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内循环为主格局下培育军民两用的战略新兴产业路径分析
2020-01-17
一、前言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萎缩诸多负面影响以多重叠加的态势出现,逆全球化的状态已经形成,让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衰退。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疫情双重冲击下,我国近些年由出口导向加投资拉动型的国外大循环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向创新导向加需求拉动型转化以扩大内需,到今年开始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综合战略发展方向,以促进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随着国内经济规模扩大和人民需求的提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国内大循环的国内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双循环导向又可巩固启动内需大市场时有可能弱化早先海外市场累积的份额优势。双循环战略取长补短,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发展的导向。在国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军民融合战略相结合,通过创新培育军民两用的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经济内循环为基础,市场需求为牵引,科技创新为动力,军民协同创新突破核心技术领域,加强军地资源统筹是立足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大势,明确战略目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内循环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发挥创新和资本市场主体两个方面的力量搞好军民融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军民两用战略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后进而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以协调发展促进新时期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明确要求通过军民融合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军民融合既能让国防实力大幅度的提升,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提供坚强保障,还可以切实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提高物质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总体供给水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赢得国家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变革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系越来越紧密,必须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争取主动、实现超越的战略途径,全方位整合国家力量,加快军民协同创新发展,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实现我国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的根本基础。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平台,启动运营军民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研究设立军民融合产业专项债券,有序推进军民融合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军民融合市场化投融资渠道,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支持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的有效手段之一。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任务,推进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
三、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中国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转型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坚持顶层设计进而推动地方主动探索相结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树立标杆。军地相关部门要加强资源统合、力量整合、政策集成。地方党委和政府要主动作为,要坚持突出重点,勇于攻坚克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取得实效。要实现关键性改革突破,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培育一批创新型新兴技术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切入点,对军民融合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分析,利用军工企业的技术和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通过资本市场找出军民融合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在资本市场下军民融合出路和方法。军工企业因为科技领先使其产品在经济内循环中不仅具有庞大的自身市场和军转民后的国内巨大的民用市场,可成为内循环的有效路径之一。特别是航空航天、新材料、信息技术、设备制造等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产业将形成数十万亿的国内外市场,通过军民融合形成以内需为导向,外需为延伸,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现代物联网形成军为民、民拥军的现代市场导向型深度军民融合的新兴产业。
四、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让军民融合战略新产业助推实体经济创新提效
利用军民融合使其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经济创新提效,加快完善的资本市场,推动相关产业重构与区域产业调整,不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加快创新增量资产,实现战略新产业助推实体经济创新提效。
(一)完善资本市场,营造一个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让军民融合通过资本市场整合各种资源成为可能。军民融合的核心是资本,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快速、有效的为军民融合引入资本,资本和管理的引入将带动国企进行思维转变,促使法人治理结构等组织结构以及股权架构走向市场化。让大型军工通过军民融合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让社会资本、国家资本、地方资本参与进来,组织好国家的产业布局,提升我国军工企业在全球中的竞争力。监管层建立规则统一、交易规范的资本市场,营造一个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完善股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及信托、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的交易机制,才能使军民融合以市场导向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需求有效促进军民融合股权交易。
(二)利用资本市场对军民融合实施产业重构。军工企业一个完整研发周期往往10 年20 年,不是每一个民企都要自己研发、生产、销售行业的分工会赿来赿细。基金的投资也同样会进行分化,一方面大基金将会进入国有大型军工企业和研究机构,这些企业以规模、研发、高端的制造为主,主要的目标是引领科技的发展和保证技术的保密性。另一方面,不规模基金将以参与专业、专注、纵深的民参军的企业为主,主要是军转民和军用品零件和小型设备的供应。利用资本市场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充分、有效的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和融合,实现军工产业强者恒强的格局。
(三)利用军民融合的特殊性实现区域产业调整。在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区域和城市将大洗牌,定位会出现明显变化,就像高铁导致的城市之间相对地位发生变化,产业链将重新布局。我国区域产业转移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转移,但由于国内产业转移主要因为转移质量不高、层次较低、没有完整的产业链而使产业转移乏力,进而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难以缓解。利用军民融合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地方政府的协同,让资本市场成为区域产业调整的发动机实现区域产业转移后的经济均衡和长远发展。产业的转移实质上是企业的迁移,军工企业的安全性和战略纵深性要求让全产业链在我国西部发展成为最佳选择,以前的三线工程为军民融合企业西部发展提供的大量人才和技术工人,降低了军民融合产业转移的承接难度。另外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通过军民融合产业转移,将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四)通过军民融合不断创造新的增量资产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核心是深入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力,其中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大数据。军民融合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科技发展,这当下正符合国家以科技发展扩大内需导向,军民融合过程,就是要不断创造新的增量资产。虽然国内军民融合市场有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广度、深度都值得挖掘,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区域间的障碍,其中外部资本的进入和军转民的应用只有通过军民融合才能实现。因此,通过资本市场的建立一个军民融合新经济格局形成成为当下最佳途径。
(五)信息技术下的数字经济将为军民融合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现代军事的竞争就是信息技术的竞争,军民融合就是要利用军工企业的信息技术为民所用,让社会中的先进信息技术促进军工发展。上世纪80 年代,我们老百姓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想富,先修路”。2008年后,为什么中部城市能够实现崛起?很重要的原因是高铁。而信息技术下的数字经济就是所谓的“新基建”,是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实现弯道超车最佳途径,军民融合将让数字基建的全面升维。信息技术下的数字经济将对军民融合企业经营、商业模式、产业链布局等,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一定会造成区域经济的重新洗牌。对企业而言,它的要义在于抢抓机遇,哪些军工企业能抓住数字经济的先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军民融合就能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