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心融合育人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18程显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心理健康

程显新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徽 淮北 235026)

《中职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1]“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1]近年来,在我国重视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德育课成为国家课程并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心理健康”原被列为中职德育选修课中的必选课,2020年下半年中职德育课进行大的改革,将“德育”的课程名称改为“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成为中职思想政治必修课。[2]这足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和谐、职业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说明从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学校德育管理经验和德育教学实践,进行了“德心融合育人模式”课题研究,探索出“德心融合育人法”,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育人效果显著。今年4月初疫情期间,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平台线上教育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政治学科“哲学与人生”中,寓心育于德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实现育德和育心相融合,在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心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一、德心融合育人法提出背景与现实意义

德心融合育人法,简称“德心融合法”,指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践行以人为本的宗旨,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实现育德和育心相统一的一种实践教学法。

(一)德心融合育人法提出的背景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德育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中职生正处青春期,心理需求主要是获得平等、尊重、理解、信任的感觉,在这个成长时期心理需求能得到满足,就会顺利度过青春逆反期。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集中,主要表现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沉迷手机而厌学,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感等。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上述问题还单纯用德育说服教育、批评惩戒等传统方法来处理,忽视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就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德育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伤害学生心灵,出现“失学率”上升的现象。探究德心融合育人法,主要是从学生各种外在德育违纪现象出发,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然后,运用心理疏导、心育渗透等方法,挖掘学生外在不良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育德与育心相融合。心理问题处理好了,德育工作变“外在强制管教”为“内在心里化解”,这也是适应新时代学生成长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德心融合育人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构建“德心融合”育人模式。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积极心理学研究一个中心:以人的幸福为中心,即主观幸福感;三个基本点:积极情绪(主观层面)、积极人格(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拓展、方式及途径的改变、关系的改善融合,也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资源的挖掘。积极心理学强调青少年自身蕴藏着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可能的”缺陷,应把青少年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良好的环境会激活孩子积极发展的轨迹,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从良好环境中获益。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德育管理和德育教学实践中意义重大,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中职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追求幸福教育,体验有价值的人生。

二、德心融合育人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渗透

以中职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中“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3]79这一课时为例,阐述德心融合育人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或实操的课堂渗透,做到“四引导”学生,把德育内容融入“走心教育”之中。

(一)引导学生自我觉察,父母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源泉

在讲述“事物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境”这个问题时,首先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搬家对孟子的成长而言只是外因,起影响作用,自身努力则是内因,对孟子取得杰出成就起决定作用,这体现了哲学上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随后,又列举分析了中国台球第一人丁俊晖的故事,在丁俊晖个人努力、奋斗(内因)和父母、教练全力以赴支持、帮助下(外因),丁俊晖年仅15岁取得台球世界冠军,获得中国台球协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直到今天,依然走在辉煌的人生道路上。

讲述完这些励志故事,就引导学生从心育角度谈内心感受,进行自我觉察:孟子和丁俊晖的成功仅仅是父母支持的结果吗?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显然,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父母支持只是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努力。以上古今两个典型实例,不仅说明了个人自身努力奋斗对人生发展成功的重要性,也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引导同学们明白:父母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学会接纳父母,和父母搞好关系其实就是和自己搞好关系。在人生发展中父母是外因,自身努力是内因,能与父母有效沟通,可以实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达到内外因相统一、身心合一的效果。所以,学会认同父母,接纳父母,不纠结、不内耗,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源泉,是成长的不竭动力。父母和祖先是我们这棵生命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有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会有幸福感,充满正能量,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早日明确人生发展方向,确立人生发展目标。

(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人生发展的前提

在分析“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问题时,引用毛泽东的名言:“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3]81鸡蛋孵出小鸡有内在的决定因素——种鸡蛋合格,也有孵化小鸡的工具、孵化时间和温度等外在的影响因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把鸡蛋变成石头,内因变了,相同的外部条件不变,同样孵不出小鸡,也就是不能用石头孵化出小鸡,因为性质不同,内因起决定作用。如果中途鸡妈妈罢工了,时间、温度变化也会导致小鸡夭折,同样孵不出小鸡,这说明作为外因的条件和作用也不能忽视,进而引导学生从心育的角度进行自我教育。再看漫画比较分析: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吃聪明药、营养品,还是靠自身努力?很明显,只有自身努力学习,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接着,结合当下宅家网课学习实际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教育:检测网课学习效果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学习态度、自身努力程度等内因,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是外在的影响因素,这些外因必须通过内在的努力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取得理想的网课学习效果。线下和线上,只是学习形式不同,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习主体设立的目标,自身为之奋斗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水平。经常“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的人,很难抓住机遇,往往一事无成。结合实际,“德心融合”育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思想上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先分析内外因,既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又要学会抓关键,看到问题的本质,进而重视内因的决定作用,同时也不忽视外因的影响作用,“德心融合”形成育人合力,推动人生不断向前发展。

(三)引导学生自我成长,体验调解情绪的有效方法

学习哲学原理,重要的在于运用该原理所要求的方法论。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的方法论是做到“内外因相结合”,也就是把内外因有机结合起来看待事物的矛盾和人生发展。德育内容阐述后,通过心育实操体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腹式呼吸”调解内在不良情绪,让学生明白“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现“德心融合法”育人。注意事项:安静地坐下来,摘下眼镜和影响自己放松的物品,双脚着地,身体放松,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自己的呼吸。具体步骤:吸气—屏气—吐气。吸气时越慢越好,用鼻子吸气同时腹部隆起;吐气时也是越慢越好,嘴巴微张同时腹部回缩。反复练习,时间自己把握。在课堂上可以实操1~2分钟,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和分享自己当下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重点知识的学习上,这时,学生学习的抵触情绪会减少许多,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一些。平时多练习,可调解副交感神经让自己身心放松,睡前、考前、赛前、急躁的时候,这种方法都普遍实用。坚持练习,体验幸福教育,对身心健康终生受益。

(四)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感悟“德心融合”育人效果

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德育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1]本堂课通过“德心融合法”,发挥不同学科合力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我觉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学以致用。例如:课堂最后,用两组情境图片“平庸与梦想”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自我思考。图片上两个人的外部环境一样,头顶上是“学习、能力、机遇”,脚下面是“安稳”。面对“安稳”的生活,两个人有不同的心态和选择:上面的人选择接纳了“安稳”的生活,开始拖延,随之而来的就是背负“拖延、懒惰、恐惧、失败”带来的苦果,失去了“学习、能力和机遇”,最后,被平庸所吞噬,碌碌无为,了此一生。与之相反,下面的人开始就踏破“安稳”的生活状态,积极进取,用力拼搏,不拖延,不懒惰,自信、勇敢地把“学习、能力、机会”都抓住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享受积极乐观的人生。这两组图,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成就了不一样的人生。说明同样的外部条件,人生发展如何,主要取决于自身努力。最后,请学生自我反思: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能力、机遇”,你是抓住了还是错过了?你未来想走什么样的人生路?思考后结合刚学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自己的学习现状,完成家庭作业:《认识我自己》,自我剖析,写出真实感悟。

总之,学校思政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其他学科思政化育人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形成全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幸福教育”。要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必须重视课程改革从“心”开始。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