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警管控

财务是企业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今,经济环境愈发复杂,尽管我国经济已然得到了长效的发展,在此进程中也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然而,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诸多的风险。对于该问题,国企应不断提升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而从客观角度来讲,需要对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剖析。基于此,找寻更为科学的防控措施,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求让国企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内控是降低国企财务风险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国企应把握工作重点,以不断完善与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在国企改革进程中,财务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内容,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产业政策、资金、技术水平以及营销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此类因素对财务工作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给予产业政策、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应收账款总量以及营收规模等都会受到影响。此外,企业营销质量也会间接的影响国企的财务状况。当企业产品处在卖方市场时,财务状况与资金量等就比较宽松;等到企业产品处在滞销状态时,资金回笼速度就很慢。此外,若企业存在新增的项目,就需要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相关的财务费用也大大提升。对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企业需要占到运营角度,科学判断与分析财务风险,注重对财务风险的合理化管控,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以改进当前的财务风险内控机制,以求让国企的财务风险始终处在一个可控的状态[1]。财务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与运营的核心,这就需要在不断完善财务风险内控系统的条件下规避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与项目风险,进而提升国企的经济运行效率。

二、国企财务风险的类型与特点

(一)国企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财务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国企更是如此,科学的内控措施和内控制度能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合理化管控,利于达成国企的实际战略目标。就目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实况来看,关于财务风险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其一,经济发展实况和企业预期财务发展状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威胁国企的生产运营效率,势必会增加经济损失。其二,选择货币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时会存在多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以上两种解释所站的角度不同,第一点解释主要是从广义上出发,而第二点则是从狭义角度出发。在分析与研究财务风险时,控制好风险的基本类别很是关键[2]。从财务风险是否可以被分散的角度出发,可将财务风险分为不可分散风险与可分散风险,可分散风险主要是利用各种控制手段来分散风险,以更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在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财务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差异主要将风险划分为筹资、投资与运营风险,所指向的就是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根据风险所出现的原因,主要将财务风险划分成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自然风险是不可预见的,主要是出现自然灾害等事件后所出现的风险。人为风险则包括政治、经济等因素。根据风险可控的实际程度,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不可控风险与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就是一些不能控制的风险,无法通过人为控制方式来降低风险;而可控风险就是能实现对风险的快速控制,能大大降低企业损失,以更大程度上降低各种财务风险所产生的危害。

(二)国企财务风险的基本特点

由于分类标准差异,财务风险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不管财务风险种类怎样,其都是存在明显共性的。通过分析与研究,国企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体现于:其一,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升对财务风险的关注度与分析,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以减小财务风险所产生的危害与损失。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企业的发展与运营过程中。其二,不确定性。由于国企自身的经营与发展活动是不确定的,因此,财务风险也充分凸显各种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确定风险会何时、何种形式出现。其三,损失性。在国企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应强化对风险的合理化管控,确保风险具有可控性,主要是由于伴随风险而来的是财务损失。若国企存在相应的财务风险,极有可能导致资产流失,还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其四,系统性。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与运营的每个环节,其充分凸显系统化特点,也就是说,每个系统决策和落实都会伴随一定的系统化风险。其五,可控性。可选择多元化方式来管控风险,而构建更为完善的内控制度是控制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一)财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

由于长期受到资金与政策的有效支持,国企的管理人员与员工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度不足,未给予重点的关注,仍旧选择陈旧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再加之财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未能把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挂钩。虽然部分企业构建了财务风险内控制度,但是,所构建财务内控制度不严谨、不科学,流于形式,且执行力度不够,使得国企财务风险增加。

(二)财务风险预警制度不完善

目前,一些国企的财务会计部门职责仅仅为信息核算、记录和报告,实际工作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结合力度不够,严重影响财务管理效率。国企普遍还未构建满足自身发展现状的风险预警制度,所选的预警模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权威性与可行性不是很强,不能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评估财务风险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也无法对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同时,国企的管理链条比较长,层次也比较多,势必会加大风险的监控和梳理难度。

(三)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内控监督制度

财务风险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内控执行的实际完成度都会影响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然而目前,国企对内控审计与监督的重视力度不够,其自查与自纠能力欠缺,对风险内控机制的实际工作效果的自主监测与评价力度不足,再加之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会影响整个内控机制的系统性与闭环管理效果,会严重削弱内控机制的持续性与有效性。同时,不健全的监督机制无法把内控责任落实到实处,也就无法实现国企管理的规范化。

四、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内控与财务管理理念

国企的管理层应善于听从审计或财务人员的基本建议,一旦发现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与调整。通过基层人员的有效反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修正,以推动企业稳定而高效的发展。此外,国企管理层应具备敏锐的识人能力,旨在挖掘专业知识点与专业技能的内控人才,主要是将各个人才分配到合适岗位之上[3]。同时,需要对财务内控人员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可采取定期培训与组织学习等方法来帮助员工来提升自我工作实力。同时,工作人员要明确了解国企财务管理与内控措施的实际意义,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指导建议。

(二)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制度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为强化对财务风险的合理化管控,必须要构建相关的风险预警制度,且在实际构建时,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出发:其一,与企业发展规模相符,采取综合评定模式来对风险预警予以比较,构建一定的系统监控体系。同时,财务人员要对财务数据开展有效的梳理,并将这些财务数据和企业财务年度考核、具体执行情况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采取合理的方式来预测与分析各种风险。对于企业那些相对敏感的指标和项目,则需要构建合理的监控体系。此外,需要制定相关的监控表格,以求为预警实施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取按月追踪的方法,也可选择按周追踪的方式,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来制定一些不同的预警值。

(三)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与决策机制

现阶段,国有企业应对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把握市场的基本运行需求,应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及时向一些私有的企业学习各种技术,做到监督权、经营权与所有权实现彼此分离。在管理层面,主要是采取由上至下的模式,以确保监管的高效性。另外,国有企业应意识到投融资决策的重要性,需要在正式投资前,要详细的调查整个市场,全面了解与摸清整个市场情况,对投资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合理评价财务资产与具体的融资方案,清晰认识到后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还要考虑自身是否能够对预期风险提出一些风险转移、规避或降低措施。同时,加强对投融资决策实施情况的控制和监督,跟随着项目的实际进程来对各种风险、资金等进行持续性的控制和监督,以保证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

(四)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为获得理想的风险防控效果,将风险的损失率降到一定范围内,国企都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管控工作组或风险管控部门,及时设定管控权限,还要制定好具体的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各种错误或舞弊问题。另外,应不断增强国企的财务内控审计监督工作,对审计证据、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等进行系统化的核查,保证内控审计的高效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同时,积极落实好财务风险管控与责任制度,对于财务风险的内控问题,需要落实好内控各环节的基本责任,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谨慎性与有效性,以达到全员性与全过程控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推动国企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做好国企的财务风险内控工作,主要是采取合理的措施将风险控制最低,以提升国企的基本运行效率。新时期,国企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应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与监督机制,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与投融资风险防控机制,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求为国企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预警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