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甘肃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0-01-17
一、前言
智慧旅游是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旅游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是传统旅游模式的变革和创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也能极大地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资源的利用率。甘肃旅游资源丰厚,但智慧旅游方面还落后其他省份。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了旅游业,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而制约甘肃智慧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素质人才匮乏。高职院校(设置旅游专业)肩负着为旅游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顺应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并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握好智慧旅游新业态的趋势和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本土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育人机制,为甘肃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甘肃旅游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旅游群体结构变化
调查数据显示甘肃旅游发展呈“年轻化、碎片化”趋势,由60、70后逐渐演化成以 80、90 后为主要群体,新的旅游群体在旅游方式上更多地渗透了互联网要素,涉及到音乐会、各类表演、画展、社团活动、自驾游等多种社群活动。随着80、90后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已形成了较高层次的旅游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快,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己的旅游活动;他们除了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还想更多地了解景区文化、民风民俗等,同时主动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品尝特色食品等。另外,80、90已成为智慧旅游的主力军,他们往往在到达目的地前已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到了目的地的基本情况,那么如何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景区文化,民俗文化等,达到不虚此行、留连忘返的效果,对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导游)特别是导游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同时倒逼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上新台阶,使旅游业真正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面对丰厚的旅游资源,省委书记林铎明确批示“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作为肩负输送高素质、高质量旅游人才的甘肃高等职业院校,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信息化、智能化旅游市场的需求是摆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智慧旅游发展趋势
近年来,甘肃旅游人数总体发展平稳,根据甘肃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甘肃旅游业发展综述》及2019年甘肃旅游相关数据获知,自2016年至2019年甘肃旅游人数及收入逐年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分别22%、25%、26%及24%。2018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060亿元、2019年实现了2680亿元的任务目标。鉴于来甘肃旅游人数的逐年递增以及以80、90后为主体已形成新的支撑旅游消费的旅游群体,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甘肃建成“一中心、三体系、三朵云”智慧旅游大省,并将其纳入全省“三重一大”重大项目予以推进。而职业院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培养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智慧旅游素养的高质量人才。
(三)甘肃旅游职业教育现状
目前,甘肃有18所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类专业(导游专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方向及酒店管理专业方向等),其中开设导游专业的院校有2所;开设旅游管理的院校有11所;开设酒店管理的院校有9所,开设旅游英语的院校有1所。旅游类专业在校生约2000多人,基本能满足甘肃本土旅游业需求,但高素质(懂信息技术、外语水平高、博览群书、知识面宽、有热情、有爱心、有责任心、管理能力强等)的旅游人才(含导游),特别是智慧旅游开发和智慧管理人才仍很缺乏。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模式与智慧旅游企业所需人才相匹配,避免需求错配、供需失衡。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管理方向)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需具备更多、更广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为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变革,须向信息技术领域拓展。本文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信息化实验室
目前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主要分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块,其中传统课程占主流,与智慧旅游发展相关的课程所占比例很少(最多只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等课程),严重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在具体专业教学中,往往采用多媒体、讲授式方法,而对于慕课、翻转课堂、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模式用得少或者不用。尽管有些职业院校建立了旅游大数据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学生的信息技术和智慧技术能力培养相对薄弱。大部分职业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旅游实验室(导游实验、客房实验室、茶艺实验室等)从事教学与实践,与智慧旅游的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急需建立一些能够模拟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运营、智能化信息分析等的智慧实验室,加强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在信息技术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应与智慧旅游企业所需对接。目前的作法大多是组织学生前往旅行社、酒店及景区等地参观、实习,未能与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因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在指导实习实践教学时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难以获得专业经验、专业技能,无法真正了解智慧旅游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以及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力雄厚的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去,请进来、走出去,真正实现深层次校企合作办学。
(三)建立双师型、智慧型教学团队
目前,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信息型、智慧型教师欠缺。大多数旅游专业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但是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传统学科(以外语类专业居多),信息技术、智慧技术、新媒体应用专业结构的很少,甚至没有,所以难以满足智慧旅游教学需要。因此,为了适应智慧旅游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双师型、信息型、智慧型的专业师资队伍,除了校内发掘外,还应面向社会从具有智慧旅游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或从智慧旅游企业聘请兼职教师以解决信息型、智慧型教师的不足。
四、结语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来甘肃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多(甘肃拥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智慧旅游业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肩负为智慧旅游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高质量信息型、智慧型人才是智慧旅游业发展的保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变革、大胆创新,拓宽办学渠道,挖掘自身潜力,对外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智慧旅游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