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00后大学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专业课程立德

一、前言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故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新特征新情况,是思政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环。本文以针对“00后大学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使我们认识到“立德树人”应当是高等教育、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老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单方面工作。在这一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是指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从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后实践到课后反馈,将“育人元素”嵌入、融入、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叠加效应、同频共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主要内容,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得到迅猛的传播与发展,并作为一门经济学的专业课程。1998年7月,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同年,教育部在经济学科中审定了 “数量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因而,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特点

2018年9月起,“00后”成为大一新生的主力军,他们的人生黄金期贯穿“两个一百年”奋斗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深刻把握“00后”身心发展特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有利于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更加追求个性。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优越(较之80后、90后)他们的人生中注重自我实现,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00后大学生这一代的父母通常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注重陪伴教育、示范教育与情感教育,与以往的家长的权威教育甚至打骂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这种教育方式使他们有较强自主学习的意愿。再有,社会也提供了各种资源供为他们拓展学习方式,例如阅读书籍、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真人体验式培训以及各种兴趣爱好的培训机构。

(三)互联网的一代人。0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植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学习、娱乐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真情实感的交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等等。

(四)抗挫折抗压能力较弱。00后大学生这一代多成长于“421模式”家庭环境中,长期处于家庭呵护的长大,甚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困难、摆脱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较弱。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殷切希望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

从专业课讲授的角度,结合我们面对的是00后大学生,实现专业课程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标出发,从以下几个角度实施。

(一)抓好第一课堂,问题出发促进兴趣生成。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我校是在大三上开设的课程,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带着问题开启每一次课堂教学,在课堂中不断深入,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识的学习。比如,计量经济学的第一课,以提问的方式开启。发现大部分同学不了解该课程主要做什么,前沿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学习该课程。课程设计中引入《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故事主人公徐宾通过刻苦专研,研究出一套以档案数据为基础处理事务的方法,即“大案牍术”,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还可以预测未来。通过这一影视作品,学生了解了计量经济学是依赖于实际数据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的学科,同时大数据与计量经济学的结合是当前该学科热点问题,再有不断实践、刻苦专研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重视第二课堂,发现问题提升课程实践性。第二课堂是指校内课外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各种活动。有效利用第二课堂助力第一课堂,0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趋向,并有积极愿望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例如同学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调研垃圾分类情况。改组同学调研的数据并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初步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是科学研究基本素养能力的锻炼。

(三)关注第三课堂,走出去提升创新能力。第三课堂指国内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例如,鼓励和推荐学生参加985等高校的主办的暑期夏令营,不仅可以获得大家的指导还可以同辈间学习与分享心得体会,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四)聚焦第四课堂,新媒体提升效率。第四课堂指易班(E-class)、MOOCs课程、云学习、翻转课堂等虚拟课堂和网络交互等学习平台。专业课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活起来,也是遵循00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讲授多重共线性建模这一内容中,我们通过分析影响旅游出行的基本因素,同学们利用互联网了解了我国铁路、公路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提升学习兴趣,也是一次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

这四个课堂相辅相成,不仅符合00后大学生的特点,也有效完成课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在这样的课堂完美实现。

《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不忘初心,要在思想和专业上不断提升自己,争做“四有好老师”。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专业课程立德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误区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我与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