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贫困治理中的中国话语国际表达
2020-01-18谢敏芳
谢敏芳
(合肥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安徽 合肥 230046)
联合国大会在2015年9月召开的第七十届会议上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决定在2030年以前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包括消除极端贫困,这意味着各个国家对贫困问题已经从科学共识转变为政治共识,认识到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挑战,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短板。贫困治理与其他全球治理议题不同,它关乎着人类基本权利的实现,彰显着公平与正义,正如议程中所言“在踏上这一共同征途时,我们保证,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1]1。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日益凸显,全球贫困治理风险不确定性随之增多,让全球贫困现象愈发严峻,这就决定了治理的挑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曾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20%的中国,一直是全球贫困治理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在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立下愚公移山之志,以“精准”为基本方略,奏响“脱贫攻坚战”集结号,取得了伟大的减贫成就,七年累计减贫九千多万人,减贫幅度达到94.4%,每年超过1300万人稳定脱贫,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6%,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远远超过70%。
中国的减贫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更是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现实需要。但目前,在全球治理进程中,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优势,在国际事务中占据绝对的地位,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让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失语”或“无语”的状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紧紧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了群体性崛起。这些曾经是西方发达国家“高调施舍的对象”,如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领跑者,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与其综合国力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比,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地位还有不少差距。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全球治理问题关乎世界的命运,因此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2]266。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绩,引领全球贫困治理。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脱贫攻坚成就的关注在加深,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动国际传播能力”,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创新中国话语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国际表达,让全世界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为破解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一、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现实之需
(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全球贫困“共同治理”
二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贫困现象逐渐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发展的绊脚石,要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消灭一切形式的贫困。联合国作为全球贫困治理的主要机制,从《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始终把“减贫”作为全球发展工作的首要目标,积极投身于推动全球贫困治理实践的深入开展。在联合国的倡导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减贫取得了巨大进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按照每人每日生活费1.9美元(2011年购买力)的测算标准,1990年全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为18.95亿人,贫困率约为36%。2015年全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减少到7.36亿人,贫困率下降到10%。在25年里,世界人口数量增长了20亿,但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却减少了11.59亿”[3],贫困率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总体上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目标。
从减贫进展来看,根据世界银行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测算,东亚太平洋和欧洲中亚两大地区已将极端贫困率降低到3%以下,减贫效果显著。问题最严峻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15年贫困人口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是当前全球减贫的主战场。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围绕着同一目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一致推动全球贫困的“共同治理”是唯一出路。长期以来,西方大国是全球贫困治理的先遣部队,但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来看,这些曾经的“慷慨者”如今发展持续低迷,自身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另一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不仅实现了自身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对全球贫困治理的贡献率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成功经验,给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治理机制中注入了最强音,开启了全球“共同治理”模式。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
“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一定要伴有自己话语的崛起。失去话语,就可能失去一切,包括已经取得的成就”[4],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当前全球化的格局依然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他们影响和控制着国际话语权。这也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5]21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软文化实力建设,因为它“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6]198。因此,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我们更要努力提升话语国际表达自觉性,主动发声,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以抵制西方的各种杂音、噪音,让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实现从“他塑”向“自塑”转变,从而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曾是全球贫困治理的一大短板,然而在几十年的减贫实践中,累计给全球减贫创造了70%的贡献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贫困治理也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不仅是我们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最大的本钱,也是我们做好国际舆论工作重要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方案寓于其中”[5]213,让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二、讲好中国贫困治理故事,凝练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特色
在贫困治理中,中国几十年的扶贫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结合时代之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治理理念;在积极推进自身贫困治理工作的同时,始终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力所能及地为全球贫困治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创造了重要机遇。
(一)坚持人民至上性,发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7]17。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反贫困的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以愚公移山之志”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用“精准”新思想引领扶贫开发工作,并把它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其标志性指标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摆脱贫困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自2013年实行“精准”战略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同时在岗91.8万”[8],实现驻村扶贫全覆盖,打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可见,中国贫困治理的成就不仅充分彰显了党紧密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二)整合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形成“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我国不断创新贫困治理方式和理念,在扶贫格局上,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在全国上下形成一个共识,就是脱贫致富不光是贫困地区的事,全社会全员也要全程参与,共同治理。为了彻底解决“越扶越贫”的问题,习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六个精准”工作思路和“五个一批”脱贫措施,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群体、不同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精准摸排,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地制定减贫政策和措施。从国家层面,进行精心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统筹加大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力度。而地方政府在顶层设计主导下,从实际出发,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贫困户实行私人订制帮扶套餐,如就业、健康、资产收益、基础设施等扶贫,力求国家的扶贫政策更好地落地生根,有效地帮助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力量, 让“专项——行业——社会”有机地结合,形成合力,在整个社会构建起“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 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为扶贫开发注入了活力。
(三)深掘内生动力,坚持弱鸟先飞
在全球减贫治理中,国际发展援助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主要手段。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确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伙伴关系”,实质上就是“援助”和“被援助”关系。这种以外部力量为主的“输血型”扶贫,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缓解经济发展落后带来了就业、教育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矛盾,但治标不治本。贫困问题的治理,从根本上说是发展的问题,对此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负有首要责任,不能只是一味地依赖国际发展援助等外部力量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书中形象地贫困地区比作“弱鸟”,明确指出“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9]2,至贫也是可以先富的。过去“输血式”扶贫容易滋生“等、靠、要”这些消极思想,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为了破除这个短板,习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首先要有“先飞”意识,“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10]8;其次要敢飞、主动飞,在外部力量“输血”的帮助下,主动发挥内因作用,实现自我造血。同时,强调扶贫先要扶志,把教育作为贫困治本之策,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经济援助能解决燃眉之急,但要从根本上挖掉“穷根”,还得靠自身内生动力。中国在贫困治理的大胆创新,给其他落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治理新思路和可行的路径,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积累了生动的素材。
三、中国对全球贫困治理的创新及其对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推进
当前,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为破解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期盼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方案,这意味着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不断提升,这是重塑中国国际话语权一个重要机遇。
(一)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抢占话语国际表达主动权
中国减贫成就不会自动转化为话语优势,在当今的国际舞台,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他们凭借着长期掌握的“文化霸权”,进行宣传鼓动,别有用心地去曲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恶意抨击中国和中国人民。面对“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国作为话语主体要主动出击,加强提炼和阐释以丰富话语内容,把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中国特色减贫经验根据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不断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让我们想说的与国外受众所期待的结合起来,抢占话语制高点,以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表达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给世界呈现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二)拓展话语传播平台和载体,提高话语表达创新性
“大邦者下流”,中国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建国以来,始终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也在积极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各种偏见和误解[10]204。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话语国际表达,他每次出访,都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会谈、交流和演讲,都把它们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宣传中国的机会,正如他所言,这就是“做思想舆论工作”,而且是到国外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他强调“思想舆论工作也要久久为功,我们的观念和主张要经常说、反复说,不能长在深山无人知”[6]202。中国在贫困治理中创造的伟大成绩给世界一个重新认识和定义中国的机会,因此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整合各类资源,从不同渠道、不同部门、不同战线齐发声,提高话语表达自觉性,讲好中国贫困治理故事,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她的人民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还要做出什么贡献。
(三)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增强话语表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一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虚心向减贫效果显著的国家和地区取经;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积极姿态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继续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努力和各方一道优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进南北合作,加强南南合作,落实好《中国与非洲联盟加强减贫合作纲要》、《东亚减贫合作倡议》等”[11]268-269,立足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通过创设议题、主旨讲话、交流分享等“把我国标准、规则、理念推出去,逐步形成一套带有中国印记的多边治理规则”[13]215,从而提升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贫困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改善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环境,提升国际话语主动权
在全球贫困治理体系中,中国做出的贡献及其坚持的治理理念对世界的影响尤为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环境金融体系,为自身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这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11]。另一方面,我们倡导正确义利观、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是当前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并赢得话语主动权的“新名片”。同时,为了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减贫经验,近年来我国积极举办国际或者区域性论坛和会议,如《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会》、《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运用议题和议程设置主动权,引导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