逐渐旺盛的背景下,广西作为红色文化富集地,近年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预测到2020年,广西红色旅游将建成‘七大基地,六大旅游区,八条路线,十一个全国经典景区,三十三个区级重点景区’,旅游人数达6 000万人次,年增长率15%,红色旅游总消费400亿元。”[9]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缓解了群众的生存压力。但是,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时期进步价值观的体现,它在发挥为民增收的经济功能的同时,秉承着强大的育人功能。红色旅游作为以休闲、体验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新形式,能使群众更直观、更真切地学习了解广西各地革命历史,并能更自觉、更主动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各地方政府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处理红色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将红色文化当作创造经济收入的工具,忽视了红色文化特有育人价值的发挥。

(三)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效果欠佳

利用红色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成效,关键是用红色精神文化内核武装人的头脑,用革命先进人物故事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实际上是一个“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借助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英雄人物故居等革命物质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能固化人的理论认知,提升人的情感认同,并将理论认知进一步“外化”为某种自觉行为。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受专业讲解人员数量和质量影响。近年来,广西各地各种革命纪念场馆每年接待的参观访问人数呈逐渐上涨趋势。但是,各地革命纪念场馆的专业讲解人员数量缺乏,并且其专业理论功底不足,讲解内容肤浅,更缺乏以情动人的感染力。这样一来,人们到纪念场馆的学习就可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红色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目前各红色纪念场馆、旅游景点的受访者,主要来自单位、学校等有组织的群体。尽管很多红色纪念场馆和旅游景点免门票费用,但普通大众尤其是城市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却迫于交通、食宿等各种花费而对红色文化参观活动和红色旅游望而却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由于缺乏大众参与而降低了实效。

四、依托广西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依托广西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基;需要提升红色旅游的育人功能,保持红色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需要完善作为红色文化实践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红色文化专业队伍的服务质量,切实增强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效果。

(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基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就是要通过红色物质文化的保护和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红色文化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具体而言,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红色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重点加大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为此,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制订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规划,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关联文物进行有效整合,还原革命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整体性,推动革命文物以更真切、更详实的史料发挥现代教育价值。其次,推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为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文化价值的发挥建言献策。一是依托各高校及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红色文化理论研究,进一步阐释广西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挖掘壮、汉、瑶等各族群众的革命意志和奋斗精神,出版更多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普及读本和辅导讲义,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素材,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二是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通力合作,打造红色文化教学精品课程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筑牢红色文化育人高地。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教育学校掌握着较充足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应当积极为大、中、小学校服务,帮助培育教师队伍,多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广大师生的红色文化素养。三是以重大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等为契机,推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积极唱响红色文化主旋律,为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提升红色旅游的育人功能,保持红色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是增加财政收入和缓解群众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意见》指出,“推进革命文物与旅游融合,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培育以革命类博物馆和革命旧址旅游为主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红色旅游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7]因此,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大广西各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不断推动红色旅游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红色旅游的同时,应努力提升红色文化的道德力量,用好红色旅游景点的教育功能,推动更好实现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具体而言,首先,更新文化旅游观念,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壮大红色旅游经济与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化社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其次,与新媒体相结合,在红色旅游景区凸显秉承历史事实,结合地方特色,大力打造经典教育案例,用纪录片、微电影展播等形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培育功能。

(三)完善红色文化实践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红色文化专业队伍的服务质量

首先,完善红色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红色教育基地及红色旅游景点的可达性。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加大了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红色景区专用道路。其次,加强对景区周边卫生、餐饮等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和防止乱收费现象,减少老百姓后顾之忧,让更多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朋友走进红色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以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再次,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培养符合红色文化传承的专业人才队伍,壮大红色纪念场馆、红色旅游景点讲解人员数量,提升服务质量,使红色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而真正发挥历史观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作用。

五、结语

广西是一片富有革命传统的“红色”大地。在过去90多年历程中,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广西各族儿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铸成地红色文化,在中国红色历史文化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西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越来越凸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以广西为视域,分析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策略,将为广西文化建设提供新动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增添新活力。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广西培育
广西贵港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