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教学中趣味性语料的选用与意义

2020-01-18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同音语料现代汉语

张 昀

(合肥学院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合肥 230601)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语言类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相关汉语理论知识。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实用语法等相关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性质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走出传统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呢?实践教学经验证明,在讲授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趣味性语料的解释与说明,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在合肥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以现代汉语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为依据,探讨趣味性语料的含义与选用原则,适合教学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有效地选取合适的趣味性语料,对于提高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1 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打好基础。[1]因此,现代汉语课程主要关注于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语言研究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合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与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现代汉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基础课,需要更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语言生活,这也是现代汉语教学的方向与目标。邢福义先生主张“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2],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事实,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我们认为,选取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对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趣味性语料的含义与选用原则

趣味性语料,是指有内涵、有意思,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语言材料。在讲解语言理论的同时,有效地选取趣味性语言材料,深入浅出,会让理论知识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趣味性语料的本质属性是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材料才能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教与学效果。趣味性语料可以来源于各个方面,包括网络用语、情景对话、幽默小品等等。但仅仅具有趣味性的语料,对于现代汉语教学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趣味性语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现代汉语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注重于培养学生语言研究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趣味性语料并不是在一个语言理论后面附加上几个有趣的句子而已,而是要有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陆俭明提出把当代语言学理论应用到汉语教学中[3]。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关注语言学前沿,多方位地了解当代语言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选取适当的语料作为理论教学的实例分析,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语言的规律性。

第二,针对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取若干个趣味性语料,并要求语料中可以传达一定量的新知识。寓教于乐,在理论的学习中掌握相应的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相关的趣味性语料,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第三,时代性与生活性相结合。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生活,并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新的现象和事物不断出现,导致新的词语和用法不断出现,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用语的出现与传播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语言生活。而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显然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教材中的用例也很陈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收集具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语料。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教学任务是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任何语言材料只是对语言理论的解释与补充,在教学时切忌本末倒置,一味地运用趣味性语料从而忽视语言理论的教学。运用趣味性语料的目的在于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解释相应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趣味性语料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

3.1 实例一:同音相加实例分析

经济原则是指导人类活动的一条根本性原则,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倾向于选择更简洁的语言形式。语言中存在“同音删略”原则,即两个相同的语言形式连续出现时,往往只保留一个。例如:

(1)这本书我看了1五天了2。

(2)小王来了1+ 2。

例句中有两个“了”,分别记为“了1”和“了2”。“ 了1”是时态助词,用于动词后;“了2”是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当“了1”和“了2”同时出现在句末时,根据“同音删略”原则,只出现一个“了”,如例(2)所示。

有趣的是,语言中常常会出现“同音相加”的语言现象,即两个或以上的语言形式连续出现在同一句法结构中,构成颇有趣味的句子。宗守云提到这样一个趣味性的语料[4]:

(3)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例(3)中有四个“把”同音相加,但仍是符合汉语语法的句子。我们分析这个句法结构,发现四个“把”都有各自的词性和用法。第一个“把”是量词,常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一把”是状语,表示一下子,形容速度很快;第二个“把”是介词,后加宾语构成介词短语,表示处置的意思;第三个“把”是名词,表示车把;第四个“把”是动词,表示用手握住。因此,“我一把把把把住了”完全符合语法和语义规则,是合法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同音相加的句子,并迅速流传开来,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兴趣和关注。

(4)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

(5)用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毒毒死。

(6)我想再看看看过的电视剧。

例(4)中“别别别的”三个“别”同音相加。第一个“别”是副词,表示禁止或劝阻,是不要的意思;第二个“别”是动词,表示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物体上;第三个“别”是代词,表示另外、其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这三个“别”分别作为不同的词项列出。[5]由此可见,“别”的三个义项之间没有联系,“别别别的”中三个“别”是三个不同的词。我们把这种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没有联系的词,称为同音词。

例(5)中“用毒毒毒蛇”三个“毒”同音相加。第一个“毒”是名词,表示毒品的意思;第二个“毒”是动词,表示下毒;第三个“毒”是形容词,表示有毒的。与例(4)不同的是,这三个“毒”词义之间有联系,可以看作多义词。

例(6)中“看看看过的电视剧”三个“看”同音相加。前两个“看”是动词重叠形式,表示尝试义;第三个“看”是动词,后加“过”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与例(4)和例(5)不同,这三个“看”只有一个含义。

通过对以上例句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句法结构虽然存在同音相加的现象,但仍是合乎语法和语义的,是正确的句子。而且,这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积极的修辞效果,可以达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因此,在现代汉语教学中,适当地选用这些同音相加的句法结构,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实例二:合作原则实例分析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要求说话双方遵守合作原则,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时常会出现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例如,一个男生在某个场合遇到了一个女生,对她产生好感,并试图和她聊天时开始了这样一段颇有意思的对话:

(7)男生:你好。

女生:我哪儿好?

男生:你哪儿都好。

女生:我们认识吗?

男生:你看着很眼熟,我总觉得在哪儿见过你。

从语法方面分析,对话中的三个“哪儿”都是代词,但具体用法仍有区别。第一个“哪儿”是疑问代词的一般用法,表示询问的语气;第二个“哪儿”是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表示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常和副词“都”连用;第三个“哪儿”是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指代不能肯定的事情。

从语用方面分析,合作原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时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说话人双方相互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人们在交流时,时常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女生的第一个回答“我哪儿好”看似“答非所问”,违背了合作原则,男生的“你哪儿都好”则巧妙地遵循了合作原则,这一反复,给对话增添了趣味感,也使两个人的关系更为亲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现代汉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种颇有趣味性的对话,可以在语法教学中,让学生们带着兴趣更加深刻地理解“哪儿”作为疑问代词的三种不同的用法,在语用教学中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合作原则,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言语交际,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3 实例三:网络流行语实例分析

网络用语作为“语言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语言创新与演变的重要源泉。[6]在网络平台上产生的新词新语的类型层出不穷,常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破“语言特区”的界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日常语言生活的创新和演变。尤其对于年轻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热衷于在网络平台上用所谓的属于自己时代的网络用语来交流情感。

由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网络流行语有特殊的句法结构和语用价值。以网络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国”为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中却蕴含了很多语言学知识。在语法结构上,“厉害了我的国”是典型的主谓倒装结构,由主语“我的国”和谓语“厉害了”互易句法位置倒装而来。在词汇选择上,“国”是一个黏着语素,一般不能单用,但在句中却用作自由语素。在语音韵律上,“厉害了我的国”是“3+3”式的对称结构。在语用价值上,“厉害了我的国”运用“3+3”对称式的主谓倒装结构,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说话者对祖国的称赞与崇敬之情。[7]

再以“吃瓜”为例。在语法结构上,“吃瓜”是动宾结构,由动词“吃”加上宾语“瓜”组成。在语义内容上,“吃瓜”原本表示吃的对象的瓜,其中“瓜”是“吃”的常规宾语,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吃瓜”的语义外延逐渐扩大,用来表示看热闹的意思,其中“瓜”是“吃”的非常规宾语。在语音韵律上,“吃瓜”是“1+1”式的对称结构。在语用价值上,非常规宾语可以向人们提供一个新的信息。[8]网络流行语“吃瓜”是指看热闹的意思,“吃瓜群众”表示热衷于看热闹的人。通过对非常规宾语的讲解,学生可以领会到,网络流行语中的“吃土”“种草”“打卡”等含义都是在本义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提供一个新的信息,如:“吃土”比喻在疯狂购物后很穷的经济状况,表达说话人自嘲的心态;“种草”比喻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点用以激发别人的购买欲望,表达说话人乐于分享的心理;“打卡”比喻为励志养成一个好习惯而不断努力,表达说话人一种积极的态度。

网络流行语充满时代的气息,深受年轻一代人们的喜爱,符合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在现代汉语教学中,选取合适的网络流行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4 趣味性语料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事实,并应用于语言实际。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汉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趣味性语料的运用是对这些理论知识讲授的解释与说明,对于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从教师的授课方面来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传授汉语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进行“引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9],通过对汉语理论知识的精讲、少讲,多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和研究能力。在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讲解中,适当地运用趣味性语料的应用会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看,高校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汉语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背景下,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更为重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趣味性语料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学生们还可以成立“汉语兴趣小组”,自己动手收集诸如此类的趣味性语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更好地领会汉语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 结 语

在合肥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根据现代汉语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我们的实际教学经验证明,选取理论性与实践性、针对性与知识性、时代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的趣味性语料,并将这些语料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同音语料现代汉语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同音》二字格探析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