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就 困境 出路: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反思

2020-01-17吴增礼欧妍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吴增礼,欧妍池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高校既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阵地,“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1]。何谓课程思政?广义言之,高校教学计划内的每门课程都必须发挥育人作用,在课程目标上都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这一育人初衷相契合,所有课程教师都是育人“主力军”,所有课程都是育人“主战场”,所有课堂教学都是育人“主渠道”[1]。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形成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步共调、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教育合力,构建立德树人全覆盖、无死角的“大思政”格局。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形成了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但依然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因此,总结有益探索与成就,分析其薄弱之处,思考其解决之道,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就

课程思政建设始于课程育人体系的统筹推进。自“协同育人”的理念提出以来,各高校争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整合多元主体的育人力量,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主要表现在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从模糊到明晰;育人体系从原来单一的思政课程转向复合的“课程思政”,更强调协同性;课程思政的实践从局部探索到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涌现了一批示范性课程;这些成就为课程思政大格局从点到面的扩散提供了原始动力。

(一)从模糊到明晰:认识的深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领航作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在“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之初,许多专业课教师在观念认识上存在曲解和疑虑,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其一是将“守渠”固化,认为课程思政旨在强调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专业课则侧重知识传授,无需关照知识背后的价值和伦理道德。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就是守好“智育”渠,种好“专精”田,承担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的任务。这一倾向将“教书育人”这一神圣天职“狭窄化”,把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目标与任务分而治之,忽视了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推手的载体作用。其二是把“协同”泛化,担忧课程思政就是要在专业课中凸显政治性,用思政课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来指导专业课,“就是要追求政治正确,做政治宣传和政治说教”[3]。这显然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误读,协同育人并不意味着泛政治化,而是充分发挥高校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树立正确的思政观,我们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4]。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先“破”后“立”,打破专业课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桎梏,树立协同育人的思政观。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掌舵”,把握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导向;又要“划桨”,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使“舵”和“浆”紧密协作,形成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1],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入脑入心入行。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和政策性文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专业课教师消除了对课程思政的主观偏见,主动探索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逐渐明晰,已经深刻意识到课程思政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

(二)从单一到复合:课程体系规范化

思政课程有着特殊的政治属性。思想领域的斗争是更深层次的、更复杂的、更艰巨的斗争,映射到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就更加纷繁复杂。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党委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由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专任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专业人员组成[5]328。因此,一些制度体系的设计主要围绕这一群体展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治性。但思想政治教育面广量大,仅靠专业队伍远远不够。统计数据显示,专业课教师人数占高校教师群体的80%,而这一庞大群体并没有被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或已经纳入,但未能扎实贯彻执行,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现代思想问题的复杂性突破了单一学科的界限,涉及多维度多学科多领域,需要多主体各专业协同回应,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课程思政”的理念由此应运而生。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完善课堂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材优化、教学管理等方面规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这表明课程育人的制度设计逐渐完善。2020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工作思路、内容体系、教学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标志着课程育人体系更加系统、规范。要在知识传授中开展价值塑造以紧扣育人导向,充分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构建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工作体系以形成贯通联动的保障机制。要在总结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开创课程思政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育人体系规范化、系统化。

(三)从试点到辐散:从局部探索走向全面推广

“课程思政”概念虽然出现于2017年,但其意早已有之。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课程思政”概念的初期表述,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方向。“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最早见于上海市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德育目标中,打造了中小学一体化学科德育体系。即始终坚持“学科德育”的核心理念,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6]。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开启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借此契机,上海市将基础教育领域德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延展到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从聚焦中小学德育建设转向纵向衔接一体化,构建贯通大中小的德育课程体系。选取部分高校试点开设《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形成了思政必修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多门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各省市充分借鉴上海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土特色和校际资源推动“课程思政”普遍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拓宽教育主体,广泛吸引党员干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业界精英等多元主体走进课程,以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感召高校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丰富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如广东省首创“思政第一课”的教学模式,由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给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另一方面延伸融合广度,发掘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思政基因,抓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开设特色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深挖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培养高尚医德和强化使命担当为旨归,开发出“厚道故事会”等一系列特色医学人文课程。随着课程思政实践的普遍推广,课程思政的外延不断拓展、主体继续延伸、内容逐渐丰富。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对所有高校具有指导意义,要求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在学习已有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环节,是对传统思政课程的创新性发展。尽管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学生观念认识、课程统筹推进等方面依然存在困境。如何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结合各自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如何最大程度地形成协同效应,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部分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有短板”,与政策文件要求不匹配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1]。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定位存在差距,甚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角色缺位,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阻力。主要表现在,育人意识淡薄。专业课授课规模与思政课相比更小更集中,师生互动交流更频繁深入,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但部分教师对自身育人使命理解不深刻,育人职责落实不到位,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割裂甚至对立,助长了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错误倾向。有数据表明72.7%的专业课教师只单纯从事专业教学,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漠不关心;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专业课教师仅占28.1%[7],教师育人意识的缺失制约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素质缺乏。思想政治素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素质,关系到教育者能否承担最起码的教育责任[5]330。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三项重要内容。教育者只有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守职业道德不滑坡,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滋养教书育人初心,才能引导学生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中坚定政治信仰,树立“四个自信”。当前个别教师受西方价值观侵蚀严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存疑;还有个别教师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课上课下两副面孔,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违背了“以德立身”和“以德施教”的育人初衷。再次,育人能力有待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占很大比重,某种程度上专业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8],能否适时、适量、适度地在专业知识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关键。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利用隐性渠道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但部分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深度融合的“形式误区”,未能精准把握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合理张力,难以突破二者融合的方法困境,生硬地将思政内容“塞进”专业知识,导致融合过程“掷地有声”,融合效果适得其反。

(二)某些学生观念认识“有误区”,与课程思政推进要求不相称

高校学生是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后备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9]可以说谁掌握了高校学生这一“关键群体”,谁就掌握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拔节孕穗期”精准滴灌,整合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壁垒”,实现立德树人“无死角”。然而,与社会寄予的高度重视和期望不相称的是,部分学生的“思政冷感”给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带来很大挑战。从价值取向来看,受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汲取知识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追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泛滥。这一群体仅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与就业前景,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置身事外,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给未来发展提供助力”的专业知识上。从知识习得来看,课程思政的成效在于将先进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但在实际操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想性,大学生个人经验受到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遇到的具体事物的影响,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不一致的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怀疑。从时间规划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新时代对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课程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10],无形之中在刻苦钻研学术与涵养道德品质、塑造价值观念之间立起了一道“时空围墙”。虽然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专题会议的召开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凸显了思政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引领地位。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状态不符合大众期待的乐学、努力和认真,67.16%的教师肯定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88.81%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能紧跟教师思路的学生不多[11]。专业课程的学术压力导致高校学生无暇顾及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对自己的帮助微乎其微、在知识传授中渗透思政内容是隐性“洗脑”和强行“说教”,由此产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制约了课程思政的落实。

(三)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统筹推进“不到位”,同向同行态势尚未完全形成

课程思政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齐步共调、同向同行,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全面推进,但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首先,协同育人合力尚未形成。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充分运用思政课程规范化、系统化的“主干道”优势,发挥显性教育的主导性功能;也要重视课程思政受众广、立体化的主体性隐性教育功能。由于各专业课教师的学科背景、思维方式和授课风格有很大差异,虽然课程思政自推出以来涌现了一批教学名师和精品示范课程,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专业课老师探索无门道、思政课教师引领无对象等困境。专业课程中穿插的思想政治内容较为零散化碎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课程育人连贯性和体系化有一定的距离,仍存在各自为战、貌合神离的错位现象。其次,资源整合效率有待提升。专业课程的受众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但专业课教师长期专注自身专业领域,政治理论相对匮乏、思政案例供给不足,导致思想政治内容在专业课上的渗透往往带有理论陈旧空洞、内容浮于表面、方法落后单一等局限性。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整合效率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再次,考核激励制度不健全。考核评价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高校业绩考评、职务晋升的评价和选拔制度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轻育人成效的现象,一方面,虽然对教师的考核包括学生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多项指标,但其中教学科研成果仍是占主导地位的。专业领域取得突破与自身发展前景具有直接关联性,因此高校教师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不愿顾及育人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与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等可量化的指标相比,育人成效的评估难度较大,且存在一定争议,导致“立德树人”成了“软约束”,最终流于形式。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出路

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为其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凸显的一系列问题彰显了未来发展的工作导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困境和问题,阻碍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推进。我们应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破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使协同育人合力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落地落实,发挥立德树人成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树人者必先立德,立德首要的就是要立师德;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关键要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要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自己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科学真理的积极倡导者、社会风尚的模范引领者、党领导的坚定拥护者,更好担起学生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紧紧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主要环节。在教育理念上,专业课教师要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转变和重塑德育与智育分治的教学观念,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于高校课程。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打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断点”;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基因,找准学科体系与思政内容之间的“焊点”。广大专业课教师要让学科教育复归育人初衷。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塑造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既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2]175,又要以扎实的学识征服学生、以慎独自律的行为感召学生。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挖掘科学研究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回应时代提出的命题。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给予学术研究广泛自由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在育人能力上,把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的学习培训当中,培养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想政治要素和深度融合德育智育内容的能力。

(二)激活学生主体自觉性

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但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和内化,教育过程就会成为单向灌输的“一言堂”。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主导主动关系,所谓主导是指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事物或方面,主动是指不依赖外力的推动而行动[5]197。在马克思看来,“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13]129人的需要总是基于一定生活现状而产生的,总是对一定对象的需要[14]。然而,实践是不断运动发展的,一个阶段的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正是由于“实践——需要——实践”螺旋式上升的不断运动,才使人上升为自己行为和生存活动的自觉主体[14]。主体的自觉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而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从态度取向的角度看,学生必须主动配合专业课教师的工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献计献策,努力将思政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外化为行为习惯。在努力追求抱负的过程中塑造理想人格,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将“小我”融入“大我”,真正把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融为一体,使主体的自觉性得到现实确证。从发展取向上看,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即大学生要“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满足需求的角度看,课程思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供给,能够适应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爱人民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因此,学生主体自觉是课程思政育人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在态度上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在目标上契合自我发展目标,在需求上主动制造自我需要,才能让课程思政的成效落地落实。

(三)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体系

完善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是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建立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的上下联动机制。高校党委要发挥统揽全局的作用,提高课程思政的政治站位,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定位,设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各学院负责人要落实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制,结合不同学科领域特点,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受众画像,精准投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程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协同育人格局。其次,建立资源共享和条件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协调引领作用和专业课教师的补给支撑作用,建立贯通各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鼓励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经常性交流,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教育部门、学校和各学院要在政策协同、资金支持和人员物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跨学科教学观摩和经验分享活动,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创新课程思政推进的方式方法,营造群策群力、见功见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良好氛围。最后,要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课程思政建设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对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自然也要摈弃以往单一的量化评价模式,构建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评价制度要强调效果导向,“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5]。重视对教师育人效果的过程性评价,考察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是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思政元素的渗透是否做到了润物无声、与时俱进。采取群体评估为主,个体评估为辅的评价方法,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综合考量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驾驭力和胜任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