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古代文学资源和城市形象塑造
——安徽文化传承创新的城市学思考

2020-01-18袁晓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城市形象安徽

袁晓薇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城市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着力于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核心和基础。我们追寻历史文化传统,最终应该指向对当代城市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探寻。“基于本土文化,回归人本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的理想城市模型。[1]106-109目前我国各地城市建设中,已经开始关注对城市文化特色的梳理及保护,但是仍然产生“千城一面”的雷同化焦虑,如何在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方面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安徽省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从城市学的视角,对如何发挥安徽古代文学资源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进行安徽文化传承创新,为安徽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一、作为“文学文化学”的城市学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自城市产生之日起,“理想城市”就一直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目标,由此也诞生了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城市学。我国的城市学研究最早是由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1985 年 第4 期的《城市规划》发表了钱学森《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一文,文章主要从科学学、系统工程角度强调了建立城市学的重要性,具体论述了何为城市学,城市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内容、研究方法等。[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不断综合与创新。目前,城市学的研究广泛涉及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在传统文化领域中,城市学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了关注。

理想城市应该是对历史文化的储存和承传,同时也是对文化的发展和创造。城市的文化内涵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历史记忆,而文学创作能够赋予一座城市以文化意义和审美意蕴。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往往建立了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密切关联。如谢朓之于宣城、白居易之于杭州、韦应物之于滁州、柳宗元之于永州、杜牧之于扬州、欧阳修之于颍州、姜夔之于合肥……,人们常常是因为一位名人而关注一座城市。或者可以说,是众多古代文学经典造就了诸多历史名城。综观各地历史文化名城,无不是频繁出现于文人墨客的吟咏、民间传说的记载之中,可谓是由“文字构建起来的城市”。[3]523因此,文学对于理想城市的建构意义非凡。

由于城市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人类观看世界首先就是观看城市。可以说,城市塑造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生活在景观社会中的人们,对世界的观看,主要是通过观看其身处的城市来实现的。[4]现代城市的要求是“可游”与“可居”,因此,城市的观看视角既有外来的游客,又有身处城市之中的居民。[5]152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视觉认知一方面来自对城市景观的直观体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对城市历史传统的文化想象,后者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来体验城市的文化。城市形象主要由观者以自身的视觉经验与历史想象相结合而形成。从这一意义上说,城市学的研究主要是作为一种“文学文化学”,[6]107-113目标在于通过构建 “精神镜像”(1)英国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包括艺术、宗教、科学、历史、哲学在内知识形式都是精神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创造所形成的“镜像”。参见[英]柯林伍德著《精神镜像或知识地图》赵志义,朱宁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0页。来塑造城市形象。其“精神镜像”的构建就是将来自历史传统的文学想象与来自观者自身的视觉经验联系起来,以视觉符号的方式实现对城市文化的隐喻和象征。城市的本质是文化,在景观社会,城市文化也属于视觉文化范畴。城市是视觉化的空间场所,城市形象塑造应该在城市景观和城市精神等方面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实现技术、文化与景观的充分融合。

二、城市个性与城市形象塑造

一个城市的历史,也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印迹。 据一份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你的城市理想”调查,有29.46%的人最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建筑具有的品质是“外观很美、有艺术感的”;38.38%的人希望居住城市的历史年龄在200年以上。由此可见,有历史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城市特色,已经成为人们对理想城市的主要期待。[7]

现代城市学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文化功能和人文关怀,有学者将理想城市的基础和要素概括为:“产业(创意、服务)、文化(地域、个性);城建(生态、人性)、品质(国际、时尚)。”[8]1理想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高辨识度的城市文化: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方面能够使外来的游客易于识别(不仅从空间上更能够从饮食、语言、园林、交通等生活细节中识别);另一方面使身处其中的居民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能够对自己的城市文化形成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

然而,我国目前城市建设在彰显城市精神个性方面还不够,以至于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焦虑,正如中国社科院高建平先生所感受到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名字的不同。我们看不到城市的独特的城市风貌,特有的城市文化。一个城市除了有几个地标性建筑外,其他的建筑都一样,而地标性建筑也在相互学习模仿。”[5]148

有些学者将国内城市建设中的“千城一面”的原因归结为“城市历史的消失”而导致的“城市的失忆症”。[9]60-61事实上,随着对城市文化的重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十分注重历史文物等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并非失去了对城市历史的记忆,而是在于忽视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未能将城市的历史想象和文化记忆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无法形成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特征性镜像”,只是简单化地批量复制、跟风模仿,自然也就缺乏个性和辨识度。造成了城市在结构、布局、建筑等景观的雷同以及功能的趋同,正如网友所调侃的:

“在中国,不管去哪个城市,都感觉像在同一个城市。几乎所有的城市大概都有这五部分构成:一个低矮陈旧的老城区,一个高楼林立的新城区,一条专宰外地人的步行街,一个卖假酒和假手工的仿古文化街区,一个门票和物价都奇高的5A风景区!”(2)https://www.mmbang.com/bang/436/28767183

这段网上评价虽属吐槽,但是的确道出了目前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方面的不足,因而广为流传。同质化的建筑布局,廉价的仿古成风,表面上看是创意的缺乏,实际上是源于对于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肤浅认识,未能揭示出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导致了对城市精神的理解错位。城市形象不能只依靠作为“硬件”的基础建设,更需要城市内在的“精神文化”。因此,城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深刻揭示出属于一座城市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核心意涵,提炼出有价值的文化符号,呈现出更具情韵和灵动的城市景观,彰显出独特的城市个性,为构建宜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而服务。

三、文化认同与城市精神风貌的形成

无论是城市文明生态建设、人居环境设计,还是城市文化景观的创设,都离不开人文内涵的滋养。在这一背景下,理想城市的职能迫切需要实现人文转向。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更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如文学创作往往得“江山之助”,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在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相去甚远,世代相传,成为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情。安徽古代文学从地域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为徽州、皖江和淮河三个区域,三者之间既有趋同性也有相异性,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安徽文化风貌,这些各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是塑造城市形象更为深层的因素。

城市形象主要是地域特色和城市历史文化的视觉呈现,能够成为城市文化象征的视觉符号不仅仅是一个图像化的存在,更是对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文学、历史联想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精神层面的文化形象塑造,需要在传统文化的视觉传播方面深入探讨。城市符号的选取和设计,必须彰显其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不能歪曲误用。如果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吸引眼球,置民族感情和历史传统于不顾,任意改塑历史和人物形象,对于文化的传承显然会造成负面影响。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既体现于城市的建筑景观等外部空间之中,更蕴含在城市的生活和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的景观营造和市民的精神风貌及行为方式。城市主要是用来给人生活的,城市形象的建构需要通过人的理解和认同得以真正实现。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来自于外来“观光客”对城市景观的外在观看,更来自于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在体验。作为“游者”的观光客,一方面是从城市的外观,主要是包括建筑在内的城市自然风光等景观来感受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更是从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举止风范中感受这一城市的文化印记。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缺乏公众的认知、理解和接受,城市符号的存在便没有价值”[10]82-83。2018年4月9日安徽经济生活频道播出的“第一时间”节目中有“诗词中的安徽”专题报道,在介绍宣城谢脁楼时,记者采访了周边的居民和一些游客,大多数人竟然对谢脁其人一无所知,谢脁楼对于他们来说也仅仅是一个纳凉游玩的场所而已,无法体现其作为历史名胜的文化意义。因此,安徽理想城市的城市形象(包括城区和道路命名、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和整合等)应该获得居民在精神层面的充分认同,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

四、安徽古代文学资源的城市学转化

古代文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中国古代文学以其广阔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多样的风格,为理想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基因,成为构建理想城市的创意灵感和思路启发。安徽省作为文化大省,自古文人荟萃、作家辈出、佳作纷呈。生长于斯和寓居此地的历代文人以及驻足流连于该地的文人墨客,纷纷以文学作品抒情言志,吟咏性情,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学。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既有对自然风光的具体描绘,又有对当地人文历史的缅怀追忆。既体现出作家的人格情怀,也彰显着城市的特质,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

美好安徽的理想城市建设为安徽古代文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打造富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关键在于能否将地区的丰厚文学传统加以创造性的转化。结合安徽省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创意转化:

(一)山水文学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诗情画意

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无不渗透着浓郁的诗情,而其中为数众多的山水文学更是体现了民族审美习惯和传统艺术特质。安徽境内的琅琊山、滁州西涧、赤阑桥、桃花潭、谢朓楼、天门山等均是古代文学名篇佳作中的胜景。相关城市的空间布局首先应向古代山水文学汲取灵感,将观者对城市建筑的空间想象引向地理位置的历史溯源,与文学创作或故事传说结合起来设立名胜景点,依山傍水,闹中取静,打造各种“特色古城”“园林城市”“绿色城市”“花园城市”,使游憩其中的人们,有着古今相通的审美体验,进而深深感受到城市地理环境的文化魅力。

(二)地域文学对城市文化景观的塑造

地域文化的差别首先反映在城市空间格局、建筑风格等方面。诸如石头城、山城、春城、江城等称谓均与此相关。历代积累的地域文学蕴含着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灵魂所在,如安徽皖南地区的徽州文化和淮河流域的老庄文化,分别代表了南方的精致秀美和北方的恢宏质朴。理想城市文化景观规划和文化特质的提炼需要依据城市的地貌物产等自然风物特征。因地制宜是理想城市文化景观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古代文学资源在理想城市构建中的价值还表现在地域文学对城市文化景观的塑造,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文之城。观者能否真正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去,取决于是否能够在城市的物质空间中产生自身的文化体验。古代文学创作成为激发这种想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城市形象需要将人们对空间和景观的感知与历史记忆和故事传说相联系。如街区的主题和布局风格的确定,均可以依据文学作品展开叙事,使得行走于其间的人们,如同漫步于历史画卷之中。为此,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则要从相关文学和历史中汲取灵感,成为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创意源泉。

(三)古代文学与城市文化生活空间的建构

构建“人本城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城市居民的素质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人文性建构的主要内容。城市形象的塑造应当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历史文化的承传需要与城市居民的宜居及娱乐休闲的生活需求相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融入文化元素而背离居民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尤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方面。同时,也应当将古代文学中蕴含着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城市精神风貌的塑造之中,如“天人合一”的观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号召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要求为人处世的诚信自律……这些不是靠建造几座城市雕像、主题公园之类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广大市民的正确理解、深入领会以及自觉践行。

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载体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构建城市文化生活空间,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城市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可度和知名度。为此需要合理整合各类媒体资源,举办影响力的活动,多方位宣传。如精心选取主题,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节,策划与旅游相结合的图书出版、进行影视节目以及各类文创产品的开发等。积极探索安徽古代文学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对接及其实现路径,这也是在媒介环境的转变下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及其有效传播的探讨。

要之,城市形象的塑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在安徽城市形象塑造时,要深入理解和充分运用安徽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精神风貌,从古代文学经典中寻找创意打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间,以古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来影响城市中的人。最终在城市学的视野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城市形象安徽
《安徽记事》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关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原则、策略和机制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