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期权期货

一、“保险+期货”模式概述

目前“期货+保险"金融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险公司设计出来保险产品供农民购买,农民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来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时为了转移风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而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对冲,实现风险闭环。由于农产品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二者都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可以实现互补。实践证明“保险+期货”金融模式结合了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可以有效缓解价格波动对农民及养殖户带来的冲击,将农民的价格风险成功转移到资本市场,切实地用金融衍生工具服务实体经济。

二、山西省“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现状

山西省最早于2017 年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首先由新湖期货在山西开展了玉米的“保险+期货”试点。2017 年9 月由格林大华期货主办、中煤财产保险公司协办、大商所支持的山西省首单鸡蛋价格“保险+期货”项目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中煤财产保险公司推出鸡蛋的价格指数保险,为山西省武乡县大山禽业有限公司提供了80 万元的鸡蛋价格保险,标志着山西省农产品金融创新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创新农险的发展和脱贫、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2018 年,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在山西对玉米“保险+期货”项目进行承保,按照亩产1000 斤玉米计算,每亩保费约30 元。其中,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补贴保费70%,约21 元,剩余30%保费支出由农户和财政补贴支出,约9 元/亩。

2019 年1 月底,由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支持、新湖期货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承保的大宁县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顺利完成结项理赔工作,试点项目为山西大宁县350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苹果价格风险保障,3000 吨苹果,覆盖了3000 亩苹果种植面积。项目赔付总金额为100 万余元,平均每亩赔付336.335 元,平均每户果农赔付2882.27 元。大宁县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是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在山西地区支持的唯一“保险+期货”项目,从2018 年10 月中旬开始到2019 年1 月底,历时三个多月,2019 年4 月,临汾市翼城县2 万吨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2018 年11 月,中信建投期货联合中信建投证券在山西临汾吉县开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承保方为人保财险临汾市分公司。本次项目共承保1500 吨苹果,参保农户50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 余户,提供风险保障1680 万元,保费合计31.5 万元。保费由中信建投期货出资21.5 万元助力脱贫,当地某果业公司主动承担10 万元保费,农户免交保费。经过三年的持续试点和市场培育,“保险+期货”模式逐渐在山西地区开花结果,覆盖品种和种植面积不断延伸和扩大,截止2019 年4 月山西省“保险+期货”项目涉及的玉米总规模超过28 万多吨,涉及苹果总规模超过3.5 万吨。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而山西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全国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西省就有2 个。近年来,山西省脱贫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2020 年2 月山西省58 个贫困县(区)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整体来看,山西省脱贫工作仍然面临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剩余减贫任务,同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山西省政府需要创新扶贫方式,大力支持和推广辖区期货公司通过“期货+保险”金融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公司及贫困户增收提供保障,助推脱贫攻坚。

三、山西省推行“保险+期货”模式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目前我国国内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只有二十几种,上市品种数量较少,已经上市的品种主要集中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其中个别农产品期货交易并不活跃,不能实现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作用。而我国的农产品期权市场起步较晚,我国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于2017 年3 月31 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之后我国加快了场内期权品种的上市工作,目前我国场内期权品种已经增加至6 个,分别是豆粕、白糖、棉花、天然橡胶、菜粕及玉米,但是与我国场内期货品种相比,场内期权品种严重不足。另外,与场内期权相比,我国场外期权品种虽然相对丰富,但是场外期权信用风险大、流动性不足和交易成本相对较高等缺点也非常明显,这客观上加大了“保险+期货”项目推行的风险。

除此之外,我国期货市场所存在的容量小、交易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也给山西省“保险+期货”项目的推行造成一些困难。由于“保险+期货”项目中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则需要在期货市场通过交易期货合约进行风险对冲,以此实现风险闭环,达到项目的良性循环。而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容量较小,不能满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产品价格的避险需求,如我国玉米主连合约历史上最高日持仓量仅100 多万手,而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554 亿吨,面对我国北方玉米产地存在的巨大的避险需求,期货公司没有办法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应数量的期货合约交易来对冲风险,而对手盘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保险+期货”项目的推进,所以从根本上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拓展我国期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是发展“保险+期货”项目的根本保障。

(二)政府增加支持力度。目前山西省各级政府对“保险+期货”项目的开展进行了一些扶持补贴,如大宁县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得到了大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6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保费的同时,大宁县政府和山西人保为果农自繳的30 万元保费资金提供兜底保障,为今后苹果价格保险在当地大规模推广铺路,同时也充分保障了果农的利益。但是目前“保险+期货”项目在山西推广的较少,农民缺乏对保险期货知识的认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这进一步阻碍了项目推广和实施的进度。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险+期货”项目的扶持力度,将“保险+期货”项目纳入山西省贫困地区扶贫规划体系,对农民的保费进行财政补贴,减轻农民投保的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顾虑。同时,山西省政府应该努力提高农民风险管理的意识,联合金融机构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期货和保险等金融知识的普及,注意统筹山西省内各市农委、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等市直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推进信息共享,确保试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可以引入“保险+期货”项目的成功赔付案例进行宣传,吸引农户投保,提高农村投保率,切实防范农产品价格风险,保障农民利益,防止返贫致贫。另外,山西省政府应鼓励辖区内资本市场各主体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从事扶贫开发事业,鼓励各金融机构共同出力,分担保费,提高农民的参保意愿。除此之外,山西省政府应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工作,抓紧出台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政策,尽快推出相关政策配套细则,为“保险+期货”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法制保障。

(三)期货公司不断优化产品。近年来,山西省辖区期货公司发挥期货公司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和推动“保险+期货”项目的创新,助力“三农”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同时,辖区期货公司还经常性地向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宣传收入保险、价格保险等保险产品,对多地贫困地区的农户进行项目宣传,普及了金融知识,对多地的脱贫工作做出了贡献。为了更好地完成巩固脱贫的任务,辖区期货公司应不断优化保险方案设计,提供产品技术支持,针对各地不同大宗农产品的需求,结合农产品期货价格走势,设计有针对性的价格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地区农户个性化需求,切实提高对农民的保障价格,同时达到控制保费成本的目标。另外,我国期货公司应总结国内外衍生品市场服务农业发展的经验,发挥衍生品市场的避险作用,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努力探索农业收入保险,加速从简单的农业价格保险向农业收入保险的过度,不断丰富市场上的农业保险产品,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达到稳定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

(四)保险公司提供全方面支持。由于我国农业经营者一般缺乏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管理所需要的金融专业知识、操作经验以及资金保障,在“保险+期货”项目中保险公司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将农户与期货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农户比较熟悉和理解的保险产品,将农产品价格风险通过期货市场转移出去。另外就我国而言,相较于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具有更强的综合实力和更完善的基层服务基础,保险公司应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助力“保险+期货”项目的推广和成功,有效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辖区保险公司应在山西省贫困地区不断宣传和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农户的投保意识,动员贫困地区各主体加入到学习和宣传保险扶贫的队伍中来。另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让利的方式,降低保费,切实降低农民投保的顾虑,开展扶贫工作,承担社会责任。最后保险公司还可通过提供保单质押、小额贷款保证等保险产品为贫困地区农营企业和农户创新融资渠道,解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融资难题。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期权期货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因时制宜发展外汇期权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人民币外汇期权择善而从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研究
基于博弈视角的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