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达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省湖州市的调查分析
2020-01-18王荣德钱晨绯
王荣德,牛 犇,钱晨绯,吴 欣
(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1)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山东代表团提出“五个振兴”的乡村振兴路线图。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乡村振兴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一、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即使现在也仍然是一个农业份额和农村人口比重很高的发展中大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始终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基本问题。
从历史的维度看,长期的农业社会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各种政治力量围绕“三农”问题进行角逐。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领导层的腐败,在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的镇压下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思想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也因困难重重无法实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较早地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1928年5月,井冈山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使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一次实现“耕者有其田”。
从现实的维度看,“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出发,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一轮“黄金期”,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依然存在。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 39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71,按照每人每年2 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 046万人[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如期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32。从发展现状来看,至2016年,我国约有55.6万个村民委员会、4万多个涉农居委会,包括约317万个自然村、15万个2006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点,约2.3亿农户,约3.1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我国乡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等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各地乡村振兴的阶段进程必将存在差异。沿海发达地区乡村较其他地区的乡村更早、更强烈地受到了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乡村面临的问题更严峻,振兴发展的需求更迫切;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支撑力和拉动力更强,有条件率先探索实践,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4]5-13。
二、湖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分析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区位条件优越。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湖州生态有禀赋、人文有底蕴、产业有基础。继获首个地级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后,2017年湖州又陆续获得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国家级示范试点和国家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湖州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 281美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5]。
(一)现实优势
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和美丽乡村的首创地。湖州遵循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和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湖州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2003-2007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的局面,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示范村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目标,整治村达到“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全市大部分村庄得到了基本整治,农村局部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2008-2010年,以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扩大整治范围,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绝大多数村庄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面貌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升级版,按照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从内涵上推进“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三宜”(宜居、宜业、宜游)和“两园”(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整个农村面貌逐步发生质的变化。
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2个、省级先进县1个,打造3A级景区村庄19个,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率达89%,建成精品村56个、示范带19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以农家乐、洋家乐和美丽村庄经营为重点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级市。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6.27%;农业增加值135亿元,年均增长6.57%[6]。在全省率先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现温室龟鳖养殖大棚全部“清零”,在全省首个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全覆盖。德清东衡村、安吉“田园鲁家”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全省领先,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敲响全国第一槌。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乡农合联组织体系,多措并举抓好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长兴特色产业农合联等做法在全省获得推广。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收入28 99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2∶1,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6]。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均等化,全市农村等级公路、城乡公交、有线电视、电信宽带通村率均达到100%。
(二)问题剖析
湖州“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产业的先进装备不足、科技水平较低,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融合不够紧密。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够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多,湖州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只占全省的8.7%。二是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许多乡村发展缺少人才、致富缺少门路,有些乡村污染严重,一些村庄青壮年离乡,人口老龄化严重,有的甚至出现“空心村”现象等。三是虽然近年来农村电商、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还处在碎片化、粗放型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四是保障农村发展的要素缺失。乡村旅游经营者、农民职业经纪人、乡村工匠等农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低于其他地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土地指标较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难以满足。当前,城乡资源配置不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强、农村环境和生态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也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三、沿海发达地区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讨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要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发展[7]51,强调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7]105-109。2018年4月12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的“五万工程”,举全省之力,以更强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湖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要紧紧抓住机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从湖州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进湖州乡村振兴,从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新经验、新范例。
(一)开辟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路径,引领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2015年,浙江依托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在总结杭州等地自发形成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基础上,全面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小镇。2015年4月下旬印发《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紧扣浙江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和茶叶、丝绸、黄酒、中药等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km2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km2左右。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在构筑产业生态圈的同时,形成风景优美的宜居环境,构成创新发展的战略新选择和发展经济的新模式[8]。湖州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6个特色小镇被列入省第一批、第二批创建名单,有4个特色小镇被列入培育名单,其中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建设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树立为“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并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国务院在全国范围推广浙江特色小镇工作经验。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切实把特色小镇建设好,发挥其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示范作用,引领湖州乡村建设的新格局。一是发挥特色小镇城乡融合的示范作用。特色小镇是不同于传统城市和农村的新形态。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而是创新创业的发展平台,对乡村振兴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二是发挥特色小镇特色产业的示范作用。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立足,而产业升级和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产业核心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实施农业“12188”工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各地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各地由于资源禀赋不同,既有集体经济基础、城乡关系、交通条件的差异,又有村民文化素质、村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差别,这些差距决定了各地群众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展模式。依照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村。如依托当地的历史传统和特色资源发展传统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按混合融合方式发展“第六产业”;通过“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村庄发展;以兴办市场带动村庄发展等。根据不同村情,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式的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大批优质专用、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做强做大区域公用品牌;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创建一批带动农民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农民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体制机制。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努力,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产业兴旺。三是发挥特色小镇人才集聚的示范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工商资本和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充分发挥浙商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打开各种先进要素向农村流动的通道,让“新农人”和“农创客”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打造一批市民下乡、能人返乡、企业兴乡的示范样板。四是发挥特色小镇生态宜居的示范作用。特色小镇的标配是3A级风景区,处处展现了江南地绿、水清的秀美风光,彰显了人文气质,对乡村振兴有引领作用。
(二)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培育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003年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时推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5年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2008年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在浙江湖州展开,湖州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发展和提升,持续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以安吉为样板起草的浙江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发布,成为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地方标准,并在2015年晋级为国家标准。湖州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开展以创建千个乡村振兴精品村、万个美丽乡村景区村为目标的“新千万工程”,构建“点上精致、线上美丽、全域洁净”的美丽乡村体系,不断融入浙江大花园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立足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优化生产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高水平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总体要求,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示范镇和精品村建设,推进优美村庄和优美庭院创建,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城乡要素分配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一体化。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运行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合理布局农村公厕,推动生态公厕创建和农户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深入推进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让生态宜居留住乡愁。
二是继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改革,创新乡村产业振兴制度供给,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农村土地资源是当今中国农村最具潜力的自然资源,通过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承包地退出改革、宅基地退出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关联性改革行动,不仅可以为受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重建吸引的城市资本打开新的投资空间和渠道,而且能够推动激活农村要素与促进城市资本下乡高效对接,为严重缺乏投资的乡村区域带来动力强劲的社会资本。以土地制度改革为引爆点,城乡双向释放能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催生并实现乡村产业重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重构、乡村聚落形态重构、乡村治理模式重构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深度变化。推进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强化现代农业规模发展用地保障,全面落实土地流转准入审核机制,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平台。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妥开展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自然人农业变法人农业的改革,打造服务集体成员、促进普惠均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大“三农”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想方设法壮大村级经济,全面实现农民群众美好生活。
三是大力培育提升新型农业主体。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城镇居民、工商企业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将现代农业急需的新理念新技术引入农业与农村。为解决农村“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或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家庭农场打造集农业生产、科技运用、创业创新、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科小院。鼓励家庭农场以抱团方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引导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条。
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与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将生态环境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经济优势。构建绿色生态的新的发展引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义。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品质,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一批特色品牌,提升一批企业品牌,支持一批联创品牌、共享品牌。以绿色健康消费需求为导向,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以“一证一码一网”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为长三角地区市民提供绿色、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和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生产科技型智慧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按混合融合方式发展“第六产业”,推动农业由平面拓展向空间立体扩张,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发展总部农业,把农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湖州品牌农产品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
五是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依托美丽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实现经济增收。因地制宜,按“依山”“傍湖”“沿路”等主题布局,努力形成乡村民宿、主题庄园、国际度假、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创意农业、婚庆旅游、养生养老、旅游商品、运动休闲等旅游业态,美丽乡村将“绿水青山”的好生态与“鱼米之乡”的深厚传统相结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美丽乡村经营转变,涌现“景区+农庄”“生态+文化”“西式+中式”“农庄+游购”等多种民宿经济模式,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生态红利。
(三)完善自治、法治与德治的治理路径,构建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新风貌
实现乡村振兴,有效治理是基础。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1963年,毛泽东对这一经验作出批示;2003年,习近平作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进入新时代,浙江省桐乡市、安吉县余村等地传承“枫桥经验”精髓,率先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三治”建设,建立起“百姓参政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三团机制。“三治”旨在促进群众参与,表达诉求,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让群众更广泛、更有效、更深入地参与基层治理。其经验被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肯定:“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32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是以自治为本,发扬基层民主,发挥新乡贤作用,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深化农村“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务”活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加强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二是以法治为本,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让法律成为乡村治理的利器,让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三是以德治为先,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优良家风,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繁荣农村文化发展的建设路径,焕发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农耕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脱贫致富、生活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改良与提升,更有内在凝聚力、创造力的壮大和提升,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再认识再发展,对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实现乡村文明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驱动力,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乡村文明进步。
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支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转变过去重经济轻生态、轻文化的发展理念,“既要护口袋,还要护脑袋”,不断繁荣乡村文化。一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力度,以思想道德提升为根本,培育文明乡风;以乡土文化滋养为基点,培育淳朴民风;以移风易俗推进为抓手,培育良好家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作用,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提供便捷有效的文化服务,成为乡村文明新风重要的宣传阵地,提高乡村自信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三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互联网+”“民俗文化+”行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服务“产业-生态-人文”一体化发展,开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农村品牌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带动文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