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路径之探微
2020-01-17姚凤
姚凤
正确理解理想人格和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塑造,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针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培育,即达到大学生自身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也正基于大学生拥有了理想人格,又会更有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育,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身上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格,正是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人格。此理想人格之“新”在于既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要有历史的合理扬弃, 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于一体的系统教育过程,因此要有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维视角。
1 人格、理想人格
“人格”(英文 personality),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词源本意说的是古希腊戏剧演员表演时所配戴的面具,之后专指演员本人或比较特殊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概念有多重解释,在不同学科之中“人格”也体现了多层涵义。各学科的相关“人格”内容进行互通整合,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多重意蕴,就本质方面指的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与行为方式,具体方面指的是人的实然(现实状态)与应然(应有状态)两重属性相互转化的生存样式,它标志着人的格式、标准以及行为方式。
所谓理想人格,通常也称为健全人格、完全人格或完整人格,这是对人格模式的一种理想化设计。该设计的初衷是希望人们按照某种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在道德修养、智慧、意志品质等多方面所达到的理想状态。从本质上讲,就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人的问题”,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同样也是任何时代和任何个体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2 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现存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理想人格在塑造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有多重因素影响,如大学生个体、国家政策、社会风气等。因此本文仅从高校教育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
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出现了问题,高校有着不容回避的责任。高校观念上的不重视,制度上的不完整,培育目标的不明确,师资力量上的不系统等,这都成为了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理想人格塑造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未受到足够重视。高校更多地只是关注大学生就职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等方面,缺少人格塑造的课程设置及相关制度的保障。师生出于晋升职称、就业出路等人才塑造目标功利化需求,也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培养课施以斧钺,只是单纯的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传递和掌握。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关注度不足,导致对高校培养相关的专业性人才以及相关研究课题的拨款方面欠缺支持。另外,整个社会出于人格塑造不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也不能从中获得利益的考虑,也存在对其不重视的现象。
总的说来,针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问题研究,已然导致高校、学生、教师及社会“四位一体”的不重视。
3 大学生理想人格建构的基本路径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种因素综合制约和影响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关键。要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就必须将其培养“大环境”作为开放系统对待,全方位地综合进行。
3.1搭建有助于大学生理想人格建构的外部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结合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而论,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
首先,大力加强构筑良性发展的经济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社会经济环境,以法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次,努力强化民主政治特色的制度保障。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提升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其充分享受正常合理的民主政治生活体验,不断升华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层次和水平。
最后,坚持发展“以人为本”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和谐文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建构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和谐文化,旨在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审美情趣以及陶冶社会心理,进而为其创设优良文化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建构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
3.2建立健全大学生理想人格建构的高校教育机制
高校是塑造大學生理想人格的重要场所,增强高校对其足够的重视,体现在学校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大学生德育的动力机制,辅之以激励约束教育引导机制的贯彻,加强德育学科建设。不仅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而且同时也应当成为衡量大学生人格是否真正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高校以大学生理想人格养成为重心的教育实践工作,能够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获得无穷的发展动力。
3.3建立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四维一体”的保障引导模式
自我教育是核心。自我形象的两极包含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自我教育服务于理想人格教育,即在理想人格要求的规范之内,以正确的规则、意识,使得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作用。只有大学生自身接受、认同外在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积极主动的塑造理想人格,并逐渐内化为自身内在的良好人格规范,才会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一般来说,家庭的美好程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家风的良好,家庭成员的亲善,家庭环境的和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中传播、学习,都会对身处家庭氛围的大学生产生长久相伴的影响。家庭环境的改善需要家长从自身的言行做起,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形成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积极和学校教师沟通,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子女施加人格方面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关键。高校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主阵地,直接决定着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劣。课堂主讲台、校内育人环境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构成了学校教育主要环节,其主旋律教育体现在以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为宗旨,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时,“人格魅力”优秀的高校教师在大学生人格塑造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此外,高校教育制度的逐步建设完善,也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质量。
社会教育是中枢。学校教育是有阶段的,但社会教育却贯彻人的一生。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没有过多的约束性,又极少受到阶级、地位、年龄和资历的限制,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理想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网络等社会影响。大学生在离开学校、自立于家庭之外,其理想人格的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良好制度保障和引导,社会教育会在大学生由学生转化为社会人的成长经历中发挥长久伴随的作用。
我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目标正是有机的将马克思的理想人格理论融入到我国的实际当中,形成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理论。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不仅有中外历史上人格理论建构的努力,也有马克思主义人格观念的全面超越的深层剖析,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指出:“人的本质不仅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格的先天潜质和后天养成的可能性,为重构理想人格提供了历史的现实的可能性。
大学生拥有一个理想的人格,对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个体是家庭的成员,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所以说人格是国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个体的人格发展和培育就是重视整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其理想人格培育的好,伟大的中国梦就会更快的实现。因此,针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课题研究项目: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编号:XCSXYL201720)。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