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思考

2020-01-16罗国洪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生物

罗国洪

内容提要:新冠疫情,给生物学教学深刻的影响和思考,结合学校学生的学情和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思考讨论,根据结果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和学习进行适当的改革。

关键词:新冠病毒  生物  教学思考

在传统教育中,生物学教学较少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因条件限制也较少促进学生实验操作。经过新冠疫情,认识到从前教学的短板和不足,提倡思考重视实验,结合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教学效率。

一、重视科学,自然学科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很多启示警醒,尊重生命重视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地区还不够重视自然学科,人类对自然和生命却仍然缺乏认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滥捕食用野生动物。所以,学好自然学科,生物学的普及教育已经不容忽视。

(1)思想教育,宣传病毒防护知识。在开始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加强对病毒传播的原因和影响的认识,明白要杜绝吃野味等恶习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为《决定》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①《决定》中规定哪些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②在以往,人们经常食用的野生动物有哪些?③为什么野生动物不可食用,而有些驯化的家养动物却可食用?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搜集资料和讨论,得到结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2)立足实际,深入了解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病毒是新型的冠状病毒。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根据新型肺炎病毒,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复习必修一所学内容:①新冠病毒二大化学成分的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形成过程、作用是什么?②列出病毒种类,特点;说出新冠病毒的结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生活习性,要抑制新冠病毒生长繁殖有哪些方法?

通过学习讨论,得出结论:冠状病毒核酸是单股正链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主要由一分子核糖(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二大化学成分的元素应该是碳和氧,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形成过程应该RNA复制,作用是为了繁殖、遗传本种基因。

(3)科学思考,理性看待自然生命。通过此次疫情进行科学理性看待自然法则和生命安全是必要的教学过程。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加快了生物的突变,加剧了病毒的耐药性。结合生态学进行思考:①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②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哪些?③自然环境中导致生物突变的因素有哪些?④试提出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建议和方案。

二、结合时事,得高中生物新考点

新冠病毒必然会成为今年全国高考的热门考点,将生物与新冠病毒联系起来,很多方面的内容都可能是新考点。

(1)因时制宜,核酸试剂与PCR技术。通过特殊的方法,包括PCR方法,能够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独有特征,能比较可靠的证明感染的病原体就是新型冠状病毒。PCR技术是高中生物选修三里的内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PCR技术即生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或者复习:①PCR 技术的概念原理。②PCR反应五要素:dNTP、引物、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以及Mg2+。③五要素的具体分析与掌握。④.PCR的操作具体过程和注意事项。5.PCR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2)时事热点,了解熟悉疫苗知识。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据了解,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正在加快研发、测试,那么疫苗有哪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呢?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周末收集资料了解疫苗知识,设问如下:①疫苗的作用原理是什么?②什么是灭活病毒、减毒活疫苗、类毒素?③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学习或复习免疫系统课文内容。

三、实验思考,巧妙设计探索问题

(1)讨论式设计,引发思维空间拓展。病毒感染致病,肯定需要药物治疗,中西医药物各有特色,疗效也各有优势。那么面对新型病毒应使用哪种药物呢?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

学生1:我组认为应该选用西药治疗,因为西药疗效快。

学生2:我组认为应该选用中药治疗,中药治本,根除病毒是中药的优势。

学生3:我组认为应该中西药结合使用,西药减轻炎症,中药保证基本免疫。

结论:医护专家团队经过反复验证后发现中西药物结合使用的方案最有效。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佳方式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可能会需要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配合激素药物,吸氧治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2)探究式學习,激发学生寻找结论。抗生素主要是指抗微生物的药物,抗生素的种类很多,我们平时比较熟知的是青霉素、罗红霉素等,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抗生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临床实验中,抗生素的使用如何控制:①在对新型病毒认识度较低的情况下,要不要使用抗生素?②假如使用抗生素,该如何把握剂量?③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哪些生物理论数据和技术研究的知识储备?

学生通过讨论,并经过老师的指导后得出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一般的明确有细菌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不能滥用抗生素,以防形成耐药。

(3)比较学习,新老药品使用安全。目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暂无特效药物,不能进行特定治疗,但是可以进行对症处理,能够缓解病情。现下医学专家暂时认为比较安全的药物主要有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课堂中,引导学生分组在课后网络搜集资料,设置问题:①目前,治疗新冠肺炎哪些新老药物?②讨论药品安全性:新药物(瑞德西韦)和老药品(磷酸氯喹)在治疗过程中哪个安全可靠?

结论:医药化学研究是我国非常重视的学科知识,医药安全知识更是重中之重,所以,生物学的探究之路远未走完,需要人类一直坚持走下去。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