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北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2020-01-17尹莎莎张军桥
尹莎莎 张军桥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交互作用、共时存在、历时发展,从而融合生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新形态[1]90。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对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当今多种思潮的影响下,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正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人生目标缺失等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北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以及敢于拼搏、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脉相承。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冲破艰难险阻取得胜利,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战争年代传承下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抗日精神等共同体现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当代涌现出的雷锋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着共产党人优秀的精神品质。运用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前大学生普遍出现抗挫能力差、价值取向错位、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体现了革命先辈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生动诠释了人生价值所在,为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促使其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三)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传统的思想教育形式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把握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利用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讲述、引人深思的革命遗址参观、热血澎湃的红色歌曲传唱、鼓舞人心的革命诗歌诵读、身临其境的红色影视作品观看等方式,拓展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将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亲身感受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思想认识。
二、 河北省大学生对河北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斗争遗址和遗迹、革命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3]77。太行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抗大精神、李大钊精神、白求恩精神等充分体现了河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对河北红色文化的认知情况,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河北省大学生对河北红色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别对位于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的三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22份。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认为河北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学生只占28.85%;非常了解河北红色文化的学生只占7.48%;了解一些的学生占71.8%;不太了解的学生占19.63%。说明河北省大学生对本省红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够深入。我们还发现本省红色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大学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有56.72%的学生认为其对自己价值观的形成很有意义;39.1%的学生认为有些意义;46.2%的学生认为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起到很大积极作用;46.75%的学生认为有些作用。数据还表明,94.25%的大学生表示对本省红色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获取知识的渠道受限,认为所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红色文化内容很多的学生占32.43%;认为所在学校经常举办有关红色文化的讲座和活动的学生占39.8%;认为所在学校经常通过校园网、公众号等网络形式宣传红色文化的学生占64.43%。学生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但他们更愿意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等方式学习更多的红色文化内容。这表明虽然高校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活动,但存在着教育方式略显陈旧,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等问题,没有真正将红色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学生思想中。
三、河北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对的挑战
(一)大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认知不足,缺乏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虽然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较高,但是由于年代的差异,部分学生仅仅将红色文化看作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无法将其蕴含的精神内涵与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一方面,在当今多元文化影响的中国,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生活等多种现实压力的冲击下,对个人利益更加关注,出现了只重视学习成绩、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文化追求的现象,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识不深入;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只习惯于单纯的知识灌输,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缺乏对红色文化理论的自主学习,获取红色文化知识更多依赖于红色旅游、革命影视作品等偏娱乐性的方式,对红色文化的内涵缺少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方式陈旧,宣传亟待加强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并不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往往照本宣科,缺少引导和启发,对学生的需求不够关注,不能有效利用本土红色文化引发学生共鸣,从而减少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虽然部分高校也会组织学生到西柏坡、狼牙山等地参观学习,但由于受到经费、交通、安全等因素影响,参与学生人数较少,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有限。高校平时也会开展革命诗歌诵读、红色电影观赏、红色网站推送等活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宣传,但是主要依靠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如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存在实施时间较短、形式不够新颖、认识不够深入、宣传平台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政府部门参与引导程度不够,挖掘不深入
河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基地数量多。在中宣部公布的428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河北省就占据了21个。此外,河北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与各自文物、文化、教育行政部门及共青团组织等部门共同确定了一批地方教育基地,各地的红色教育基地数量仍在以不同的速度增加[4]11。但由于受到地域分布、资金、政策等因素影响,开发和利用程度尚不均衡,如西柏坡革命圣地、冉庄地道战遗址、狼牙山革命教育基地等地,地理位置好、规模大,作为旅游资源为当地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的参与引导力度较大,注重红色文化产业的整合。但仍有一些红色资源的开发只是流于形式,建设相对缓慢,政府部门没有统筹规划,缺乏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主要以橱窗陈列和理论灌输为主,讲解不够全面,缺少实践上的体验,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和精神内涵,无法引起大家的思想共鸣,不能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教育资源。
四、河北红色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要提升实效性。教学应在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展现,精准把握社会的思想脉动和学生的所思所想,给予学生更丰富的知识传授、更深入的价值引导,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感。二是要增强创新性。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如线上课程、翻转课堂、微视频、社会实践、参观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开设红色文化选修课等,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三是要提升吸引力。教师要善于将河北本土红色文化中的真实题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承功能,通过讲故事、举实例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共鸣,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价值引导,做到以知启德、以学弘道。
(二)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高校实施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方面高校要善于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如建党、建国周年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结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或者通过举办红歌比赛、红色电影展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革命历史、体会革命精神。高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讲座,或者邀请革命老前辈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红色教育之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将红色教育贯穿于大学全程。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科优势,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红色宣讲团,以青年人特有的语言风格和沟通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宣讲理论知识、红色故事,增强朋辈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宣讲的吸引力。同时鼓励学生建立红色文化社团,以本地红色文化为基础,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专题探讨、实地调研、编排话剧等方式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主旋律,使其成为凝聚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有效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河北省高校应充分利用本省各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景区等单位合作,建立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在假期或者教学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活动,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各高校各院系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红色文化专项活动,如开设红色课堂、红色文化知识进社区、重走革命路、守望红色遗产、探寻革命故事、走访革命前辈等,使当代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河北红色文化内涵,增强对河北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其爱家乡、爱河北、爱祖国的情怀。
(四)加大红色网络平台宣传力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和媒体要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网站、红色公众号、红色微博、红色旅游网等方式宣传英雄事迹、回顾革命历史,还可与当地高校合作,采用网络直播、网络知识竞赛等青年学生喜欢的方式,加大本土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各高校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学校网站、学校官微、社团公众号、红色教育专题网站等网络渠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利用微视频制作、微课录制、网络宣讲、网络评选等网络活动,提升红色网络平台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同时,辅导员要利用微信、微博、QQ、钉钉等网络沟通媒介,积极推送党团知识、时政热点、英雄事迹等教育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自觉融入红色文化的主旋律中,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浓郁的网络红色文化氛围。
(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统筹规划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红色文化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处红色遗迹、每一件红色文物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河北省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坚持开发与协作相结合,加大资金投入,整合零散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增强资源共享。坚持抢救性修复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在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基础上维护和重现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特有的历史风貌。对基础条件较好、影响较大的红色文化遗址,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建设、纵向深入挖掘、打造特色品牌,在提高场馆布置、展品陈列、主题展示标准的基础上,加大游客的参与度,引发其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此外,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将其与当地经济建设、扶贫开发、生态休闲等结合起来,形成红色文化产业链,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拓宽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渠道,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软实力。
河北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是高校在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通过准确把握本土红色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多方面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从而开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