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2020-01-17孟宇封
孟宇封
体育课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而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成长,提高自身素质则成为学校、社会和体育教师自身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专业化成长的现状及问題,提出促进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实施,《纲要》明确规定,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该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并使之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新课改的实施则为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国内多数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差,而且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失衡现象。因此,研究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程度、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化成长概述
1.1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所谓体育教师专业化指的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体育教学的专项培训,并掌握能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体育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从而实现专业自主,同时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1.2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2.1 实现自我转变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要实现自我转变,实现专业化成长。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转变教育理念。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跑跑步、打打球,在他们的认知中,小学体育课程就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存在,只要上完课自己的任务也就结束了。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第二,转变角色认知。在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的传统认知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游走于教师队伍边缘的角色,只是为了遵从素质教育要求的存在而存在。新时期,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认知,要认识到体育教师是和语文、数学教师等同等的存在,是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1.2.2 提升内部素养
为了贯彻《纲要》对教师专业素质的高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并将自我认知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从而实现专业成长。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要应该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及时总结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现状
2.1 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这其中就包括小学体育教育,但是小学体育教育比例的增加更多的是体现在上课节数的增加上,由于学校缺乏针对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制度,从而导致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失去了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2.2 缺少高效的专业指导
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遵从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坐在地区和小学的体育教学要求和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但是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限制。目前,大多数教师无法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完成该项工作,他们需要政府和学校提供的专业指导,这种专业指导的形式可以是培训,也可以是先进教师的现场教学指导。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都缺乏上述方面的专业指导,而且这种情况在乡镇及偏远的农村地区更为常见。如果小学体育教师长期面临专业指导缺乏的局面,其专业化成长进程必将受到阻碍,从而对他们的教学水平产生影响。
2.3 专业成长空间不均衡
《纲要》的实施为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但是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这种倾斜主要表现在城乡体育教育的投入上。从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完善程度来讲,城市要远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市的小学体育教师拥有比乡村体育教师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但是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长期面对这种资源的不均衡和机会的不对等,会使得他们对自我成长的前途感到迷茫,从而丧失了自我专业成长的积极性。
3 加快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3.1 学校层面
3.1.1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帮助体育教师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小学体育教师的授课性质和其他科目教师不同。因此,学校在帮助每位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性格、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高低,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开展个性化的专业评价,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小学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1.2 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学校有责任为体育老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专业的发展平台。首先,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并为其科研课题的确定提供指导意见;其次,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师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环境,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最后,对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难题,学校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分析、总结,然后进行科学的调整,以此方式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和帮助。
3.1.3 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养
小学校要加大对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培养,培养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带教。该方式适用于新入职的体育教师,带教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迅速进入到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来,缩短适应期。示范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为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带来榜样效应;第二,课程探讨。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教师进行课程探讨,就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在倾听、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对体育教学专业化的认知;第三,专业培训。专业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为他们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供了机会。通过培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自身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对体育课程的不断优化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3.2 教师层面
3.2.1 增强科研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要遵从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加大对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研究,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对新教学内容研发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解决体育教学现实问题,提高自身專业化水平。
3.2.2 提升主动学习意识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小学体育教师亦是如此。他们要提高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思想、理念和技术,并将之与其教学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实现教学专业理论的多元化,加速教学专业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互融合。而这些则是实现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和必然条件。
3.2.3 增强实践能力
体育课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专业化发展方向。当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通过该校内的带教和校外的参观交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从而为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3.2.4 重视道德培养
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做到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并在工作中建立职业荣誉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设计出适合他们身体特点的体育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总之,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才能在自己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 结论
推动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改革,也是提高中国教育水平的历史性决策。面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连年下降,小学体育教师肩负着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历史重任。为了能够胜任这一历史使命,小学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本文研究表明,小学体育教师只有提升科研意识、加强道德培养,并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同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并在该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伟大目标提供助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江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