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三个命题的新时代意义
2020-01-17陈跃瀚
陈跃瀚
(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1848年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份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划时代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一次全面而又系统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第一次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70多年前合作写作之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已呈现出不少的问题与矛盾,《宣言》通过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道出了矛盾解决的途径。时至今日,放眼世界,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亟须进行《宣言》的再教育, 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宣言》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
新时代下重读《宣言》,如何把握其中的理论奥秘与现实意义?可以从《宣言》的三个重要命题,即三条主线来解读:第一,“阶级和阶级斗争”;第二,“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第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宣言》在第一章开始就这样写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272这说明,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斗争是理解《宣言》的关键所在。阶级理论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过马克思却较少提及,也未提供系统的分析,因为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列宁对于“阶级”概念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10
列宁的经典论述揭示了划分阶级的三个标准:第一个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这也是最重要的划分标准;第二个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三个是分配方式。也就是说,列宁实际上展示了三种阶级社会对立的方式: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来看,人们可以被划分为所有者集团与非所有者集团;就生产过程的作用和地位来说,人们也可以被划分为指挥者集团和被指挥者集团;而从分配结果而言,人们还可以被划分为剥削者集团和被剥削者集团。一般说来,阶级社会中,所有者总会是生产的指挥者和剥削者,非所有者则总是被指挥的和被剥削的那一方。因此,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原始对立,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冲突。
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特别强调了三个观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547马克思鲜明地表达如下意见:
第一,马克思主义敢于承认阶级斗争,敢于公开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划清了同一切资产阶级学说的界限。不管资产阶级承不承认阶级斗争,他们的基本立场也是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我们要坚持的是,只有承认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经济上的所有者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皆阐释过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欧洲的几个国家建立的历史则充分证明,运动、事变与革命的真实内幕,其实就是阶级斗争。
二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新变化,其社会阶级结构也悄然发生改变,一些学者则趁机提出了各色理论以否定《宣言》及其阶级斗争理论。一方面,针对无产阶级队伍的变化,他们宣扬了诸如无产阶级消失论、中产阶级化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体化论等。另一方面,针对资产阶级的变化,个别学者还包装了资本家消失论、管理人革命论、“资本民主化”和“人民资本主义”等。还有些学者试图淡化列宁的经济标准,为私有化辩护,提出划分阶级的多重标准,如收入、声望、权力、职业和教育水平等。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4]。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变革正是现在进行时。近些年来,西方社会固有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宣言》用阶级分析法剖析资本主义的四个基本结论于新时代依旧值得讨论。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没有变。放眼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其社会的阶级结构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依旧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两个主要阶级依旧是资产阶级和雇佣劳动者阶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保持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导致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其生成路径和演变逻辑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质没有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外观、表象、形式和构成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变化,但其本质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如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已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如《宣言》所说:“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1]273所以,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论断仍然有效 。
第三,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段的剥削实质没有变。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重点讨论了财富分配问题,“在财富积累和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将社会推向两极分化或至少是不平等的强大力量”[5]28。自由的市场无法避免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日益扩大。西方发达国家于21世纪的今天正在重复19世纪那种会产生严重经济社会问题的不可持续的收入不平等,财富分配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实际上,按照马恩的观点,贫富差距扩大化恰恰证明了资本家正在持续地剥削工人,只有推翻资本家统治,工人阶级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处于对立与斗争的结论没有变。
第四,无产阶级必须有组织地联合才能实现解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307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口号。目前,资本全球化愈演愈烈,机器换人、技术排挤人等现象加速发展,单个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法摆脱被剥削压迫的命运,唯有联合起来,让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才能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
虽说我们已进入了新时代,但这个时代依旧具备马恩所判定的历史时代的特征,那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生死博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国际之间的阶级斗争不会熄灭。“人民民主专政是万万不可取消的,必须坚持,必须巩固,必须强大。”[6]
二、“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两个必然”在《宣言》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284而“两个决不会”是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中提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7]9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恩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尤其针对资本主义。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试错、完善的过程,有成功肯定也会有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彻底失败。即便当前的社会主义遭受诸多磨难,也依旧改变不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这样的研判:“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8]383因此,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启示意义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深入理解《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述,历史趋势无法阻挡,保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要坚持底线原则,即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9]2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来自于马克思的两大贡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和高度统一,指引中国道路的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可以说是实事求是的知行辩证法。因此,“我们党的这种成功经验表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其中,首先是坚持,是坚持它的基本原理,这种坚持是前提,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甚至会走上邪路”[10]。其次要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当前的“两个没有改变”,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12。这提醒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纵坐标上把握中国国情,要有历史思维能力,用历史眼光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结合历史与现实;也可以用国内国际的横坐标来把握中国国情,对于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既看到机遇,又看到挑战。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将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和战略部署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是对《宣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的深刻解读。
另一方面,必须按照《宣言》的方法论来对待、认识、研究当前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首先是资本主义的回升与反弹。苏东剧变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大发展,社会主义阵营萎缩。放眼当今世界,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多,我们面临的还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下,全面深入地检审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建构起来的世界秩序及其全球治理体系。坚持重审、反思已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绝非只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进路,但其理论视野无疑具有最为彻底的批判性取向。”[12]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做了哪些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事情,如何与它们相处,如何利用它们的优点为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批判性地审视它们有哪些做得不合理、不公正的,提出中国方案,把社会主义建设得更有中国特色、更具优越性。
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在私有制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中,一切劳动都是为了资本的增殖而存在,无产阶级在劳动中并非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非自愿,而是被迫的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属于无产阶级的自由劳动变成了维持自身肉体生存的手段,成为了异己的东西,演变出四重关系(矛盾):一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二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三是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四是一国之内的每个人同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个人的关系[13]。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工人的异化劳动仍然存在。学者叶汝贤认为,《宣言》关于未来社会憧憬的最终落脚点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恩的终极愿望,可以解决人类社会与历史发展中的四重矛盾。
人的自由发展,只有在新社会方可摆脱剥削与压迫,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在上述四重矛盾中,关键在于第一个,即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4]84这个集体就是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创造历史,实现真正的自由。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两个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就目前而言,《宣言》中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论述必须依赖于“人民群众”概念,在新时代语境下,“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对《宣言》基本思想第三个要义(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根本遵循和创造性发展。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蕴含着共产主义运动最本质的内容”[15]。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创造了历史。他们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党工作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新时代的内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当前我们理解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部分人的自由发展,任何时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围绕着人民的需求和幸福这个中心,人民向往什么?人民关心什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么?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追求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核心、为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1]21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精神特质的展现,胸怀“人民梦想”的抱负,坚守“人民立场”的底线,致力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新时代下,我们必须牢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优良的作风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创造伟大事业。以上这些皆延续了对《宣言》命题的阐释,唤发新的解释力,充分证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