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引导,让质疑走向深思

2020-01-16魏冰青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智叟愚公文本

魏冰青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则侧重于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是学生、教师、文本甚至是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巧妙的引导能使学生的质疑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从而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的质量。笔者以执教《愚公移山》一课为例,浅谈面对学生课堂质疑,教师如何巧妙引导。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情节生动、寓意深刻。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本文的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因而学习的重点可以落在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积累方面,以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另一方面本文作为一则寓言,寓意深刻,在思考与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信马由缰,脱离文本,导致质疑和思考浮于表面。

一、有志何不趁早?

《愚公移山》中关于愚公形象的描述只有短短一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在分析愚公是否是一个有志者的形象时,有的学生认为愚公面对“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山,丝毫没有被这两座山的连绵、高耸而吓到,反而动员家人一起铲平,不可不谓志向远大;但也有学生提出质疑:“如果愚公是一个胸有大志之人,为何有志不趁早,非要等到耄耋之年才开始行动?”这一质疑的提出,竟也得到不少同学的附和。一时间,大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课堂竟然逐渐偏离原来预设的轨道——原本充满正能量的愚公,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学生口中碌碌终生的可笑之人。

面對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将学生由天马行空的猜测引向严谨严肃的课堂探究。于是在学生的讨论热情稍微有所下降之后,顺势抛出酝酿在心中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则短文的文体及其特点。”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着寓言和寓言的特点。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那么“假托”则意味着文学作品的虚构,意味着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性、超现实性和强烈的象征意味,才能达到给予人某个启示或者教训的目的。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愚公“年且九十”的交代,也不能降低愚公移山之志。看着学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年且九十对于一个人来说仅仅是年老体衰的象征吗?”经过讨论,学生认为伴随年龄增长的还有一个人的心智、阅历的增长与成熟。“那近百岁的愚公是不是一个心智成熟、思维缜密之人呢?”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的关注点从毫无根据的猜想再次回到从文本中寻找答案。抓住“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学生认为愚公是深受交通阻塞之苦的,而一旦移山成功有着巨大的好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无疑是给愚公一家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他人“走出大山的机会”。看似年老的愚公,却对“惩”“塞”与“指通”“达于”之间的利害关系看得通透,内心一片清明。透过“杂然相许”“其妻献疑”,学生看到在愚公的经营之下,这个家庭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氛围,作为家中的长者,愚公有着一家之长的领导魅力。移山的困难,既有“其妻献疑”所考虑到的,也可能有家人甚至愚公本人都未预料到的,但无论怎样,对于山能移走这一点,在愚公与智叟的辩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中,突显了愚公有着充分的信心。他知道,这件事情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是世世代代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这份信心还来自于对人力的无穷无尽与自然的“山不加增”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愚公移山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思熟虑的,愚公在这个伟大计划中,站得高,看得远。

巧妙引导,回归文本,“年且九十”让我们看到愚公实乃是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坚定果敢之人。在“弱与衰”背后实则是“强与坚”的强烈对比,这一写法又从另一方面凸显着愚公的人物形象。

二、突兀的笑声?

河曲智叟与北山愚公的对话是故事情节的重要一环,二人之间通过对话展开辩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把握语句的重音、语气,读出人物的心理、性格,以达到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理解的目的。然而,课堂上让学生朗读之后,竟有学生笑出声来。问其缘由,原来是愚公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让其觉得这似乎是绕口令,不禁发笑。借着这一笑,趁机向学生提问:“文中的河曲智叟也有‘一笑,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笑背后的意味?”回到文本,学生很快明白智叟对移山一事从心底是嘲笑与轻视的。“甚矣,汝之不惠!”一个倒装,一个叹号,是智叟对愚公移山一事给出的严厉而又武断的评价。“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看似平常的反问句,智叟以其夸张而又不屑的语气嘲讽着愚公的“白日梦”。“面对嘲讽与讥笑,愚公是如何应对的呢,他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呢?”又一问题的抛出,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到文章中寻找答案。抓住“太息”,学生看到了愚公只有一声长叹。在分析其背后心理活动时,却发生分歧。一些学生认为,此时的愚公内心充满着无奈,“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可以看出愚公对于智叟也有着充分的了解,与这样的人辩驳又有什么意义呢。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愚公长叹的背后是内心的平静与澄明,智叟不过说出了世人的普遍想法,而经过深思熟虑定下移山之志的愚公岂能不会料想到今天的局面,他以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坚定着自我的信念,他相信终有一天梦想会实现。各有依据,自圆其说,学生的思维依据文本而不断走向深入,让人惊喜不已。讨论停止后,回到最初那让学生不禁发笑的句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向学生解释这一句子并不是绕口令,而是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愚公移山的信念就在这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的语句中,向智叟说明这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人力的无穷与“山不加增”的对比,一句“何苦而不平?”犹如泰山压顶,让智叟哑口无言。此时,要求学生再去读这一文段时,学生明显多了一丝深沉与敬佩,似乎一个眼光长远、沉稳冷静、洞察世事、意志坚定的愚公形象浮现眼前,哪还有半点儿愚的影子呢。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有着能与时代共鸣的情感。紧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段文字,要求学生继续思考这段文字在当下的意义。心思敏捷的同学从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认为愚公看到了事物始终是在运动和变化着的,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透过这一分析,教师展示了三峡水电站、国产大飞机C919、国产航母、天鲲号、蛟龙号等国之重器相关介绍,引导学生知晓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有志者的汗水与心血,是他们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铲平一座座大山,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力量”!如果说愚公在反驳智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反问中是一种从容沉静,那么今天我们再读之时应该是一种自信昂扬之气,把最后的问号改成感叹号,豪迈之情呼之欲出,喷薄而发!

《愚公移山》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因其经典而家喻户晓。“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叙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当我们了解故事之后,故事背后的思考变得更为重要。《愚公移山》传承至今,从最初反映人类改造自然的渴望到毛主席号召全民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一起铲平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两座大山,再到今天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攻坚克难,开创中国伟大复兴的新局面,我们看到愚公精神不断被传承、不断被丰富的过程。

课堂是教师传播思想、培根育苗的重要场所,因此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采取冷漠的态度,也不能一味顺着学生的思维,偏离教学初衷。而要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引导。面对质疑,教师要提示学生,必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照合理的逻辑展开多元化的思考。探究质疑可以自由,但要合情合理,不能盲目求新求奇。同时,联系现实解读经典很重要,但不能用今人的思想与眼光去随意涂抹、苛求古人的文章。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观点与自我之思并列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对比思考,以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真正达到锤炼思维、深化思维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

猜你喜欢

智叟愚公文本
愚公新传
那个感动天帝的老头儿
现代愚公
愚公和智叟新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愚公移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谁更应当“愚公”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