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2020-01-17高宝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价值

赵 浚,高宝珠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6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可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项课程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也寓于各门类学科课程建设之中。所以,充分理解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规划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路,有利于各门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同时也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其本质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所有课程中,使所有课程上出思政味,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心灵,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新格局。这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更加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引领中凝聚思政底蕴。课程思政的本源问题追根溯源是指其价值问题。价值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有用属性和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那么育人就是其价值本位。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也应聚焦于育人,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秉承大局意识,立足探索各学科间的优化统筹,实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价值再造。其价值本源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明确了课程思政为什么做、怎样做,和最终的价值实现。

(一)课程思政旨在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育德功能,专业课程教育承担着育才功能,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校在注重育才的过程中,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才兼备者才能最终达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广大师生的道德认同和价值共识。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工程的新时代创新理念和实践,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传授各类课程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课程思政的提出实质上是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具体阐释,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价值和课程发展。在课程目标上提出大学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体现出课程价值的主体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和教学的探索中;在课程内容方面,将思政元素灌输于各类课程中,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现为将传统文化、优秀传统美德和民族理想和责任浸润于课程教学中,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精神文化的满足。课程思政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课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方法和能力,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处理问题,深入学生心灵,对大学生起到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思政立足探索各学科间的优化统筹

课程思政是在各类课程教学和建设过程中,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课程的人文素养。各类课程的教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进行的教书育人,课程思政只是将课程中隐化了的人文精神教育深度挖掘,最终呈现出来。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未必全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也可能是某种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征指导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及时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融入课程,使学生们将这些成果入脑入心,始终坚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尊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行为特点,把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范式和文化基因,找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发挥其他课程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价值教育的载体功能。

由于课程设置的影响,各学科间在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学科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导向之下知识体系、教学方式的差异,这就使得不同学科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课程思政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3]33。探索各学科课程间的优化统筹,旨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营造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体系,拓展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课程建构体系,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打造多维立体的学科育人空间。从全方位育人角度审视不同学科间的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在尊重彼此差异性、特殊性的前提下,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贯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塑造,实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的优化统筹。

(三)课程思政是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价值再造

课程思政是教师育人理念的价值回归,是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价值再造,是新时代育人体系的价值导向。大数据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意浏览、获取所需信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日益成熟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们的知识获取和三观塑造究竟该如何合理配置。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基础,旨在有效挖掘和把握专业课程蕴含的价值理念,充分运用和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培育。虽然网络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但对于价值引领功能很难得到升华,进一步凸显了课堂教学和教师传道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最主要途径,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将价值引领和知识导向相结合,推进教师教学和知识育人的统一。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在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重视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旨归。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实现受教育者的价值引领,这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之一。课程思政更多地赋予了课堂教学更强的生命力和执行力,在育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主动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二、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课程思政改革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其他学科课程辅助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但对课程思政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难点问题还需要去一一突破,理性审视现实问题,把握分析这些难点问题,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一)传统的惯性思维阻碍课程思政

目前,由于我国大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制度不健全,主要以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教育评价和自身学习效果评价的单一评价体系为主。片面地将课程思政理解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量化,忽略了学生的精神成长的主观性、内隐性特征。课程思政是在精神层面体现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课程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延伸至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等精神追求维度,结合大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逐步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侧重点在于“真知识”,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素养,如何突破传统思维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是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问题。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继承了理性主义的客观性倾向,追求“求真”“求理”的行为规范,过于重视理性,也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定会知行统一,忽略了大学生的主观性和内在情感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出现同样的问题,传统思维下预设了只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线性发展,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方案,调整教育方法,突破传统思维的认识,在课程思政体系指导下,促进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汇。

(二)思政元素碎片化弱化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碎片化主要体现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随机地碎片化植入课程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计,没有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盲目生硬地搬入学科课程教学中。这种碎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没有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反而会起到无感、抵触厌烦的副作用,不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无法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和目标,更加不利于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是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具体融入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为整个社会凝心聚力,集中凸显了价值引领的特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课程思政对于思政元素的选择标准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思考聚焦:学科专业知识中有哪些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无法涵盖的?对于这些无法涵盖的知识我们应该怎样挖掘?挖掘出这些思政元素是否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只有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判断,由浅入深,保证课程思政的育人化效果。因此,坚持思政元素的系统性、完整性融入学科课程教学,打破思政元素碎片化和学生思维碎片化局面,谋求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协同发展,以顶层设计指导实践实施,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格局,展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教师队伍剥离化影响课程思政

教师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关键纽带作用,这不仅要求课程教师除掌握专业课知识外,还需掌握专业知识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队伍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现象,主要表现为思政课教师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结合有所欠缺,教育方式不够接地气,依旧是灌输式的开展思政课程;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底蕴欠缺,在上好专业课的基础上,社会价值挖掘不够深刻,理论解析水平有限。

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点位在于教师。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排头兵和行动者,对课程思政体系建构具有推动作用。当前,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思维依旧是单向灌输、表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固化为背诵等单向记忆形式,这种教学下所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是空中楼阁,学生无法内化为文化内涵。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师队伍要将真实的课程思政引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将知识传递与品德养成相结合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揭示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实现课程涵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价值。

三、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路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践和探索,可以有效推进落实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作用。为此,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保障,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意识培养,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课程教育合力。

(一)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保障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进一步增强思政元素在其他课程中的体现,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价值,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明确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思政的全过程。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建设。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育既是国之大计,更是党之大计,学校必须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在课程目标建设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发挥课程教育教育教学的育人作用,在立足专业课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挖掘其中蕴藏的科学精神,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评价方面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主观性,克服单方面的课程评价在体系。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承担起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培养与主流思想相一致的思想政治意识,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思政课程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借助现代大数据技术手段,变革授课方式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明确历史使命,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最大增量。

三是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他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统筹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为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围绕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梳理概括,完善各学科教学大纲设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步建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中,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深化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与接受程度,用接地气、易理解的知识传授和阐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健全课堂管理办法,在做好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同时,落实学校、学院领导听课监督制度,建立以组织、监督、执行、评价、反馈为一体的课程思政管理办法。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下,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为实现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提供相应的条件。

(二)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意识培养

课程思政的践行结果取决于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把握自身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发挥专业课程教师的主体动力,把握学生的变化特征,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意识培养,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加强意识培养。专业课教师要秉持学生本位思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对教师说教性灌输的依赖。通过课堂互动、启发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对社会的未来价值,逐步深入价值引导,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要多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对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分析时不能简单敷衍,而是寻找问题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专业课教师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理解,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针对当前课程教学所出现的困境和问题及时进行反思、解决,定期开展对政策性文件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梳理和挖掘专业学科知识中的思政元素、人文精神,完善课程内容的设计。

创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专业课教师要转化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准确的学理性分析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带入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使课堂教育不但有学术味,还有深度。细化教学目标,组织教育教学策略,在兼顾课程教学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的同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涵养。随着专业课程内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人文精神追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专业课教师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在提高自己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的情况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使命感,担负起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方式选择上,可以多多采用研讨式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学生在思辨的基础上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育人特色。

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是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从课程育人理念和根本目标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对正在开展或者已经完成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及时给出调整方案,做出争取合理的判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规范性,把握课程思政的前进方向。设置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考核挂钩,在教师的教研活动、支部学习等活动中,组织教师研讨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推动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师群体中全覆盖。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的课程考核细则中对专业课程教师进行评估,对评价高、表现好的教师进行宣传鼓励,助力课程思政的持续推进,促进课程思政的优化升级。关注学生对教师课程的评价反馈,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通,完善课程思政改革渠道,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树立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三)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其一,注重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渗透。专业课教学要注重教书与育人的协同统一,突破思政元素碎片化和生硬植入等不利因素,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寻找课程深处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和精神追求。调整现有的教学策略,利用学科知识素材,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以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为切入点,将提炼出来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进行比较,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性,使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知识的本质,明确教育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内在需要动力,结合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课程教育亲和力,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改革建设中来。共同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出谋划策,满足学生对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要求,打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其二,依托大数据网络实现融合发展。大数据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课程思政也要立时代潮头,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发展。大数据使课程思政从现实世界逐渐转移到网络世界,实现对学生工作、生活全覆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和资源,将课堂教学延伸至校园教学,以第二课堂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独特优势,实现师生之间交流方式的畅通无阻。守好校园阵地,从战略高度构筑课程思政改革体系,教师的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增强对学生的指导,构建学科课程改革新范式,以校园文化等资源整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其三,其他学科课程应着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其他专业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也是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成为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三全育人”要求,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专业课程也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4]。《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5]。专业课程要在思想上时刻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承担育人的使命,发挥自身资源的独特性,充分利用专业课课程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课程教育合力。

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追求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以协同育人为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永葆精神动力,将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熔铸在课程思政中,使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信仰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价值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