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烛影情深深
2020-01-16何伟
何伟
闻一多的诗歌《红烛》,让读者深深体味到了其有甚于“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蕴。其实,灯光烛影中,意蕴丰富。
小小的一盏灯,穿越时空。面对微弱的灯烛,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夜色,诗人拥有光明、希望、思念、孤独等不同的情感体验。夜晚的灯烛,光亮而不刺目,含蓄而柔和。在诗人的心目中,灯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抒情意象之一,成为照亮诗人内心活动的经典意象,营造出一幅幅别具风情的社会生活画卷。
《全唐诗》48900余首,据载写到“灯烛”的意象近1600次。夜幕四垂,摇曳明灭的灯烛,点亮诗人的思绪,引发悲欢离合之感,表达思念故乡之情、生命短暂之思,抒发亲切相思之苦。让我们通过古典诗词里一盏盏灯影幢幢的青灯,开启士子内心的锁钥,品读其情感经历、心路历程,窥视其精神世界。
一、灯烛里的温暖、亲切之感
漫漫长夜,一点灯火也可温暖游子的心灵。幽室中光彩灿烂的华烛,旅馆里的星星寒灯,街市上片片辉煌的万家灯火,都能穿透沉沉黑夜,让人倍感温馨。灯光烛影里,灯火辉映,构成温暖的底色、美妙的意境,唤起生命里的一片温情。一片片灯光,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诗人除夕夜远离故乡,独宿旅馆感慨自身遭际,寒灯相伴,抒写滞留他乡的寂寞凄苦孤寂之情。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人与久别重逢的老友话旧,在家常话语中,表现离乱时代人们共有的“别易会难”之感。
喜爱红色,是国人一贯的审美心理,也是华夏美学的一大特征。诗人常常捕捉灯影摇红的情景,表达令人心动的亲切感。如李郢《中元夜》:“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红烛笼罩,佳人相伴之际,红烛红袖交相辉映,更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至“洞房花烛夜”成为古老中国的婚姻模式,成为对美满婚姻的最高祝福。
二、孤灯烛影中的乡愁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失意的诗人永远在悲叹羁旅漂泊,渴望衣锦还乡。孤灯烛影下,如春水般的乡愁缓缓流淌在游子敏感的内心:捣衣声里,号角声中,秋虫唧唧,天上残月,梧桐落叶,都能激起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独在异乡的客子,看见孤灯烛影,内心虽有一丝温暖,却也触动了一颗孤寂而落寞的心灵。昏暗的孤灯照亮游子的身影,更照亮了一颗孤独寂寞的心。
一盏盏“孤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为诗人乡愁的象征,融合成一首浓郁的思乡曲。昏暗的“孤灯”,也成为一种隐喻,孤灯如己,诗人的相思离情穿越时空,漂泊在异域他乡。尤其在有月亮的晚上,面对孤灯烛影,诗人顾影自怜,对故乡产生一种永恒的忆念,可望而不可即,一缕缕沉重而永恒的鄉愁由此产生。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眼。”(杜牧《旅宿》)诗歌抒写旅途凄凉,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失群孤雁声声,羁旅之人深愁难眠,描绘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张抡《烛影摇红》)词作通过今昔对比,感伤个人身世遭遇,抒发亡国之痛。表现梦破后的凄凉冷寂,只能满怀幽恨,独自相伴寒灯,听着归雁声声。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诗人客居灞上而伤秋,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寄居孤寺的诗人独对孤灯。俗语云:“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诗人看到他乡落叶情景,触景生情,写尽客中凄凉孤独,寒气逼人。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旅舍里,昏黄如豆的灯光温暖着游子一颗孤寂的内心。摇曳的灯光,似燃烧的青春年华,点燃诗人浓浓的思乡梦。悠悠缥缈的乡思,似乎被孤灯烧成缕缕轻烟,飘向远方。夜凉如水,一阵阵捣衣声传入耳膜,像叹息,像哀怨,一下下捣乱游子的心。游子的心绪,也随着捣衣声而跳动,被捶得又薄又亮。寒夜、思妇、游子,孤愁、无眠、思念,混杂一起,随着头顶一弯弦月的华光,飘向千里之外。孤灯不眠思欲眠,寒夜的孤灯,又好像在向游子诉说着久远的离别。今夜无眠,诗人身在异乡的孤寂、愁苦之境,像孤灯一样摇曳出昏黄的光晕,像思妇的寒杵一样发出凄凉、断断续续的声响。
三、残灯里对生命的哀叹
因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士子心绪复杂多变,为思念不得而哀叹,为期望渺远而惆怅,为愁绪不解而烦忧,倘若遇茫茫凄风夜雨,残灯照壁,别有一番苦味在心头。“残灯”意象,融入失意与无奈,除了“孤灯”的孤独寂寥,又添残破不堪回首等思绪。
尤其在王朝末年,离乱之世,“乱离人,不如太平犬。”透过“残灯”,也可窥视士子心灵创伤后的迷茫,对过去美好的苦苦追忆,对人生价值的叩问。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杜牧《齐安郡晚秋》)经历坎途、失意,“残灯”与“孤枕”,诗人心绪孤残,似乎超越时空,对悲苦年华的寄寓,对人生历程的无奈。前途渺茫无依,诗人没有出路,只能缅怀盛世,哀叹国运衰落。再如:“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冯延巳《喜迁莺》)“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杨万里《临桂》)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司空图《华下》)诗人通过眼前“残灯”,诉说一颗饱经风霜、千疮百孔的受伤心灵,抒发家国之痛、大悲后的落寞、忧国忧民的无助与苍凉。
山水永恒,人生苦短。尤其是风雨飘摇的时代,在理想破灭、家国衰败的双重打击下,诗人常常感喟历史变迁的沧桑、世事沉浮的荒凉,或人生的寂寥、尘世的幻灭。
四、灯烛里其他多彩的生活
灯烛意象,有时也反映士子“勤苦诗书”的生活状态,尤其隋唐科举求仕后,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白发依旧读书中的苦闷,也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佳话,演绎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表现士子人生的百感交集。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唐寅《夜读》)诗歌写诗人夜里读书的场景;“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又有一点诙谐幽默。“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于鹄《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唐朝的士子,尤其是平民书生,大都喜欢在寺庙读书,可能寄居寺庙,生活费用比较低廉,又容易安心读书。再如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如果金榜题名,曾经的拜谒而不受待见之耻,曾经的次次落第之苦,曾经的一切不如意都可化解。如姚合《及第后夜中书事》诗句:“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爱花持烛看,忆酒犯街沽。”洋溢着诗人苦尽甘来的欢畅。
古典诗词里,灯烛还有一种“烛泪”的悲剧意蕴,或具有一种牺牲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诗人用蜡烛作比,以“成灰泪始干”反映痛苦情感终生以随,比喻不能相聚的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烧成灰一样,蕴含着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热烈、执着的追求。再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灯烛,也可表现悠然的心态。“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诗人悠闲中透着一丝无聊,通过“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渲染,写出雨夜候客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怅惘心情,待客时长的落寂。在悠然自得中,诗人又有一分怅惘失意。
黑暗往往跟死亡相联系,人们对黑暗有种与生俱来的恐惧,于是点燃灯烛,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里,这种秉烛夜游的行乐态度,内心深处也有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渴望。
总之,这摇曳多姿的“灯烛”意象,成为古典诗词中一种不朽的主题。透过柔婉朦胧的灯光烛影,我们能够窥探其背后的内涵,捕捉作者的生命意识以及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弘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