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0-01-18张志平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徽商精神文化

任 琪,张志平,宋 超

(安徽农业大学 团委,安徽 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 科技处,安徽 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 农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徽商起源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三百年不衰,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大景象,孕育了内涵丰富的徽商文化,给现代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是高校五大基本职能之一,加强对徽商文化研究,进一步明确徽商文化的精髓及局限,将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中进行传承和创新,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要求[1]。

一、徽商文化概述

(一)徽商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徽商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形成与徽州独特的地域环境密切相关。明清的徽州“以贾代耕,富接江南”“文风昌盛,独树一帜”“儒风独茂,名扬华夏”,地域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促进了极富特色的徽商文化形成。“以贾代耕”催生了徽商文化的萌芽。“儒风独茂”促进了徽商文化“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特色的形成。徽州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建立的理学体系,被明、清两代封建朝廷奉为儒学圭臬,在其思想的影响下,徽州成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朱子思想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在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形成了“勤勉俭朴、诚实守信、拼搏进取、道德仁义、开拓创新”的徽商文化特质和底蕴。徽商的兴盛,推动了徽商文化的发展,将徽商文化渗透至全国各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

(二)徽商文化的精髓

徽商文化因吸纳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而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典型的文化特征,“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是其最典型的特色。古徽州居民迫于生计,从小就背井离乡,踏入商途,商场的艰险沉浮,造就徽商“勤劳俭朴、拼搏进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甘于奉献”的“徽骆驼”精神。徽民从小就饱受“诚实守信、仁义礼智”的儒家思想熏陶,将“诚实守信、仁义道德、以和为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商后也就自然恪守“诚信为本、利以义制”的商业伦理。明清期间,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徽商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徽商“贾而好儒”,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徽商形成了勇于创新的精神。徽商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保证商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这为其称雄中国商界300 余年奠定了基础[3-4]。

(三)徽商文化的局限

徽商文化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必然的历史局限性。在商业理念上,徽商仅把积聚资本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没有把商业作为事业来做,也没有形成“以商立国”的思想,徽商注重尊卑等级身份,不能融入近代自由商业的氛围,这些都是徽商走向衰败重要因素。以“光宗耀祖”为动机的经商目标制约了徽商后期的发展。徽商文化既有值得现代社会传承和弘扬的精华,也存在其特定时代的历史局限性[5]。

二、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传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传承的必要性

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传承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而优秀徽商文化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对优秀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传承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需要。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创业型人才质量上。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是进入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7]然而,我国高校一流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够高,高校毕业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而徽商文化的精髓就是创新精神,可见高校加强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高校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承的可行性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传承和弘扬优秀徽商文化。高校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以创业促进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应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符合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这为高校传承和弘扬优秀徽商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构建体系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徽商文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8]而徽商文化勤劳俭朴、拼搏进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徽骆驼”精神对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徽商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高校应明晰徽商文化的精华和历史局限,去其糟粕,传承并弘扬其精华,在立德树人中创新性地传承徽商文化之爱国情怀和贾而好儒、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徽骆驼”精神[9],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一)坚持思想价值引领,传承徽商爱国情怀

徽商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高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徽商传统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高校应改革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通过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五四”、国庆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团课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座谈讨论、实地考察、演讲辩论、文艺创作及汇演等形式,帮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10]。

(二)抓好“三风”建设,传承徽商贾而好儒之风

徽商“崇文重教”,热衷于徽州乡土文化建设,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人才的培养。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之一,高校传承好徽商贾而好儒之风责无旁贷。要想在高校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必须要抓好“三风”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师的“教风”,教师课前应认真备课,将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课堂上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带动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其次,要抓好学生日常的“学风”,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还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扩充知识面。最后,要抓好“考风”,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绝不允许考生作弊。

(三)推动科教融合,传承徽商创新精神

徽商文化的灵魂就是创新。徽商为了把商业做大做强,特别注重积累文化知识、商业经验以及商场信息等,在传承的基础上主动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以往经商经验,不断创新商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推动商业的持续发展。高校要想培养和徽商一样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要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工作。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师通过科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对学科前沿的把握,为高水平的教学奠定基础。管理层面要不断突破旧的管理方式。一要优化理论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开设创新思维领域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知识+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二要开放校内创新平台和校外实验基地,帮助学生通过融入教师科研团队、开展“大创”课题研究、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与技能、创新与创业竞赛项目等途径积极融入校内创新平台,通过开展综合性与设计性大实验、专业科学与技术调查、研究和推广实践等,融入校外实验基地,切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素质;三是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投入,为教师设立科教融合项目,为学生设立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师生积极投身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四是认真组织好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平台[11-12]。

(四)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传承徽商甘于奉献的精神

徽商由于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徽商富后而不忘“仁”,甘于奉献,主动发展公益事业。徽商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是传承和弘扬徽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学生感恩奉献精神。一要把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契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深入基层农村,在服务基层中增强与农民的感情、对农村的热爱,主动为基层奉献青春和力量;二是认真做好“西部计划”工作,把“西部计划”作为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感恩国家、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通过一到两年的时间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同时,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心存感恩、忧国忧民的时代青年;三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打造义务支教、支医、支农、支工等志愿品牌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培养感恩意识,传承和弘扬徽商甘于奉献的精神[13]。

(五)打造实践平台,传承“徽骆驼”精神

徽商具有勤劳俭朴、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徽骆驼”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应整合“高校、社会、企业”等多方资源,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精神。一要整合校内教师、团学组织、社团等各类资源,做好体育竞赛活动的顶层设计,通过田径运动会、足球赛、排球赛、篮球赛等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和拼搏进取精神;二要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劳动教育,引导不同专业学生深入农村、工厂、医院、商场、餐饮等各个行业进行专业劳动,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三要整合社会资源,在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设立暑期学生挂职锻炼岗位,利用挂职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四要做好勤工助学服务和管理,为学生课余时间提供一些社会实践岗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一定的报酬,让学生懂得金钱来之不易,进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六)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传承徽商诚信精神

徽商秉承“诚信为本、义以制利、义中取利、因义用财”的商业伦理。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着多种矛盾,各种思潮交织激荡,存在利益至上、缺乏诚信的部分人群。大学期间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对青年学生诚信精神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高校应搭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传承徽商诚信精神。一是思想政治课中应引用一些徽商经典的诚信案例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认清诚信对商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诚信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认真做好学生的日常诚信教育工作,从身边的诚信考试、真诚待人等小事做起,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人征信对将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三是做好学生的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学生不守信且经过批评教育仍然不改者,将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通过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不敢触犯诚信的底线。

(七)构建创业实践平台,传承徽商和谐协作精神

徽商是以家族或地缘为纽带结成的商帮,并深受儒学影响,宗族观念特别强烈,这促使徽商形成了和谐协作精神,有效提升了商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早已不合时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高校应寻找团队协作成功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事迹宣讲、宣传展出,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有效发挥大学生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引导有创业项目和创业意愿的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亲身体验团队精神对成功创业的价值,进而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团队合作意识,为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徽商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论“新徽商”的定义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