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皖北地区五河民歌为例

2020-01-18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歌声乐文化

安 琦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2350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坚定的“文化自信”对高校的声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民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地方民歌,是“文化自信”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贯彻和实现,也是高校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

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它是音乐最初的萌芽,一切音乐作品都离不开它”[2]。地方民歌则是指起源或流传于某个地区的、百姓口耳相传的一种曲调,这种地方民歌往往以其淳朴、自然的特点深切反映某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性。因此,可以说地方民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陕西信天游、无锡江南民歌、贵州民族歌谣虽然同处一个时空下,但是不同的曲调和地域风情使得它们成为各自区域的文化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对传统优秀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不断重视和保护,地方民歌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多元文化并存和网络娱乐的冲击下,地方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存在先天基因缺陷和后天成长动力不足的困惑,这在地方高校的声乐教育中显得尤为严重。纵观地方高校的民歌教学,传承和创新缺乏实力,兴趣和爱好缺乏支持,这种主观激励动力不足和客观环境刺激缺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地方民歌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缺陷。因此,探讨地方高校声乐课堂中地方民歌传承和发展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也关系到民歌文化的传衍问题。

一、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网络文化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民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冲击。当然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一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另一方面给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公平的平台。国外各种形式和特色的音乐理念与方法的涌入拓展了国内民歌领域的视野,为民歌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新颖的理念,推动了地方民歌的创新;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地方民歌面对多种选择时应怎样选取有利的因素融合发展而不是盲目照搬照抄。地方民歌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应用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难题。

1.改革成效显著

当前国内高校的声乐教学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内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国外教育理念的引入,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指导下,目前国内的各大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声乐教学体系。虽然国内高校的声乐教学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今已经建立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艺术学院或音乐学院。基础的声乐教学课程也融入了教学规划之中,相对而言具备了较为科学和合理的声乐教育课程。从近些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高校已经成为音乐人才输出的主力军,为社会各界输出大量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些学子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生根开花,极大地推动了声乐教学和课程的重大改革和发展。

2.难题仍待解决

改革的成绩无法掩盖存在的问题。尽管高校普遍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音乐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我们仍然要正视高校的声乐教学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和提升。现代的音乐教学体系是以西方的音乐教育体制为基础建立的,在当下文化的冲击下,传统音乐已无容身之地。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排挤,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逐渐萎缩。这些因素都致使当前高校的声乐教育存在着显著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也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民歌的持续传承和创新。具体而言,当前地方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中国声乐教学体系起步和形成都较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制定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吸收了西方声乐课程的一些理念和模式,“以意大利‘美歌’学派为标准来制定中国声乐学派的演唱方法和审美标准,这必然导致民族声乐落入‘千人一面、千歌一腔’的窘境”[3]。国内声乐教学仍旧以理论为主,并没有深入实践和生活。民歌传唱于劳动人民之中,声乐教学过程不应脱离百姓的生活。但是当前许多高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仍旧沿用欧美的教学体系,学生们接受的是所谓的“正规”声乐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固然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声乐技巧,但是也剥离了他们与乡土的联系,使得学生所掌握的声乐演唱形式单一,缺乏风格多样和特色多元的民间音乐形式。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脱离了乡土,少了泥土的芬芳。

第二,师资不足,教材稀缺。就当前声乐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下设的音乐学院是承担声乐教学的主力军,而民间社团和机构则往往是作为辅助机构存在。高校声乐教育普遍存在着师资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地方民歌教师的数量往往少于美声专业的老师,这也是西方教学模式固化的后果。此外,民歌相关的教材十分缺乏,很多院校甚至一直完全照搬欧洲的曲目。在高校声乐教育中,好的教材往往决定学生的演唱风格和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但是民歌教学目前还停留在对传统声乐理论的探讨和技巧的传授上,许多优秀的、蕴含丰富曲风的民歌声乐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在教学中得以运用和体现,其主要原因还是收集诸多优秀乐曲和曲调的专业教材稀缺的缘故。

第三,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由于高校声乐教学中缺乏优秀民歌教材和师资力量,同时对地方民歌理论及演唱技巧研究较少,导致声乐教学方向有失偏颇,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学好地方民歌,这直接影响了地方民歌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流行音乐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加上传统课程模仿欧美教学体系的固化思维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关注高音等标准,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对地方民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造成学生对地方民歌的关注和学习热情不够。

二、五河民歌引入声乐教学实践的意义

20 世纪50 年代,优秀地方民歌代表作品《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汇演喜获嘉奖,由此五河民歌得以命名。五河民歌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中期便已成型,其整个发展过程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变迁。五河民歌发源于淮河流域,以淮河中下游核心地带为主要流传地,独特的地理区位特色、多文化交流交汇的文化背景使得五河民歌独具韵味。作为淮河流域劳动人民艺术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五河民歌深切地反映了当地的语言体系、民俗特点、风土人情,因此它不仅成为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文化代表,而且成为中国地方民歌体系中的独特存在。五河民歌的历史与价值使其于2006 年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于2008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也从侧面体现了其弥足珍贵。

从总体上来看,在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的地理特点下,五河民歌的曲调中以号子、秧歌、小调、风俗歌和儿歌为主,不同于其他地方民歌以山歌居多。据初步统计,当前五河民歌共有180余首,其中有70 余首流传力度较大,为民众所熟识,可以区分为号子、小调和秧歌几类。五河民歌的演唱形式以清唱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加入了伴奏。此外,“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 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 名,县级传承人18 人。”[4]将五河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声乐教学中引入五河民歌可有效提升声乐教学的艺术性。五河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文化性魅力十分深厚,可以说是我国地方民歌中的瑰宝,而且曲目繁多,既有传统曲目,如《如今村里新事多》《八段锦》等,又有新发掘新创作曲目,如《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大米好吃要把秧栽》等。将五河民歌引入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地提升声乐教学的水准,完善学院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其次,在声乐教学中引入五河民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五河民歌多运用当地方言演唱,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音韵学习,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演唱地方民歌的鲜明特色,提升演唱效果;五河民歌含有风格不一的曲目,如《摘石榴》《打石歌》《绣麒麟》等,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演唱形式。此外,将五河民歌等地方民歌引入声乐课堂,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当地民歌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有效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再次,声乐教学中引入五河民歌有利于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首先要对五河民歌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梳理其相关的理论知识、编写必要的声乐教材、掌握优秀曲目的演唱技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而在实践教学中培育一批专业的声乐学生,可以成为五河民歌的传承人和传播者。

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作为口口相传的艺术形式,其传承的过程中也凝练了诸多民间艺人的心血,其丰富的形式和文化底蕴也是研究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素材。就其音乐艺术上而言,五河民歌作为当地的特色“文化标签”,既吸纳了北方地区民歌中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的特性,同时也保留了南方民歌中的婉转与细腻,两种不同曲风在五河民歌中得以融合,加之对当地戏曲因素的吸纳,五河民歌独有的韵味成为研究和学习中国民歌不可缺少的对象,将五河民歌纳入高校声乐教学体系之中的意义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三、地方民歌融入声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地方民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践,这就导致了民间音乐通过声乐教育进行传承的某些环节的断裂”[5]。对地方民歌而言,高校声乐课堂的传递和传承功能不可忽视,同时对高校而言,创新形式、锐意改革,学习和传承地方优秀民歌也是其完善自身教学体系的重要突破点。

1.建立特色声乐教材,配套地方民歌课程

当前本地民歌声乐教材较少,对特色民歌曲目的收入量仍不足,因此应选取更多的、更为优秀且具有五河民歌特色的曲目并编写相应的声乐教材,通过编写民歌曲谱、刻录MP3、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作为课程学习的基础资料。对地域文化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增设相关理论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更利于准确把握地方民歌产生的过程及其所独有的精神实质。

2.培养本土意识,提升学习热情

蕴含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民歌经常被冠以“土气”的错误理解,将地方民歌看作是落后于西方音乐的旧形式,因此在将地方民歌应用于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这种错误的看法,准确认识地方民歌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地方民歌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和象征,体现了一种自发的民族文化意识。要加大以五河民歌为代表的地方民歌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深切感受地方民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感知本土文化、树立本土意识[6],引发其情感共鸣,激发其对本地民歌的学习和钻研热情。

3.同本地民歌传承人合作,建立专业教学点,实施教学实践

以五河民歌为例,许多地方民歌都是省级甚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些具有一定艺术水平和能力的传承人,高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同地方民歌的当地社团和组织进行合作,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和采风,深入民歌发源地,感受民歌的魅力[7];还可以通过聘请或邀请优秀的民歌传承人走进声乐课堂,进行专题讲座、专业技法传授等活动,开展灵活多样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自觉做民歌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4.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寻求传统民歌新发展

传统民歌的内涵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特点,但是在保持其根本特性的时候,也要将群众的审美需求纳入到改编内容之中。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服务群众,在于更好地陶冶群众情操,因此传统民歌改编时,在保留自身传统性、地域性特色的同时,也要符合时代的主旋律和大众的审美取向,如可以将现代先进的音乐创造手法、发达的电子合成技术等纳入其中,以更有效地提升传统民歌的时尚感和传唱度[8]。

四、结 论

地方民歌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压舱石,它承载着我国悠久和丰硕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有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进行地方民歌的实践教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也是一种传承和保护。高校声乐课堂作为地方民歌传承的重要桥梁,有助于我们将传统民歌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和处理,并在保留其传统性和地域性的同时让其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猜你喜欢

民歌声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