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构
2020-01-16李梅胡佳李悦娴
李梅 胡佳 李悦娴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留守儿童问题已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部将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须围绕“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方案等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并制定相关政策和解决方法。
二、蜀光中学留守儿童个案分析
(1)指导理论。指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起初是以职业指导的形式在美国施行“六三三”学制后出现的。后来,学生指导逐渐从职业或生涯指导扩展到学习和生活领域,从表面的行为深入到思维层面再深化到心理层面。
自贡市基于国内外指导的不同学派、理念,于2016年在蜀光中学组建了一个独立于日常教育系统的生涯指导团队。该团队由心理、艺术、体育及高考各学科教师组成,在遵循科学的指导理念的前提下,对初2017级某班近40名学生将进行为期6年的测评、指导。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值得考究的典型案例。
(2)前期测评。学生小王,女,在初一刚入校时出现抗拒发言,不愿意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亲子关系存在交流障碍,学习较为被动等问题,语文成绩处于班级中等偏下的水平等情况。我校生涯指导团队对小王的现状进行了多次研讨,最终将诸多表象行为概括为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学习认知方面这三方面的障碍,生涯指导团队也在初一上学期确定了针对小王个人的问题解决方案。前期测评结果如下:
(3)多维度策略指导。①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悦纳。在自我认知的维度下,小王同学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安静、内向,融入度一般,容易陷入自我情绪等特征,观察其学校生活发现,小王善于思考,不爱运动。团队希望能通过各种指导措施,帮助小王自己实现自我悦纳的目标。②社会认知——改善亲子沟通。在社会认知层面,小王也是存在着极大障碍。首先根源在于父母教育的长期缺席,隔代关系占主导,以至于小王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是片面的,局限的。③学习认知——提高学习信心。从学习认知的角度出发,因为其自我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自我接纳这一部分存在着信心不足的情况。学习中多表现为被动完成老师课内外任务,仅限于完成学校作业。
结合以上案例,我们从具有典型案例的某一学生入手,利用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式,处理好学生在人际交流,自我认知,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问题。总之,指导应该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手段,任何一个策略的设计与实施都应是尊重学生的个人经历与心理状况,必要时还需辅以导师制、校外力量等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三、指导成效
从自我认识维度观照,通过一学年自我认知改进的策略指导,小王更易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更自信了,能和班级任课老师、同学大方谈论自己的缺点,并私下主动联系班主任,希望改进自己的缺点,在运动会和各项体育比赛中积极为本班同学加油。各科老师反馈课堂发言更积极,在完成已有的学校作业之外,课外有自我拓展知识的举动出现。
在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初一秋季学期的“周末为爷爷奶奶做饭”、“缩短与父母联系的间隔时间”等亲子关系指导后,小王对父母分享的事件更琐碎,更具体,这实际也体现出小王的交流欲望正在加强;在学校生活中,虽然与班级教师仍以纸条为交流主要方式,但经由分阶段的统计数据看,每月交流次数是处于增长状态的。
在学习认知的角度来看,在刘老师实施了“周、月、学期”的指导后,小王对语言学科的兴趣明显提高,在初一春季学期的各大型考试中,由年级100名左右,稳步上升,在期末上升至年级30名。她也对父母表现出对此事的高兴心情,学习上较之前更为主动了。
四、个案启示
(一)认识启示
1、充分的调研、测评是前提。
团队应将学生看作是与成人平等的生命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指导教师对此应有敬畏之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而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父母缺席,亲子关系薄弱的心理环境中,只有对其成长路径有充分的调研才能顺利实施后续的指导。而调研过程中应重视信息采集渠道的多样性,除了父母,可以考虑采访孩子之前学段的班主任以及与他成长过程中关系亲密的人。
2、整合多种资源是保障。
要充分调动起校内资源,不仅要吸纳高考学科教师团队,开发高考学科相关课程、活动,还应囊括心理、艺术、体育等学科。只有落脚在帮助学生成为健康的、快乐的“人”,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水平的提升。留守儿童家中隔代关系作主导,需要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来引导他们关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其次,应充分联合丰富的优质社会资源,如每学期2次职业体验,让学生对成年后的职业选择有一定想法。
3、使时间立体起来。
校园生活呈碎片化,指导老师平时可设计基础性的、趣味性的活动,而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操作。此外,指导还可辅以导师制、小组制以及优秀教师团队定期开展的拓展课等方式。
(2)操作启示。通过以上案例的深入探究,自贡市蜀光中学职业规划工作室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出了一套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3+”体系。①构建综合测评体系(立足传统量表测试机制,原创多学科测评机制,落实综合测评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完成自我认知,开启人生规划。
②构建导师制体系,帮助留守儿童改善亲子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基于综合测评结果,在新高考下构建以行政班主任为核心的三大导师组,對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改良。导师制是对综合改良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我调整、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最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书)。③开发改良课程体系(立足传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育课程,原创智力风格与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改良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实现自我管理,提升学业水平。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让每一颗树苗都尽可能享受到阳光、雨露,并成长为参天大树,是我们团队每个教育者都不变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