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衔接与连贯理论视域下的新闻听力特点研究
——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闻听力为例

2020-09-24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语篇听力

王 琳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231201)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中四级听力理解考核中的要求,考生应能听懂语速较慢的短篇英语广播;能听懂就熟悉话题展开的多话轮简单英语会话;能听懂语速较慢、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讲话和报道;能运用基本的听力策略帮助理解。[1]然而对中国大学生而言,英语听力一直是多数学生的短板,尤其是新闻听力题得分普遍较低。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听懂英语新闻报道,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中所提出的要求,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听力新题型——新闻报道题的特点进行分析,力图使教师了解新题型的内容、词汇、结构等特点,并在教学中加大实践的力度和教会学生掌握新闻听力的解题技巧,以此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听力水平。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考试改革

开展大学英语四级标准化考试是为了实现高等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考试的效度、信度、难度适中,能够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应用水平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的测量。高校英语教师通过四级考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级标准化考试自1987年正式实施以来,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成果。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尤其是解决大学生听力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开始,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理解试题做出了调整,取消了短对话和复合式听写,新增了新闻报道3篇,其余测试项目不变。调整后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型见表1。

表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型

此次听力考试改革取消了原先的复合式听写,增加了难度相当的新闻报道,听力篇章的分值也由原先每题1 分变为现在每题2 分,这对考生来讲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为此,熟悉新闻听力的常考内容和听力话题的语言、结构等特色,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点。

二、2016—2019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闻报道听力试题特点分析

(一)话题特点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实施以来,其听力内容主要为校园生活类。改革后的听力话题则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新闻热点类、社会问题类、科普类和时事政治、经济类篇幅增多。其中,新闻听力素材多选自BBC或CNN、VOA等国外知名媒体的报道,其特点是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覆盖面广、词汇量大。

以2016年6月—2019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闻听力话题为例(见表2),14 套听力试题共有42篇新闻。其中涉及经济类话题有6 篇,包括国际失业大潮、企业创新、英国机场管理、月球捷运公司开展商业太空项目、日本土豆价格飞涨、法国旅游业收入下滑;科技类话题5 篇,包括智利大学生的发明、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自动汽车、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向月球发射第四代移动通信任务;时政话题17篇,包括苏格兰古堡遭遇洪水、利比亚枪击事件、尼加拉瓜海岸翻船事故、海沃德废弃购物中心着火等话题;社会话题14篇,包括大学生睡眠问题、巴哈马群岛发现新蛇类、16 岁少年向陌生人求助、荷兰国王的兼职工作等话题。从新闻话题的范围来讲,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时政、生活等各个方面,且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如果说社会类、科普类话题是学生较为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如无人汽车、大学生睡眠问题等,那有关经济、时政、自然灾害类等话题,比如苏格兰古堡遭遇洪水、纽约矿难、利比亚枪击事件等则是学生听力中最大的障碍。从语言的角度分析这些话题,其中又涉及词汇和结构问题。

(二)词汇特点

从词汇的角度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闻报道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名、地名、专有机构名称。例如,在2017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第二套试题中新闻报道(3)的听力原文中就有Nicaragua(尼加拉瓜)、Costa Ricans(哥斯达黎加人)、the state-run news agency(国家新闻机构)等人名、地点名、专有机构名称。

表2 2016年6月—2019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闻听力话题总结

经济、政治类专有词汇也时有出现,以2016 年12 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第二套试题中新闻报道(2)听力为例,100 多字的原文中就多次出现了The Tunisian government(突尼斯政府)、Libya(利比亚)、reinforcements(增援部队)、Islamic State extremists(伊斯兰极端分子)、Defense Minister(国防部长)等词汇;2018 年12 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的第一套试题中新闻报道(3)中出现了panic buying(恐慌性抢购)、rival(竞争对手)、domestic produce(国内农产品)等词汇。这些词汇有些是新闻中的重要信息,有些则是新闻中出现的高频词。学生如果对这些词汇的辨听度不高,将会导致新闻完整意群被割裂,语句上下文被中断,对听力理解形成障碍。

(三)结构特点

新闻报道题型中的提问大致为主旨题和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展开的细节题。新闻话语结构往往由三部分组成:导语→主体→结尾。新闻结构类型有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菱形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和车辐式结构等,其中又以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和菱形式结构最为常见(见图1)。以倒金字塔式结构为例,它是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下去。[2]

2018 年12 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第一套试题中新闻报道(2):

图1 新闻结构类型图

“Firefighters responded to a fire Wednesday night at an abandoned mall in Hayward. The fire was reported at 9:26 p.m. at an old shopping center on Mission Avenue near Saint Mary’s church.Six fire engines, two trucks and two chiefs responded to the scene. ...The shopping mall had not been in use since 2002...”[3]

该新闻报道的首句交代了由时间、地点、人物等事件构成的重要信息(周三晚,海沃德一个废弃的购物中心着火),第二句到第五句是对这次火灾营救的具体描述,最后两句则是关于该购物中心的次要信息补充。

金字塔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的结构,采用事实性导语,事件的开头就是新闻的开头,事件的结尾就是新闻的结尾。以2017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第二套试题中新闻报道(3)为例:

“A 16-year-old asked a stranger at a grocery store to buy him and his mother some food in exchange for carrying the man’s groceries to his car.... A wonderful bond formed between the two, and within a couple of weeks, the stranger named White helped raise $190,000 on the website to support the Memphis teenager and his dis-abled mother...”[3]63

此新闻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报导了一个16岁的少年请求陌生人的帮助最终获得19万美元捐款的事件。

菱形式则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新闻的主要内容分句叙述,导语和结尾仅仅作为新闻的开端和结尾。[2]1882018 年6 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第一套试题中新闻报道(3)是一篇有关世界上最大飞行器——空中登陆者10 号的报道。新闻从它的第一次试飞切入,具体介绍了空中登陆者10号的各项性能和优缺点。

三、破解新闻听力难题的方略

为了破解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产生的困难,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练习计划,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新闻听力这一关。

1.教师可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指导英语教学

衔接与连贯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韩礼德与哈桑认为,衔接就好比房屋的框架,有框架房子才会牢固,衔接在语篇中就起着维系语篇结构的作用。连贯是一种语义概念,是在语篇衔接完好的基础上使语篇内部的各种语义关系紧密且完整,是语篇的无形网络。[4]也就是说,没有衔接,语篇就会混乱;有了衔接,语篇的连贯性就能有所保障,就能达到成功交流的效果。为此,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有序地、系统地把衔接手段传授给学生,使其了解语篇生成的规律,从而顺利解决新闻听力的理解问题。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衔接和词汇衔接等。例如:“Love, support,courage, intuition. All of these things are in your hero’s quiver,... This world is full of monsters.And there’s racism..., ...and there’s religious hatred.”仅此例一小段语篇所用到的指称就有“these things”“monsters”“your hero”三次,分别照应上文出现的“Love, support, courage, intuition”和下文提到的“racism..., ...religious hatred”。[5]倘若教师在课堂中不去解释语篇中的这些连接手段,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必定产生障碍,这也正是学生听不懂新闻听力的原因之一。

从分析得出,语篇借助各种衔接手段来保持语意的连贯完整。如果学生不清楚这些手段,只是将听到的词汇逐一累加起来去判断句子的含义,一旦句中出现了替代、指称、照应等衔接手段,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就会被打断,这就产生了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介绍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常识性知识

教师要布置有关背景知识的作业,使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常识性知识,多接触社会生活类听力题材,积累听力背景素材;要敦促学生多阅读国内外英语报刊,关注国内外的热点新闻和时事政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广泛收集话题信息,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供必要的资料补充,以此打开学生思维模式,开拓眼界、拓展思路。

3.在了解四级考试新闻听力词汇特点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要提出识记任务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常用的国名、地名、机构名称和专业名词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类记忆;要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在听力练习、英语新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或重点词汇,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边听边记边读,通过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的同步接收,提高信息加工水平,增加识记效果。

4.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

课堂中要将泛听和精听相结合,课后要鼓励学生大量收听BBC或VOA新闻,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作为听力素材,加大训练力度。此外,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推测力和判断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听力选项中呈现的重要信息和细节推断出新闻的关键词,由选项的内容和呈现方式预测提问方向。

四、结 语

英语听力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从客观上来讲,英语语言听说环境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从主观上来讲,多数英语教师没能从问题的症结处去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以及未能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另一主要原因。分析大学四级英语新闻听力的话题、词汇和结构的特点等,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破解大学生听力障碍的方法,这不仅仅只限于大学英语四级新闻听力,也适用于其他不同场合、不同层次的英语听力实践。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语篇听力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