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现状与管理体系构建

2020-01-17刘瑞文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垃圾分类

刘瑞文

(南昌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33003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然而随之提升的还有垃圾产生量。通过更加绿色、低碳与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是历史之必然。对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这意味着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时代命题。

垃圾分类管理是以绿色、低碳与可持续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基础,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提高环境质量[1]。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中心工作,培养广大学生垃圾分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建设绿色校园这一重要行动,高校定然不能缺席。此外,高校即为“小型社会”,对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对策探究,不失为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探索。

1 校园垃圾分类的意义

垃圾分类,是指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垃圾分类收集,按照指定时间、种类,将分类的垃圾放置于指定装置,由垃圾车予以收取或投入适当回收系统[2]。垃圾分类是对垃圾传统收集处置方式的革新,是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置的一种有效途径。

校园内功能区(住宿区、教学区、办公区、科研试验区、餐饮商业区等)不同,垃圾构成也略有差异。校园垃圾主要包括废旧纸张箱盒、塑料瓶、易拉罐、废旧电子设备、废旧电池、废旧金属、废旧衣物布料、果皮、零食包装袋、厨余垃圾、一次性塑料餐盒、落叶渣土、实验垃圾等[3]。据统计,师生员工约40 000人的校园,日垃圾清运量大约为20 t[3]。可想而知,其中可回收成分如纸张、塑料、金属岂在少数?

如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后的生活垃圾有30%~40%是可以利用的资源[4],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增长。每回收1 t废纸可造纸0.85 t,节省木材300 kg,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回收食品废物等有机垃圾1 t,可生产0.6 t有机肥,也可生产垃圾燃料,用于发电、供热[4-5]。

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经济效益方面,衣物、纸张、金属与塑料等部分回收利用,落叶渣土、果皮与厨余垃圾等进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实现直观上的“变废为宝”,而且能节约垃圾处理成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形成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环保意识,更能在一定方面促进广大师生员工培养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健康消费观;生态意义上,校园垃圾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减量化,即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进而减少污染程度,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节约垃圾传统填埋所耗费的土地资源,更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6]。可见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态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早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确定46个重点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1]。截至发稿前,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少数初见成效,我国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显著低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这与高校社会角色不符。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仍存在诸多难点:

2.1 广大师生员工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普遍缺乏

这是制约目前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因素。广大师生员工不仅是垃圾投放的主体,也应是垃圾分类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行动直接关乎垃圾分类的结果[7]。广大师生员工人员数量庞大,校内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垃圾分类在此基础上实行并不简单,加之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他们很少主动完成分类工作,特别是多数校园保洁人员不具备垃圾分类处理相应知识,垃圾分类工作无明显成效[7]。

2.2 受个人习惯影响,垃圾分类效果不佳[8]

就目前我国垃圾分类现状而言,大多数人对于垃圾均是袋装了之,受个人习惯影响,在垃圾投放时基本不进行分类,而“嫌麻烦、图方便”的心理更是导致动力不足,垃圾便是“随手扔”,而非“随手分”。即使小部分人愿意进行分类,但当垃圾已混放在垃圾收集装置内时,继续分类进行投放也无益。长期以此循环往复,有分类习惯的少部分人也难以继续坚持,垃圾分类效果不佳。

2.3 相关制度尚未完善,监管奖惩机制不完备

我国在垃圾分类上并未形成严格的法律制度体系,而上海市将垃圾分类“入法”的首创之举也实施尚不足8个月,广大高校与多数城市一致,自然也尚缺相关制度。在缺少相关制度的刚性约束下,对于繁琐且有悖习惯的垃圾分类,绝大多数师生员工便“不以为然”。此外,自律性的提高自然离不开有效的奖惩[6],监管奖惩机制不完善,致使“良莠不分”,亦阻碍了垃圾分类工作在校园的推进。

2.4 宣传力度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尚未普及

当前我国高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还亟待加强。高校人员中教师学生人数占比高,他们垃圾分类意识提升较快,但多数师生对垃圾分类标准尚不够明确,这说明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不足[9]。此外,虽然我国自2000年就开始试行将生活垃圾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项分类,但目前垃圾按这两项进行分类的水平仍非常低,这一方面也可证明绝大部分师生员工仍不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侧面印证了宣传力度的不足。

2.5 垃圾分类设施陈旧,规划不足

高校垃圾设施设置和标识粗放、规划不足,造成分类不明确,且高校垃圾设施设置的更新速度与校园垃圾产生量的增长速度远不成比例。有的师生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意欲分类投放时却遇垃圾混合收集装置,何谈专门的分类收集装置?因此,造成了他们继续混合投放、随意投放,垃圾分类热情日渐消去。此外,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垃圾构成、投放特点而进行的不同规划不足,亦是目前垃圾分类工作的短板。

2.6 垃圾分类工作缺乏统一管理,秩序混乱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垃圾分类工作或缺乏整体管理与统筹,或缺乏长期与有效的工作方案,秩序混乱[8]。高校生活垃圾大多由物业公司雇用保洁人员负责管理收运,但存在保洁人员责任分工不够清晰明确,保洁人员对垃圾中的可回收部分自行收集、变卖,私自储运不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更给管理带来难度;此外,大量校外“拾荒者”自由进入校园捡拾垃圾,不仅易因经济原因引发清洁人员与“拾荒者”之间的冲突,也给本已复杂的校内垃圾分类秩序添加难度[3]。

3 高校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对策探索

2018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规范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10]。面对复杂的高校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局面,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体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前文所述,从管理体系的构建角度对高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进行对策探索:

3.1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管理整体规划与方案,提升垃圾分类制度约束力

高校应结合国家及所在地区有关部门关于垃圾分类管理的要求,着手对校园垃圾的分类界定、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进行整体规划。根据校园不同功能区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微调,构建从垃圾产生到投放、收运、处理及监督落实的细致执行方案,并不断印证和完善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方案。高校还应探索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相关制度,从制度上理顺“校园垃圾分类是师生员工义务”,充分提升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3.2 拔高站位,提升垃圾分类管理重视程度,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校应将垃圾分类管理列为校园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学管理。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常务工作、综合治理、学生工作、人事工作、后勤工作等工作的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校园垃圾分类管理的核心议事机构,具体工作由分管常务工作的副职校领导负责,下设若干职能小组处理日常工作,相关工作依规定予以公开,一方面对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另一方面提升学校职能部门以及师生员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

3.3 优化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汇聚垃圾分类治理合力

理顺管理体制,在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成由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完善责任制度,明确部门责任,强化协调配合,狠抓责任落实,加强考核评价[11],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同频共振,实现人心聚起来、垃圾分出来[11],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全方面、多层次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推进,汇聚垃圾分类治理合力。

3.4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凝聚垃圾分类公众执行力

建立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12],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利用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多种途径,通过高校入学入职教育、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将垃圾分类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宣传过程中,针对师生员工的群体差异,应注意因材施教,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与价值,逐步培养师生员工垃圾分类意识。同时,还应广泛发挥新媒体途径的特点,探索建立校园新媒体平台专属垃圾分类小程序,可全时段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同时开通垃圾类别实时查询功能,助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3.5 健全垃圾分类设备设施,提升垃圾处理能力,保障垃圾分类处理效力

垃圾分类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可进行程度。结合垃圾分类管理整体规划与工作方案,健全设备设施,首先,高校要做好垃圾投放点布设工作,因地制宜,垃圾投放点数量及各点位垃圾分类投放容器数应结合其所在功能区域特点、往日垃圾投放量等予以测算,将各种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齐;其次,根据区域设置不同清理频率,以提高垃圾清运效率[12];再次,高校内要健全垃圾转运回收网络,建设半封闭式的垃圾分类中转中心,进行分类收集与暂存[12],必要时进行二次分类避免混合收集[13];最后,高校应与有资质的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企业合作[12],采取规范化储运、无害化处理措施。

3.6 发挥高校相关优势,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掘垃圾分类科技创新驱动力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科技创新亦大有可为。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主战场,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理应充分发掘其科研优势,主动作为,构建垃圾分类相关科研体系。开展垃圾分类有关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同时还应注意产学研结合,适时适地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掘垃圾分类科技创新驱动力。

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聚焦校园生活垃圾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技术或平台;在垃圾分类与清运方面,可结合人工智能、3D传感等智能控制技术,探索开发垃圾分类与清运设备或系统;在垃圾终端处理技术上,加强技术研发,对传统方式难以有效处理的废旧电池、餐余厨余垃圾、落叶渣土果皮等垃圾探索新处理技术;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方面,充分发掘VR虚拟现实技术在宣传推广的优势。

3.7 建立监督奖惩机制,大胆创新举措,激发垃圾分类工作内生动力

要想扩大高校垃圾分类的公众参与,就应建立恰当的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教育与强制缺一不可”[1],让广大师生员工从中明确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与回报,同时,清晰地认识到不进行垃圾分类的惩罚,充分发掘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做好垃圾分类不仅有满足乐趣等内在性激励,而且能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赞誉,甚至于物质回报等外在性的激励,人们自然会形成参与垃圾分类内生动力[8]。

除去强制性执行外,高校有关部门还应集思广益、大胆创新举措,明确师生员工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学工、工会、团委、后勤等部门可面向师生员工组织多样化的垃圾分类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亦可设立垃圾分类指导、监督等工作的勤工奖助学岗位,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相应酬劳[8];鼓励学生成立垃圾分类自律管理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探索将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后抵领积分抵用券或小礼品的制度[6];通过评比垃圾分类优秀个人、优秀团队等,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等。

4 结语

高校在校园生活垃圾方面因学校类型、校内人员规模及构成、人员环保意识、所在地域消费水平等因素,在垃圾总量、构成、特点与垃圾分类现状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高校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优化工作体制机制、职能部门协调联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等途径探索构建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体系,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城市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打造可参考的范例。

总的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垃圾分类意义重大,是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由之路。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整个社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应当充分发挥其教育资源丰富、教育途径多样、教育效果显著的优势,通过探索构建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为开展“生态育人”、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探索与实践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垃圾分类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校长管理要学会“望闻问切”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