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问题导向”教法的思考

2020-01-16吴敏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苏武问题导向林冲

吴敏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知识容量的变化,也意味着教师思维的更新和角色的变换。课堂从呈现结果到关注过程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方法的引领者转变。理念上要做到“以生为本”,方法上要做到“问题导向”“注重过程”。所谓“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导向”,即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问题的探究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注重过程”,即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的目标。在实践中“问题导向”应该是课堂的核心要素,因为落实了问题由学生提,问题由学生解,课堂就必然是“以生为本”“注重过程”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个问题很重要,每堂课提什么问题,如何表述,都精心构思。这个问题一定是涉及文本的关键问题,指向要明确,概念表达要准确,甚至设计要巧妙。有时候学生答不上来,我们也会觉得很奇怪,问题提的有什么不妥吗?学生为什么答不上来?字斟句酌绞尽脑汁寻找的一个好问题,为什么在课堂上生发不出好效果?

一、反思,从一堂公开课开始

曾经听过一堂设计感极强的语文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文中有一块石头,是林冲在风雪夜用来顶住山神庙庙门的石头,由学生来填写这是一块什么石头,以此来作为文本研读的主线。

那堂课激情四射,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石头体现着林冲谨慎的性格;二,庙门外三个男人没有能推开庙门,可见石头分量之重,林冲一人将它搬起,足见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三,门被石头挡住了,林冲才隔着门听到陆谦等人的对话,林冲蒙冤才真相大白;等等。将全文大部分情节、人物性格都与这块石头联系起来,总结得出这块石头是一个非常精美的道具,是一块“疯狂的石头”。

这节课设计得严丝合缝,课堂上学生被老师提出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流畅的语言所感染、所吸引。这节课上得酣畅淋漓,精彩到完美。

但是静下心来思考,首先看问题设置的科学性。这块用来挡住大门的石头,一方面证明林冲做事谨慎小心;另一方面证明门外陆谦等三人已经得意忘形;同时也符合此时环境特点,天黑视觉差,三个人疏忽了门的状态。这与林冲力气大、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之间的关联性实在是有点小。

再有,从问题设置的意义看。这样的问题是否偏离了小说鉴赏的规律?对一块石头的探讨是否已经偏离了小说情节主线、人物性格刻画?这个问题是否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学生是否学到了阅读小说的正确方法呢?

看上去很精致的一节课,学生只是觉得老师解读得很巧妙,讲解得很精彩,小说写得很漂亮。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还是不会阅读和鉴赏小说。推而广之反思,精妙的设计重要,还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重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十多年时间里,接触的名家作品不少,总也遇到过很多精彩的课堂,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不会概括一段话的内容,更不要说鉴赏文本。错是否在学生?教师有没有扎实地指导过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考虑,师生之间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不对称,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思维状况不在一个层级。可能老师在审美层级上自我陶醉,而学生还在字词层级困惑,在概括理解层面徘徊;老师站在云端俯视,但学生站在地上仰视,思维根本无法搭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作知识的东西装进去。空袋子里装东西进去,还可容受,完全不接头的头脑里装知识进去,能不能容受却是说不定的。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维过程也许并不合适。

二、改变,从学生的一个提问开始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一切学问的起点都是从提问开始的。是否可以考虑把课堂从根本上還给学生,课堂上关于文本的所有问题,放手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全部交给学生。

教师的作用呢?教师应该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区分问题的种类、层级,明确问题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和思维路径,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方法,训练思维,提升能力。

“问题导向”,学生设问质疑,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答案,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生为本”的课堂。

比如,《苏武传》,教案教学目标大多设定为: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苏武人物形象。教学流程,大多是串讲。

但是有一次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一个问题:“苏武之前两次要自杀,为什么在北海十九年都不曾想过自杀的事?”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它是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困惑;同时我认为这个问题恰恰是解开苏武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的一把金钥匙。于是就将教学流程与方式进行调整。

围绕苏武自杀不自杀这一问题,我启发学生分解出几个小问题:

1.前两次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有两句话必须注意,“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结合背景来看,两国关系紧张。张胜事情败露,第一重危害是自己受辱,第二重危害是有辱使命,第三重危害是有辱国家,危害国家安全。有辱人格,有辱使命,有辱国家的事情源于自己,所以要自杀!此为杀生以成仁之举。

2.北海牧羊十九年为什么不自杀?

什么处境?卫律劝降运用什么手段?在苏武眼中卫律是什么人?李陵从哪几个角度劝降?匈奴人让苏武牧羊用意何在?先用李陵后用卫律可以吗?什么是苏武的心灵支撑?

学生结合文章中刻画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匈奴人斩虞常,降张胜,目的是杀一儆百,如果苏武此时自杀便是畏罪自杀,承认匈奴人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

接下来苏武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格:无论是卫律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还是匈奴人让苏武在北海十九年牧羊,对他进行肉体上折磨,精神上摧残;抑或是李陵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唤起苏武对君王的仇恨,断绝苏武对亲人的眷恋,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点影响苏武的人生态度,都没能撼动苏武对汉朝的忠贞。

苏武,可杀生以成仁,却不求生以害仁。忠心报主,心甘情愿,生与死的出发点全是国家,爱国之心坚贞不渝。苏武的气节操守令世人敬仰。

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启发,问题的提出者与解决者都是学生。心理上,学生的探索欲望得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最强;阅读方法上,学生尝试着使用质疑设问求解的阅读方法,胜过老师一遍遍讲解。学会了探究此篇,学生就可以拿这个方法解读其他文章。收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相比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巧妙的安排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性的“问题导向”的课堂,才是我们应该探索的新路径。

[作者通联:河北保定市保定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苏武问题导向林冲
苏武庙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苏武传》说课稿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