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01-17马静音王向阳
马静音 王向阳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将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在信息化时代与数字化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方位变革,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领与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现实依据
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际交往的功利化使个人主义之风迅速滋长,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缺失和信仰弱化。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时代新人,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一)创新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逐步兴起并日益繁荣,人类正步入一个以海量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我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应注意到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给学生思想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网络空间中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不仅严重损害社会的健康发展,更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如箭在弦;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全球思想交锋呈现新特点,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反观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仍存在把握不够充分、认识不够精准、引导不够有力的问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积极应对,更是对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的有效解决路径。
(二)创新是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强调:“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3]意识形态工作兹事体大,关乎党的前途与命运。高校作为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职责。在大数据时代,虚拟的生存方式在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同时,也使得西方敌对势力假借文化外衣,肆意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为应对这一意识形态安全危机,高校必须注重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路,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意识形态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借助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引导,从精准识别、精准供给、精准管理、精准评价方面全方位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
(三)创新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4]17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不仅局限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比拼,更注重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精髓所在,代表着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为学生成长成才树立了“指向标”。如何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生存场域实现了跨时空的扩张,各种文化的碰撞更加频繁。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使其极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侵蚀,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错误认识。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创新,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用真挚的情感互动引领学生的思想。
二、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价值取向
大数据时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征与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层面着手,坚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发展需求、学生自我需求、学生个性特征的深度契合。
(一)教学目标: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种新的社会矛盾、新的发展需求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社会矛盾归根结底表现为“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间的“势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此岸世界”制约着“彼岸世界”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革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社会主体往往赋予经济发展、生存安全以最高优先级,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存性需求”满足以后,社会主体的需求触角必然会延伸至更高级别的“多样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随着社会主体的需求日趋细微化、优质化与多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要随之改变,契合这种真实性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然而教育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却无法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这就必然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供给侧进一步提升教育供给的精准性、适应性、多样性与有效性,力促教学目标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统一。
(二)教学形式: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匹配
大学生是个性鲜明且充满活力的群体,其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形成了有别于以往的个性特征。一方面,大学生思维独立活跃,追求新颖的认知方式。大数据构建了一个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学生渴望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其中,实现知识的互通有无、共有共享。大学生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要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契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让课堂“活”起来,以免丧失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影响课堂抬头率。另一方面,大学生“触网”意识强烈,形成在线阅读习惯。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阅读模式呈现出由系统性、完整性向碎片式、零散式的转变,对传统纸质读物的需求持续下降,转而对在线阅读方式产生深度依赖。在线阅读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阅读任务,并以愉悦、轻松的心情与他人分享交流,促进阅读效率的提升与阅读内容的多元化。大学生崇尚在线阅读的行为特征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变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打破固定化的僵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确保教学形式与学生的行为特征相匹配。
(三)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自我需求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以数据挖掘和移动互联为支撑的大数据技术对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知悉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现实需求把握教学内容已成为可能。一方面,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推动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的大数据时代,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但其面临的选择也日益复杂多样,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困惑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供给精确聚焦问题,精准瞄准需求,结合学生思想困惑与成长需求状况,在保持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同时,兼顾时代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亟须教育内容的价值引领。当代大学生带有大数据时代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极具冒险精神与挑战精神,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但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为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增加了阻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供给必须做到教情与学情的高效协同,密切结合社会热点现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化价值引领。
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路径
大数据催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环境,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跟进、紧扣时代脉搏,搭乘上信息化与数字化的高速列车,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学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学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须高校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优化育人生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净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环境。高校应加快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建设,通过校园网站、校内微信、微博等打造宣传平台,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导向及价值导向,严格筛选如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其次,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环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造了无限可能,高校必须迎合时代的变革,利用互联网开发育人新环境,对教育资源进行数据化整合,鼓励教师开展线上“微课”“慕课”,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营造和谐共生的育人生态。最后,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环境。高校要积极拥抱大数据时代,扭转网络就是“洪水猛兽”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优势,借助AR、VR技术,创建数字化育人维度,创设虚拟育人场景及集体学习情境,造就沉浸式、体验式的新型学习空间,推动崭新教学环境的形成。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378“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展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提供了契机。首先,打造在线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精准互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依托大数据实施全新教学方式,如微课预习,实现个性化学习;跨区域云课堂教学,远程交流;直播+教育,“组合式”教学等,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手段的实施。另外,要在便捷服务、精准推送方面下功夫,通过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元的材料展现,实现线上线下的精准对接。其次,开辟沟通交流渠道,实现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打造师生交流平台,聚焦网上热议的焦点问题,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知识展现,吸引学生目光,实现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下交流,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的窘境,提升教学实效。最后,打造虚拟实践平台,坚持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大数据时代,时空界限被打破,为虚拟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在此背景下,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刻不容缓,高校应将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与丰富性的实践内容有机结合,通过虚拟仿真的实践场域强化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行合一。
(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引领者,其理论积淀和专业素养在培根铸魂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高校必须强化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首先,专业化管理,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定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使其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并且要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努力做到常学常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主动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展现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其次,发展性管理,提升教师队伍发展活力。坚持引进高素质人才、稳住现有人才、培养后续人才齐头并进,力促前辈引领后辈、后辈助推前辈和谐氛围的形成,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构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输送新鲜血液,打造一支专业化、科学化、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提供内生动力。最后,动态性管理,提升教师队伍应变能力。对关乎各个阶段教育成效的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分析,并将反馈结果纳入绩效工资管理,与评优评先挂钩,从而增强教师责任感,督促其及时了解优缺,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和改进,做到可信、可敬、可靠。
(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机制
大数据时代是数据成为驱动力的时代,数据因其准确性和透明性成为最为客观的评价指标。而技术手段的变革使数据的挖掘成为可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机制提供了支撑,推动评价机制由经验化向科学化、局部性向全程性的转变。首先,变革评价方式,突破单一维度的评价体系。在信息社会环境下,传统单一、经验式的评价日渐式微,倒逼评价方式与大数据的融合创新。高校要建构多维评价体系,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筛选,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进行智能考核,针对多样化个体精准发力。其次,协同评价依据,实现评价依据的多元化。依托大数据建构数字化评价模型,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自评和同行互评为辅,设置不同的权重,将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到评价机制当中,彰显评价依据的多元化。再次,注重过程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全程监管,构建教育过程评价体系,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生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测评,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从而使评价更加直观、全面。最后,延展评价结果,强化对结果的诊断和预测。评价结果反馈的效果决定了评价机制的质量,高校应依据评价结果反馈,及时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引导,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学习状况并及时追踪,实现评价结果的智能化和动态化。
总之,高校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在变化中坚持创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出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