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说书传统 回归母语本色
2020-01-18秦飞飞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编排了古典名著单元。这一单元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精准定位单元目标,选择合适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脸、摆砌末、扣子、垛句”等说书技巧,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品味人物形象,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丰厚国家教材,续力校本课程”的双赢。
【关键词】古典名著;小学语文;评书艺术;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1-0010-03
【作者简介】秦飞飞,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江苏海门,226100)教导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吴建英工作室”成员。
基于母语教育的时代需求与“微课程”的独特优势,自2016年起,我校开展了“‘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的研发与实施”课题研究。该课题与统编语文教材倡导的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一脉相承。为了更好地与统编语文教材对接、融合,学校课题组对新教材中的文学类文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寻找一条共生共进的道路,从而实现“丰厚国家教材,续力校本课程”的双赢。本文以笔者研发的小学高段评书微课程为例,浅谈“‘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统编语文教材五下古典名著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均改编自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书艺人的话本,也就是说书人口中讲的故事,后经文人加工、整理而成。作为清代出现的章回体小说《红楼梦》,对话本也有着多方面的继承和发展。笔者结合现有评书微课程研究成果和名著阅读指导理论,尝试挖掘古典名著单元教学中的说书技巧,引导学生亲近说书传统,增强母语意识,回归母语自然本色。
一、运用“开脸”,深化人物形象
“开脸”是评书艺术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评书中重要人物初次登场,说书人通常都会细细描摹人物的身材体型、穿着打扮、五官长相等外在特征,引发听众想象,展现人物鲜明的形象。教学中运用“开脸”,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致,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清晰可辨,有助于学生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统编语文教材五下《景阳冈》,课文讲述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酒壮英雄胆的好汉形象。教学中,笔者播放单田芳演绎的“开脸”:“这位是身材凛凛,高有九尺挂零,按现在说,这个儿能有1米85以上。......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身,一张碱面,立眉大眼,鼓鼻梁,方海口,黑灿灿的面皮,长得是五官端正,仪表出众。”生动传神的开脸犹如一支画笔,在轻描淡写中,武松孔武有力、相貌堂堂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普通人三碗必醉,武松连喝十八碗还能夜过景阳冈;普通人要结伙成队趁午间才敢过冈,武松却徒手打死大虫。由此可见,“开脸”不仅生动地描摹出人物外形,更刻画出了人物的品格。评书“开脸”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简短有力,音韵和谐,富有表现力。这种“立起来”的语言深受学生喜爱,适合学生练说,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版块,呈现了“及时雨宋江”“浪里白条张顺”“智多星吴用”等五位梁山好汉的肖像画。这些栩栩如生的肖像画就是评书中的“开脸”,教学中补充相关“开脸”,能够让水浒人物立体化,调动学生对水浒人物的探究兴趣,有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借鉴“摆砌末”,感知环境作用
戏曲舞台上,所用的布景和小道具被称为“砌末”“。摆砌末”就是说书人用语言描述故事场景,巧妙地将书中需要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形象地摆在听众眼前,使听众身临其境,引起欣赏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借鉴“摆砌末”,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对故事发展起到的作用,了解为人物创造具体场景能赋予故事真实性和生命力。如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猴王出世》中对仙石的描述:“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兰芝相称。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这段对仙石以及周围环境的描述十分具體,让充满神幻色彩的“猴王出世”显得真实可信,令人啧啧称奇,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作出铺垫,可谓典型的“摆砌末”。
课文中还有一处对水帘洞内景的描述,比较简单。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笔者补充了原著中的具体描写:“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这段“摆砌末”生动形象,合辙押韵,对仗工整,十分精彩。洞内景致一一呈现,如仙境又似人间,虚实结合,令人称奇。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摆砌末”在文中的作用,感受“摆砌末”句式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的美感。
三、梳理“扣子”,了解创作结构
评书中的“扣子”,就是扣住的意思,也就是设置悬念。评书是口传文化,说书人为了留住听众,书说到关键处,打住不说,吊住听众的胃口。大家广为熟知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最典型的“扣子”,称之为“大扣子”。
“小扣子”就是故事中的小悬念,让情节曲折离奇、险象环生,使听众不知真相不罢休。“扣子”不仅是制造悬念的技巧,也是故事的结构枢纽。学会使用“扣子”,就能谋好篇布好局,对学生学习写作有很大帮助。
统编语文教材五下《草船借箭》就选择使用“扣子”来制造悬念。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扣子”引导学生厘清故事脉络,进行简要复述。课文中有三处“扣子”: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不用造箭材料,只向鲁肃借草船;诸葛亮吩咐船只靠近曹营,擂鼓呐喊。这三处悬念的设置就是“系扣”,故事最后揭晓答案,解开“扣子”,让人恍然大悟。学生抓住“立军令状—借用草船—迷惑曹军”这三点进行复述,并丰富“扣子”的细节,就能避免讲述中出现条理不清及语言枯燥无味等问题。另外,在日常习作教学中,如果经常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系扣”技巧,就能起到提纲挈领、抓住要害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品读“垛句”,体味语言特色
评书说演到关键处或精彩处,常常会使用“垛句”,也叫“串口”“叠字句”,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猴王出世》中运用“垛句”描述了石猴在山水间自由成长的画面:“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段文字由三字垛、四字垛和六字垛组成,工整的排比朗朗上口,长短不一的“垛句”增强了节奏的变化,体现了音韵的参差美。学生在练读中体会“垛句”的结构美和音韵美,感受到石猴活泼机敏的特点。
“垛句”不仅可以渲染画面,而且能够把故事推向高潮,令听众大呼过瘾。《景阳冈》中武松打斗老虎的过程十分精彩,讲述武松打虎的经过是本课的教学任务,这一目标的设置体现了古代话本的特点。教学中出示评书大师田连元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模仿练说,并补充“垛句”:“武松武二郎一棒连一棒,但只见,棒起、棒落、棒扫、棒过、棒磕、棒错、棒戳、棒撤,一棒一棒急如闪电,棒棒紧逼那白额吊睛大虫。”这种节奏紧凑、语言有力、字数工整的“垛句”把武松打虎的故事推向高潮。8个二字排比重叠就像战场上的擂鼓呐喊,雷霆万钧、气势如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说书兴致,像放鞭炮一样,学生噼里啪啦说得特别带劲。精彩的“垛句”俘获了学生的心。
用评书的方式教古典名著单元,能更好地挖掘出文本的内隐价值,回归母语自然本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我校母语课题组将致力于研究新教材和微课程的融合教学,使中华优秀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并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