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学习”由“形”转“实”的对策
2020-01-16孔德敏
孔德敏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 实质性 多元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既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也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近年来我校也在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和精神所在缺乏研究性的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欠佳,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其意义,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幾点思考与建议:
一、缺乏实质性合作
有时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 (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个别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有时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考虑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把问题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没有讨论价值,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课堂看似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
对策: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出的,要求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教师必须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兵教兵”就会非常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会事半功倍;在学生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
二、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任务和目标为导向,以设疑、尝试、引导、体验、对比为基本方式,讲究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但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学习表现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呆坐观望,即使轮到他参与,仍然是推委推托,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提高的要求,因此也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对策: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公约”是学生和教师所遵循的法则和要求,与全体学生共同商议后形成,主要对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如何生生互动、如何师生交往等方面作出基本规范和要求,如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①一个一个地说,说出自己的见解;②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③轻轻地说,不影响别人,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④注意听,听不懂的马上问⑤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全班交流等等。
三、缺乏教学策略引导、调控
教师教学策略简单,影响了合怍学习的内聚力,在环境上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但是教师依然在讲台上按原有讲授方式在教授,学生依旧在“各行其是”,小组合作学习便成了一种摆设,最终失去了其功能,阻碍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的养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对策: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要发扬教学民主,教师要把功夫下在引导学生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育的操纵者,而成为教育的引路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事先生成可供小组学习者讨论与交流的问题,既有明确的、有价值的主题,也有“问题单”或“问题生成单”来引领。不仅关注小组讨论和代表展示,更主要的是做好任务驱动的内容、方式和时问的分配和设置。
四、缺乏多元性评价
教师依然关注少数个体学生评价,忽视小组整体评价;依旧注重学习成果评价,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技能、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仍然重视课堂随机评价,忽视即时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大部分情况下面对学生满意的答复,总是这样的鼓励语:如“你回答的真好”,“很好,你真聪明”而且对大家的评语都差不多。
对策:表扬、鼓励仍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是团体合作的结果,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注重生生评价,有时对与学生,来自同学的鼓励,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果,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式学习,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高效课堂中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但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以减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低效现象,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帮助、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展示,使学生由“要我合作”变为“我要合作”。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