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满意度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2020-01-17李蕾韩秋红
李蕾 韩秋红
对湖州师范学院的部分公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公体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公体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设置、体育教师、教学资源和成绩评定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公体学生对课程设置、体育教师、教学目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公体学生对教学资源和成绩评定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学院的公体学生对课程设置、体育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成绩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
1问题的提出
在众多有关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中,尚未有针对公体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作出详细的关系研究,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群体,恰好是高校群体中身体素质更为薄弱更需要增强素质的主要对象。因此,研究本课题欲了解公体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满意度及其体育锻炼行为,加强对体育锻炼有利方面的宣传和体育锻炼知识的普及,多开展一些面向公体学生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并且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些教学设施,为体育与健康教学融入更多的活力。可以通过拉赞助来获得资金,加强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及多增加一些比较有趣味的体育设施。因此可以提高公体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本课题深入研究公体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致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随机抽取湖州师范学院的部分公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分析
3.1公体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目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了解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学习运动技能、体验运动快感的同时,增强体魄,改善气质,优化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是事前期望与实际感受的相对关系。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因此必须重视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就像重视顾客感受一样。
3.2公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特点
国家体育总局《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我国20~22岁大学生群体的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呈持续下滑趋势,而这种下滑与体育锻炼不足有直接关系。锻炼不足除了受时间、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还与个体内在的认识、动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从而假设并验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某种关联,期望能较好地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来预测、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3.3公体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共分为5个因子:课程设置、体育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成绩评定。体育锻炼行为的测量采用仇军(2002)的锻炼行为量表,共包括3个指标: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
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不同性别的公体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显著性差异(p=0.027<0.05);不同年级的公体学生对课程设置有显著性差异(p=0.033<0.05);不同年级的公体学生对体育教师有显著性差异(p=0.027<0.05);不同年级的公体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显著性差异(p=0.034<0.05);不同学院的公体学生对课程设置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不同学院的公体学生对体育教师有显著性差异(p=0.028<0.05);不同学院的公体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6<0.05);不同学院的公体学生对教学资源有显著性差异(p=0.005<0.05);不同学院的公体学生对成绩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5<0.05)。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的5个因子中,公体学生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中的教学目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4结论
本研究通過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的5个因子及体育锻炼行为的3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公体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项目名称:湖州师范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项目,项目编号58。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