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问题学生管理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17杨文宇

知识文库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况辅导员心理

杨文宇

1 背景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学生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移动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迅速接受到多元化思潮,精神生活越来越多彩。这都导致在大学校园里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不断地被塑造,也很容易被影响,从而出现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

本文旨在通过一例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案例,通过对学生异常表现,辅导员处理、分析、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的总结,为辅导员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管理和引导问题学生,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提供经验参考。

2 案例介绍及应急处理策略

汪某某为某学院2016级学生,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

异常表现一:该生于2016年9月1日报道,9月3日在办公区寻找辅导员,称找不到辅导员,只知道辅导员名字。随后在相关老师协助下,找到辅导员。但是辅导员前期已经把电话号码,以及办公室等详细信息告知该生,由此引起辅导员的警惕。

处理措施一:立刻查阅其入校报到的所有信息,发现其年齡偏大,来自偏远地区加强对其日常行为的关注。当天晚上辅导员到其寝室,与室友交流得知该生少言寡语,跟他交流经常不在一个频道。嘱咐室友之间要多沟通,友善相处等事宜之后,安排寝室室长重点帮助该生。

异常表现二:9月5日,接到该生电话称有事要来找老师,遂在办公室等候其的到来。但是等了2个小时该生都没能抵达办公室,其间电话沟通很多次,但是仍找不到办公室。辅导员在操场角落找到汪某某,在随后的交流沟通中发现汪某某,经常答非所问,不能正常沟通,一直强调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处理措施二:安抚好其军训期间的疲累情绪之后,并带其前往心理健康中心,请相关老师咨询评估,建议立刻就医。立即以家访名义与其家人联系,家人称家中2个大学生,父母都是农民收入很低,家庭紧张,孩子一直都很优秀,听话懂事,很健康;辅导员提出家中贫困学生并没有提出助学金申请,以向高中班主任了解家庭情况为由,得到职高期间班主任电话。在拨到高中班主任电话后,辅导员表明身份和用意之后,该老师以开会忙为由再也没有接通电话,之后尝试报答电话都没人接通。综合以上情况,立刻向学生科长、党总支书记汇报当前情况,并安排学生24小时关注。按照领导指示,立刻与其家长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告知,请家长能立刻到学校,对学生保密。

处理措施三:9月7日,家长到校,通过面谈交流后家长如实告知辅导员,学生在三年前由于普高会考失利的刺激发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和躁狂症。遂未参加高考,整个人神志不清,在医院就医之后有所好转,遂重新就读职高三年,通过单招入学,全程隐瞒曾经患病的经历,学生住院治疗半年,有所好转,近期自行断药,家长认为情况已经好转就没有重视。随着新入学适应调整过渡阶段各种问题,刺激其精神状态。书记、科长与家长耐心沟通,建议立刻带学生到专科医院检查,依医嘱处理。医生仍然诊断其为精神分裂,多方劝说家长仍不希望学生暂停学业,最终决定母亲陪读,学生继续在校,家校共同关注。考虑其家庭具体经济困难,评定三等助学金,并告知其具体资助政策,希望家长能充分了解并自行选择。

3 解决经验

3.1 安全为首,预防为主

主要是考虑其病情对自身及他人的安危考虑,该生在大学生三年均为未住校,现已顺利毕业。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状是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很容易影响,与他人沟通存在问题;躁狂症容易出现过激反应,一些行为自己不能有效控制。辅导员尽可能详尽地与家长沟通,详尽了解其实际情况,采取最有效的防御措施,例如避免宿舍集体生活,实时从学生中侧面了解其实际情况,尽可能降低激怒他的可能,防止病情反复,保护好学生本人及其他同学。

3.2 充分动员朋辈力量,全方位提供帮助

充分尊重学生隐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动员班级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多包容多帮助,主动接纳关心汪同学,有任何异样24小时报告辅导员。汪某某人际关些屡屡出现问题,大多是认为自己无法融入集体,同学们不友好等等,安排室友随时关注,每周辅导员定期了解;重要通知均由班委干部,辅导员双保险通知,并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3.3 保持家长沟通顺畅,全程协同育人

由于其母亲陪读,家中经济很困难,在后勤协助下找到食堂的洗碗工,减轻家庭负担;每个月提醒其母带汪某某去医院复查,并收集每次复查情况;与任课老师了解其学业情况,该生多次出现课堂发言,不知所云,引起老师的异常报告;定期定时将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等情况,告知其家长。

3.4 辅导员重点关注,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辅导员做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责任十分重大,不仅思考具体的管理方式,更是时时事事牵挂学生的动态;危机情况更是要及时处理,上报上级。每周与该生谈心谈话,以便了解其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适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学生由于疾病吃药,记忆力较差,一些校园事务多是在办公室单独指导;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保持联络,结果空间,签名等了解其最近的思想动态;保持与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的联系,实时跟进学生情况。

4 总结与提升

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比例越来越大,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上大学之前都是在家养尊处优,离开家人独立学习和独立生活之后, 很难快速适应这种成长环境而产生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大学生突然从繁忙的高中转身,大把的空余时间,有人就逐渐懈怠消极,无所适从。

一旦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前期不能做好及时干预,可能会极为被动,早造成严重后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首先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工作比较复杂,事情纷繁芜杂,但是一定要抓住重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提升自己心理咨询引导能力,处理突发事件游刃有余,学习思想工作的良好方法,因材施教,提升思想工作的实效性,遇到紧急问题才能临危不乱。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情况辅导员心理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心理小测试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