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德育生活化: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分析

2020-01-18孟燕华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明消费思政

孟燕华

(福建江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道德理念不仅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而且囊括了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1]大学生历来是社会新风尚的先导者与践行者,从思想引领和道德养成的角度来看,生态伦理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所要求的德性修养在原则层面契合了立德树人中“德”的基本内涵,生态德育是通过高校思政课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德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45生态伦理因此可以视为人类伦理的自然延伸,维护生态平衡就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德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简称,就我国而言,它渊源于古典中华文化关于“天人合一”“天人调谐”的道德训诫,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启发与引领下,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生态德育认为,伦理评价的范围不仅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社会生活,还应拓展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生态生活;不仅要正确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与伦理关系,还应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与伦理关系,摆正人在大自然之中的位置,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享用生态。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写进大会报告,这是对我国原来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对绿色发展模式的审慎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永续发展的核心要义和长远大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美丽中国”目标能否实现。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既包括生态德育,又包括生态智育,但以生态德育为核心与价值引领。从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角度而言,生态德育主要涵盖生态危机意识教育、生态权利意识教育和生态责任意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围绕生态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具体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引导,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态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热爱自然的生态情感,形成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理念,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推广至整个大自然,将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综合评价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践行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原则。

二、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生态德育的课堂主渠道

生态德育最终目的是引领大学生养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实则就是优秀品德的形成过程,契合了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要求中关于国家大德、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的德性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的题中之意。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认知、生态信念、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行为,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立德树人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最后,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马克思憧憬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其中本来之义。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承担社会生态责任,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这是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态德育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科学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生态权利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

首先,生态危机意识是生态德育的触发点。应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永恒主题。但是,直到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危机才充分暴露在人类面前,挑战人类的生活与未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极大地开发了大自然,才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383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一次次面对生态危机。危机也是转机,转机有赖于人类的道德觉醒及其相应的行为转变。大学生生态德育就是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高等教育回应,其产生是当今生态危机对我们的倒逼。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没有生态危机这一现实背景,生态德育就失去了其针对性;如果不能广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就不可能理性面对并有效解决生态危机困境。

其次,生态权利意识是生态德育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启发和保护公民的生态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人人关心生态、大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氛围。大学生作为活跃群体,总体而言生态权利意识比较高,但还不足以激发他们普遍爱护自然的生态行动。因此,当前大学生生态德育中,生态权利意识是短板与突破口。我们有必要重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针对性地加强环境权理论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充分行使并有效维护自身环境权益。在此过程中,必须着重强调环境权既是一项个体权利,属于个人且归个人享有;又是一项集体权利,个人行使环境权不能以侵害他人环境权为代价;还是一项代际权利,当代人享有环境权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环境权。

再次,生态责任意识是生态德育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底线。”[4]权利与义务从来是共生的,如果把生态权利理解为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行为,那么,人类与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动物也在索取;然而,只有人类能够主动地、理性地意识到过度索取行为给大自然及人类自身带来的伤害。因此,生态责任意识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标志点,也是生态伦理的核心意识。现代生态伦理从地球圈的大生态系统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仅仅是地球圈的普通一员,地球圈是“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合作的联邦”[5]126,“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他才是道德的。”[6]151“00后”大学生是全球化生存的一代人,他们相比于前辈们更具有全球眼光,对于全球性的生态责任感更加强烈。高校思政课应该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重点强化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

三、德育生活化视角下大学生生态德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德育生活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包含了生态文明的要求,“和谐”就是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伦理。按照德育生活化的逻辑,坚持生态德育落细落小落实,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大学生日用而不觉的生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此外,现有钛渣原料的结构对产品质量也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10],在排除硅酸盐玻璃相的影响外, Fe与非Fe杂质的摩尔比值对钛渣酸浸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想获得较好浸出效果的富钛产品可通过调整钛渣中Fe与非Fe杂质的摩尔比值。

(一)开发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资源,实现生态智育对生态德育的知识奠基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度陷入“唯GDP”的迷途,对于马克思主义丰富的生态哲学、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资源,没有充分重视和开发,现行2018版思政课教材知识体系中,大量补充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相关内容,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

生态德育必须以生态智育为基础,生态智育必然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针。这就首先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快补齐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短板,在充分借鉴西方现代生态理论的同时,注意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本质区别。另外,必须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打通各门思政课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关节,实现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教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提供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揭露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启示实现生态和谐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回顾我国近代以来生态建设的曲折路程,既肯定其闪光点,也不讳言惨痛的历史教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决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重点讲解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描绘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未来前景,并规划建设路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重点从情感和道德上激发学生的生态觉悟,从法律上警示学生生态破坏的行为后果,促成学生的生态行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则紧跟时势,随时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怀全球。

(二)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坚持大学生在生态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主导性针对教师而言,强调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性;主体性针对学生而言,强调学生对于学习和思想的主动性。与智育不同,德育本来就是一种身教重于言传、主动强于被动的教育过程。“00后”大学生具有空前的独立自主的愿望,不再愿意简单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因此在生态德育过程中,要时刻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师生双向互动,搭建多元化的生态体验平台。

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单一的填鸭式教学,而更多采用开放式、探索式的教育模式,用问题、情景、现身说法等具有更大“带入感”的方式加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生态课程资源,着眼于学生的情绪体验,设置各种有关低碳生活、绿色产业等场景,让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获取生态规范的认知并形成价值认同感,从而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美好生活德育手册”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态美,坚持学生态知识、记生态笔记、做生态行动、抒生态之情,促动生态自省,较好地实现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生态德育的融入。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态知识向生态行动转化,寓学于行,躬身践履。学校要积极营造绿色校园,并鼓励学生参与绿色校园、绿色家园等的建设,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实践活动,比如“我为校园添抹绿”宣讲比赛、绿色知识环保演讲比赛、美丽中国征文活动等。使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校园生活中。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组织的生态社团,利用“生态日、绿色周、植树节”等纪念日,进行绿色校园、家园等建设,从多种一棵树、少用一滴水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促使学生自觉承担起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由“学会”到“会学、会说、会做”的转化。

(三)加快“生态涵养”的教学探索,实现大学生生态德育的与时俱进

“生态涵养”本是生态学用语,也是现代生态保护的新理念、新方法。“生态涵养”强调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主要通过保护的方式,充分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生态涵养”的理念同样可以适用于生态德育,启发我们在生态德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保护并培养学生的生态“良知”,创造有利于生态行为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实践中要坚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9]。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务必要抓住机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依旧是最基础、最高效、最系统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课堂发挥对大学生生态知识普及、生态价值引领、生态信念确立、生态资源供给等方面的核心优势,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尤其注重教育的亲和力,不仅要用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认同。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紧随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双管齐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移动互联网媒体,利用图片、视频、VR、AR等技术使知识讲授更加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学习强国、慕课、微视频等手机学习软件进行生态知识学习,生态信息共享,同时教师在媒体信息的选择上,要着重突出主流媒体的舆论作用,切实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互联网,提升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使互联网媒体技术真正成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四)引导大学生的生态消费,促成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共生共荣

马克思早就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10]191然而,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日常必需品消费,而是开启了消费社会模式,以各种方式刺激消费,非必需品消费、奢侈品消费、超前消费,消费成为拉动生产最强劲的动力。当然,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消费必然要从必需品消费扩张为非必需品消费,物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必然也要转化为消费。但是,从人与自然平衡的角度来看,过度消费也必然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引发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消费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

“00后”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时代,普遍没有物质匮乏时期的集体记忆,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消费思潮的影响: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攀比消费、炫富消费、面子消费、符号消费等等。不仅浪费了财富,干扰了学习,破坏了家庭关系,更严重的是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养成了反生态消费习惯,给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消费已经渗透进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课时间都可以刷手机逛淘宝点外卖玩游戏,或者说,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甚至超过了学习。消费行为的引导也因此具有了显著的教育属性,生态德育必须将引领生态消费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德育的日常生活化。生态德育一方面要不断揭露各种不良消费行为的恶劣本质,消解大学生通过不良消费企图带来的虚荣心,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崇尚自然朴素、绿色清新、环境友好的消费理念,正确处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关系,引领高尚的精神消费潮流。

(五)构建“生态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拓宽思政教育内涵

考核评价方式就是教育的指挥棒,不仅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也规范着教师的教学方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考核,尤其是知识考核,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考核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度被边缘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教育,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高校普遍加强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各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举措不断涌现。其中,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就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一个更加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生态化”考核评价体系正在显现。

首先,课程层面应加强对学生的生态实践考核。生态德育不能仅限于课堂生态理论知识的考核,还应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一起纳入考核范围,比如让学生记生态日记、参加生态实践以及生态消费行为,都可以列入课堂日常考核范围。

其次,学校层面可以建立完善的学生生态德育状况分析机制,针对学生学习进度、接受度及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定期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找出生态德育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教育的重点难点,对症下药,更好的完善教育过程。在分析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制度,通过教师教学日志与个别谈话统筹和督查教师教学落实情况,确保生态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再次,社会层面要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考核制度。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部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课程数量,选修课程门数,教学内容及学生考核分数等量化的指标反映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而考核高校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

最后,国家层面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法律机制,明确规定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方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培养计划以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内容、单元版块的设置,最大限度的发挥法律的正面效应,使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猜你喜欢

文明消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40年消费流变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