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商业银行海洋金融业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
——以S海洋专业支行为例
2020-01-17
一、前言
石狮祥芝是福建省十大渔业重镇之一,约有1.5万人直接从事渔业生产或相关的加工服务。而作为服务石狮海洋的专业银行机构,X商业银行开展海洋金融业务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了,但仍然存在资金投放结构不合理、抵押担保风险较大、信贷管理疏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X商业银行S海洋专业支行在发展海洋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改进方法,由此增强X商业银行服务海洋经济的能力,减轻涉海企业融资压力。
二、海洋金融的基本概述
朱孟进等(2015)认为金融是指在海洋产业政策下,依托海洋产业,并为海洋产业服务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融资、保险、结算、衍生品交易等金融手段。可以说,海洋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产业金融,海洋金融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
三、X商业银行海洋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X商业银行S海洋专业支行概况。石狮X商业银行由福建石狮农村合作银行改制成立,前身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石狮市农村信用社。2008年,石狮X商业银行在养殖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祥芝古浮村花蛤养殖基地开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支农贷款业务的试点工作,从此S支行开始了专业海洋支行的发展旅程。
(二)S海洋专业支行发展现状分析。X商业银行S支行自2009年起在本地同行中率先开展渔船抵押贷款业务,截止2019年11月,累计发放渔船抵押贷款业务就达到15.82亿元,其中2019年新增132笔,新增贷款金额2.99亿元,渔船抵押贷款已成为X商业银行S支行在当地最响亮的特色产品品牌。尽管S支行的海洋金融业务发展在当地众多商业银行中较为拔尖,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更多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注到海洋金融上,并参与其中。S支行发展海洋金融的独特性也在被削弱,较早涉及海洋金融业务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和农商银行,早期利率较高,利润可观,随后同行业竞争激烈,利率下降至4%。虽然X商业银行S支行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是相对于海洋经济迅速增长的各层次需求来说,缺乏专门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工具,其创新速度也远远跟不上海洋金融需求的增长速度。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均推出“船舶按揭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产品组合;农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推出“渔船在建贷”“渔船抵押贷款”等服务,商业银行在服务海洋经济的具体银行业务上具有极高的趋同性,很容易产生风险的积累与集中,不利于X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S支行海洋金融业务的风险成因分析
(一)资金投放结构不合理。S支行主要是结合辖内渔业相关产业发展海洋金融业务,更多的是面向传统的渔业捕捞、渔船建造或与水产品相关的加工行业,而类似于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类的海洋新兴产业则不被看好。
(二)海洋金融贷款业务抵押物难处理。S支行多采用抵押方式进行放贷,由于捕捞渔船船体更新换代速度快与海洋灾害的不可控性,即使渔业互保协会对每艘渔船实行强制保险,但保额还是难以有效覆盖银行的授信额度,再加上抵押物处置的进程十分缓慢,因此银行处置抵押物较为困难。
(三)海洋金融产品及模式缺乏创新。S支行提供的相关金融产品无法满足渔企需求,主要是因为S支行多是采用抵押或者担保的短期贷款方式发放贷款,这就导致与海洋渔业的发展周期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且S支行提供海洋金融产品的授信额度、服务对象、期限、利率与石狮范围内其他商业银行的差异不大。
(四)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出于“普惠金融”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S支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借款信用人的信用条件有所放松,再加上政府对涉海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和银行自身信贷管控机制的疏松,使得S支行的信用风险较高,存在不良贷款。
五、S支行海洋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改善S支行资金投放结构。1.通过推进政银企合作来支持重大海洋经济建设项目。S支行可与石狮市政府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或备忘录,通过降低对涉海企业贷款利率或提高扶持力度等措施助推祥芝地区的海洋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或者与市金融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政府部门进行对接,举办由政府牵头,商业银行主办的海洋经济客户银企交流会,增强对涉海经济客户的营销,扩大业务面。2.推动银行金融资源向涉海新兴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倾斜。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装备工程等新兴技术产业虽然在前期的研发阶段对资金需求较大,但创造的收益也比一般涉海企业高,商业银行在对这类企业进行合格资信调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资金支持。
(二)依据客户不同情况,增加多种方式的抵押担保组合。S支行可根据涉海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和资金需求对信贷市场和客户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和抵押担保方式。1.采用未来劳动收入作抵押,将之作为最终偿还的保障。2.鼓励借款人采用风险补偿基金的方式,形成事实上的担保行为。3.扩大担保方式,创新推出无形资产质押担保。
(三)开发海洋金融产品,创新涉海金融模式。S支行应当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根据海洋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在前期发展阶段适当的提高贷款期限和贷款金额,推出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和海洋金融理财产品,丰富目前S支行的涉海产品与服务。
(四)健全银行系统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全流程标准化、严格化。通过大数据将客户的信息、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对客户的资产、信用等信息进行仔细地核查,从而确定风险程度。通过获取到的客户信息搭建起数据库,方便银行高效精准地识别客户需求,更好地提供信贷服务。并借助电子信息系统,增强现有的监督防范机制,通过大数据检测系统完善贷后管理工作,做好涉海金融客户的还款能力调查和贷款风险评价。
六、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S支行开展的海洋金融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金融产品、模式的创新和风险防控机制上。S支行过去存在资金投放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但随着涉海经济的发展和涉海产业结构的优化,未来能逐步将金融资源向涉海新兴产业倾斜。针对S支行抵押担保风险大,抵押物难处理等问题,可以依据涉海企业的不同情况,增加多种方式的抵押担保组合,而完善银行系统风险防范机制则有利于S支行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吸收更多的客户,创造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