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1-18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应用型笔者

林 超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法,其相关知识是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故该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改革对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目前,我国已有近300所本科高校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其中不乏数量众多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大多底子薄、积累少,如何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做好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每位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武夷学院地处闽北武夷山市,是一所典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2013年,设立建筑学专业,2014年,首开建筑构造课程。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材修编滞后,内容局限,结构欠佳

武夷学院选用重庆大学主编的《建筑构造》(上、下)作为建筑构造课程的教材,该教材系国内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之一,表述清晰、知识点明确,但同时亦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教材修编相对滞后。一些行业已修订的相关规范在教材中并未及时更新,不少业界已普及的新材料、新做法亦未及时补充。如教材(上册)中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仍以旧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为依据,将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定为高层建筑[2],而我国于2014年已出台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该规范明确将高层建筑的定义改为“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3];再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工程早已普及种植散水、种植墙面等绿色建筑构造作法,但教材对这类知识却没有及时补充。二是教材视野偏窄,内容局限。许多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重要节点构造在教材中却并未涉及,如住宅下沉式卫生间的降板构造、公共建筑平坡出入口构造、地下车库坡道构造、无机房电梯构造等。三是教材结构组织欠佳,存在内容局部重复的现象。如《建筑构造》(上册)的第四章为饰面装饰,而《建筑构造》(下册)的第二章又为建筑装修构造,在教学内容上显得重复多余,不利于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总之,教材的上述缺点一方面增加了课程的授课难度,另一方面亦容易导致学生在校接受的课程知识与行业的工程实际脱节,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就业。

二、学生对课程重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建筑构造课程的重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筑构造课程理论知识点多,总学时偏少,不少教师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材各个章节知识点的讲授,往往提高理论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同时采取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二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办本科院校)大多师资缺乏,建筑构造课程常常由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教师顶替教学,这些非建筑学专业的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往往在课堂上无法从建筑设计视角向学生阐述建筑构造“技术与艺术两面一体”的设计学特征,仅是片面地将该课程作为纯技术类的理论课程进行教学,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崇尚艺术创作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三是以往建筑构造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其他非设计类的技术理论课程一样,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多数教师届时难免会划范围、给重点,使得学生容易以临时突击背诵知识点的方式通过考核,这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轻视。

三、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优化课程内容,弥补教材不足

1.引入参考书目,丰富教学素材

鉴于授课对象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笔者在课程第一堂课的末尾便向学生推荐课程的参考书目,并通过精心备课将这些参考书目的精华内容有机融入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参考书目的选定秉持回归设计、应用为本的原则,其中既有可在课堂上适时引用的优秀教学参考书(如胡向磊先生编著的《建筑构造图解》与樊振和先生编著的《建筑构造设计原理》);又有可供学生自行查阅,系统汇集行业现有标准作法的构造设计工具书(如行业相关的现行规范及国家标准图集);亦有与时俱进,专门报道业内构造设计动态及新材料、新作法的期刊杂志(如《建筑细部》《建筑技艺》)。这些参考书的内容不但可以成为课堂上相关章节知识的有力补充,而且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亦有助于其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与行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快速接轨。为了确保上课质量,笔者要求学生于每堂新课之前预先自学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由教师给出范围),并完成相应的读书体会,纳入平时成绩。

2.合理重组内容,优化理论结构

针对目前教材内容局限、结构组织欠佳的缺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亦将教学内容按构造原理的分类进行了合理重组,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减教学内容,使课程的理论结构经过优化整合后更为科学清晰、脉络分明,从而令课程的理论授课更加适应有限的理论学时,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内容取舍方面,预制混凝土楼板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因其构造整体性差、不利抗震的特点在国内已较少使用,故笔者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减少了相关内容的讲解,同时特意增加了实际工程中常见的住宅下沉式卫生间构造、地下车库构造、无障碍设计构造等知识的介绍。又如在内容重组方面,笔者基于相同的构造原理将原本分散于墙体、屋顶、基础、饰面装饰等章节的变形缝构造知识集中整合成“变形缝”专题于第一学期末尾进行讲述;将原本散见于教材上、下册的建筑装修构造与建筑防水构造分别整合成“装修”与“防水”两大专题于第二学期末尾进行系统讲述。这样便从整体视角优化了课程的结构体系,既加深了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助于学生对以往章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3.善用网络工具,助力知识扩充

建筑构造现有知识繁芜庞杂,而新材料、新技术、新作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涌现,想在有限的课堂上把这些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既不现实也无必要[4],若能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优势助力学生的课后自学,便能以灵活自由的方式长期帮助学生扩充课程知识。

笔者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百度云盘的网络技术优势,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收集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料,并建立可以持久保存、扩展与共享的课程学习资料库。这种做法既通过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方式扩充了课程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网络时代必备的信息检索与资料收集能力,而且亦能为学生长期(整个在校期间乃至工作初期)提供宝贵的构造设计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二)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力

1.上好第一堂课,树立课程形象

高校教师上好专业课程的第一堂课,对于树立课程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喜爱与重视程度,进而直接影响该课程日后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精心组织建筑构造课程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并将学习兴趣的引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若干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案例作为第一节课的教学引入,其中有青年建筑师戴海飞为了解决自身本科毕业实习期间的“北漂”住宿难题,采用最经济的构造方式设计并建造的真实蜗居——“城市下的蛋”;又有日本著名建筑师本间贵史通过细致周到的隔声构造设计帮助中国自闭症家庭解决邻里矛盾的旧房改造项目;亦有时尚酷炫、科技感十足的可折叠房屋、3D打印建筑……结合笔者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些现实案例很快便激起学生对建筑构造课程的强烈兴趣,迅速拉近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笔者再从正反两个方面继续举例阐述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从正面来说,即通过向学生展示大师作品中精美的构造细部、国内设计院日常工作中的构造设计环节、注册建筑师考试,以及建筑学专业考研试题中的构造题目,让学生从行业的硬性要求及自身发展角度深刻认识到课程知识的价值与重要性;从反面来讲,即借一些失败的工程案例及工程事故向学生重点展示忽视构造设计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与危害,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课程知识在建筑师执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正一反、通俗易懂的实例评析,笔者于第一堂课便在学生心中牢牢树立课程的形象与地位,为课程的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喜爱动手、善于动手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突出实践环节的份量与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的第一学期,笔者便向所在院系积极争取教学经费,随即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了校园“微建筑”项目的设计及建造实践。该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组队的方式,在土木与建筑院楼附近的空地上自由选址、设计及搭建临时性的“微建筑”空间。每组“微建筑”占地面积不得超过3M×3M,造价不得超过600元,要求学生利用课程的实践学时及课后时间完成,并提倡采用可回收环保材料与可拆卸的构造方式,以便“微建筑”的存放与不定期使用。待各组的项目主题确定之后,各组学生遂以项目驱动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方调研、设计讨论、现场调试的方式逐渐明确建筑构造选型与所设计的建筑在空间、功能、造型、造价、施工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而针对项目本身逐步探索出不同材料的建筑学特性以及合理的构造连结方式,并最终合力完成设计图纸与建筑实体。又如笔者在课程下学期积极组织、指导学生以构造创新实践为主题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及相关竞赛,实现科研促学、以赛促学。此举一方面可以通过争取专项经费缓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保障课程实践环节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另一方面,相关学生若能在创新项目中成功申请专利或于竞赛中获奖,便能为低年级的同学树立榜样,以“老带新”的方式激发新生对课程的学习动力。

3.改革考试方式,端正学习风气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同时亦使构造知识回归设计本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将建筑构造课程从以往的理论考试课更改为设计考查课,将课程真正纳入专业设计课的体系范畴。其考核依据与建筑设计课程一样,主要以学生的设计作品为主,即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要以实践调研报告、设计图纸、实体模型、实地建造等实践作品成绩作为课程的主要成绩,课程的最终成绩则在此基础上配以占总分20%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成绩与平时读书体会成绩组成,其中考勤成绩占20%,读书体会成绩占80%)确定。这样一来,以往“期末死背混及格,考过即忘无印象”的课程学习模式在新的考试方式引导下变成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自主学习模式,课程的通过难度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课程的考核方式于课程的第一堂课便向学生明确公布,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风气。

四、对课程后续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虽然历时不久,但笔者在教改过程中已明显感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热情及吸收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且从高年级学生实习归来的反馈来看,课程教学与行业实际的对接亦较为顺畅,说明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在课程教学的后续改革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

一是建筑构造课程与建筑学专业其他课程的联系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加强。由于建筑构造课程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课程知识的先行储备,所以,应该合理调整目前建筑学专业各学期的开课计划,将建筑构造课程的排课置于建筑材料与建筑物理等课程之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二是应加快建筑构造实验室的建设。虽然目前课程设置了工地实地观摩的现场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因为工期与教学进度不符,天气、安全等因素而使现场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故在校内建立可随时参观的建筑构造实验室势在必行。鉴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资金普遍偏少的实际情况,该实验室的建设可分批、分期进行,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三是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突出地方性应用特色。闽北地区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建筑幕墙生产企业,可充分依托地域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观摩教学或生产实训,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幕墙构造的专项知识,又可增加本专业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办学特色,为学生的就业方向拓宽渠道。四是应积极开展针对构造设计的讲座教学。鉴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师资匮乏的特点,在日后的课程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机会邀请有丰富构造设计经验的一线建筑师结合工程创作案例进行讲座教学,从而在扩展学生课程知识的同时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伦理教育,促进学生工程责任感的培养,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应用型笔者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年之新味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