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元摘“秘”:接受美学视角下越窑秘色瓷翻译探究
2020-01-16张小红
张小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 201808)
作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中国古瓷以细腻通透的瓷质、圆润流畅的器型、巧夺天工的技艺以及变化万千的釉彩,将科学技术和艺术审美完美融合,创造出一大批美轮美奂、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艺术精品。秘色瓷作为唐末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的杰出典范,问世以来便备受青睐,流传至今,仅存十余件,兼之历史上文人墨客的不吝赞叹更为其蒙上了一层优雅神秘的面纱。那么到底何谓“秘色瓷”?该如何翻译“秘色瓷”?又如何让译文既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历史文化信息,又能够满足外籍读者的审美需求?釉彩名称作为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毫无疑问会出现翻译困难,但以读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源文审美为出发点和目标点,通过跨学科、多纬度的综合研究,分析翻译特点与差异,挖掘译语对应文化信息,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积极总结归纳个案翻译的规律,必定能探寻到最大程度保留其专业性和文化性的翻译途径,让中华文化瑰宝更加绚丽夺目地展现在世界舞台。
一、接受美学与接受美学翻译观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最早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首次将研究重点从作者和文本转移到读者,在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的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指出读者先前社会经历、知识结构和理解结构会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审美距离”和“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其中,期待视野又分为定向视野(directed expectation) 和创新视野(creative expectation),两者相反相成,不断推动期待视野的调整、改变和提升。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审美体验与自身已存的“定向视野”相一致,拉近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就形成了“视野融合”(fusion of expectation)和顺利接受,反之即视野否定(negation)和抗拒接受(Iser,1987:8)。在满足定向视野的基础上,同时打破定向视野的限制和束缚,并由此升华为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创新视野。所以,好的作品就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并带来全新的意象”(周宁,1998:32)。
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翻译活动可理解为原作、译者、译作、读者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翻译、作品、读者互动的过程;其中译者既作为原作text 的读者,与text 直接交流,自身的理解和接受直接影响译作version 的生成;同时又作为译作version 的作者,还必须预测译作读者的接受对version 进行第二次的接受和创作(刘凤梅,2005:23-26)。译者不仅要满足自身“期待视野”和文本融合,还要考虑译作与译作读者之间的接受,考虑两者间的视野融合问题。由此,翻译活动绝非仅仅语言上的“形式对等”,而是实现“原文所面向的读者层和译文所面向的读者层所处于的一种动态的对应状态”(马萧,2000:47-51)。重视读者作用,通过换位思考,形成读者思想,结合读者群的行为习惯及审美特点,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词语;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充分展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感,形成具有再创造性的翻译作品,让翻译作品不仅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而且还能为读者带来更高层次的审美经历和体验。
二、越窑青瓷与秘色瓷
越窑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早在东汉时期就成功烧制了中国最早的瓷器,完成了由炻器向瓷器的过渡,因此,越窑青瓷也被誉为“母亲瓷”(冯先铭,1990:162)。唐末宋初,在钱氏吴越国统治下,窑厂众多,生产兴旺,青瓷制瓷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今慈溪上林湖窑烧制的青瓷成为同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此时的越窑青瓷胎体轻盈细薄,釉面细腻光滑均匀,釉色温润如冰似玉,历史气息古朴浓厚,享誉华夏,畅销海外。秘色瓷作为越窑青瓷中的一种,“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谭旦同,2012:93)。秘色瓷外形典雅温润、简洁大气;釉色苍翠静谧、文静含蓄。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毛小东,2018:05)一诗中更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佳句,由此,秘色瓷因“千峰翠色”被誉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可到底何谓“秘色瓷”,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主要有六种解释:①指颜色,特指千峰翠色、青绿色、翠青色和碧色;②取“秘”本义,即保密,神秘之意,制瓷工艺高度机密;③特指佛教中的秘密教,宗教法事所用之瓷;④秘指等级,统治阶级用瓷;⑤冥器,如东园秘器;⑥奇珍异宝,罕见、奇特的瓷器,特指秘色瓷与其它越州青瓷的与众不同。(毛小东,2018:05)1987年伴随着陕西法门寺塔倒塌,十四件秘色瓷沉睡千年后解开了神秘面纱,由此,学术界倾向于将“秘色瓷”视为吴越国钱氏王朝的贡品瓷。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青瓷与秘色瓷的翻译
在众多釉色中,青色釉以其温润的玉质感,承载着浓厚古朴的历史气息,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推崇与热爱,古人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句,为这种颜色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因此,青瓷的翻译除了必须达到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之外,其本身作为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也对其翻译的文化特性和专业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按照字面意思,青瓷最靠近的翻译为“green-glazed porcelain”,但事实上,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张卉,2012:71)。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出黄、绿、蓝等多种混合色调,由此形成艾青、翠青、粉青、冬青、豆青、梅青、果青、影青、天青、灰青、蛋青、虾青等近二十种青色,“green-glazed porcelain”明显不能涵盖青瓷釉色。值得一提的是,“green glazed porcelain”虽然并不指青瓷,而特指纯绿色釉彩,但通常会伴有搭配来形容具体的某种青色,如pea-green豆青、pale-green冬青、lime-green梅青、apple-green果青、bluish-green粉青、deep-green影青等(杨俊艳,2014:24)。
既然在现有颜色谱系中无法找到青瓷的直接对应语,那作为远销海外数百年的古瓷之一,是否已经有约定俗称的翻译了呢?无独有偶,在国内外各地博物馆馆藏介绍、文献著作及民间交流中,“celadon”被公认为“青瓷”的英语对应词,泛指龙泉、越窑、汝窑和耀州窑等窑口烧制的青釉瓷器。根据Wikipedia解释,之所以将中国的青瓷译为“celadon”,是因为十六世纪龙泉青瓷大量传入欧洲时,法国正在流行法国作家奥诺雷·杜尔菲(Honoré d’Urfé’s,1568-1625)撰写的歌剧“Pastoral Romance L’Astree”《牧羊女亚司泰来》。剧中男主人公Celadon所穿的青衣跟龙泉青瓷的葱翠釉色非常接近,便以Celadon来命名青瓷。《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celadon的解释为:Mid 16th cent.:from French celadon,a color named after the hero in d’Urfé’s,pastoral romance L’Astree(1607-27)(2007:337);《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则把celadon直接翻译为“青瓷(著名中国瓷器)”。由此可见,“celadon”的出现不仅拉近了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直接促成了历史和文化的特定视野融合,也为秘色瓷的翻译做了定性处理。
“秘色瓷”名称解释众多,翻译角度不同,导致对应的英文翻译版本也不同。常见的一种是“釉料配方保密的青瓷”(徐李碧,2013:05),因此“秘色”中的“秘”就指“保密”、“机密”,“色”是“釉料配方”,其对应翻译就为“Secret Formula Celadon”,慈溪越窑博物馆就采用的这一翻译。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为“保密的一类瓷器”(徐李碧,2013:05)。“秘”的意思是“保密,机密”,“色”不指颜色而是“类别”,因此“秘色”就是“保密的一类(釉色)瓷器”,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为“Secret Celadon”。自法门寺出土了十四件秘色瓷,“秘”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比较受推崇——“与皇室有关”,如禁中藏书处被称为“秘府”、“秘阁”,由此“秘色瓷”就可以解释为“供奉皇室的御用瓷”(沈岳明,2007: 153)。古人对此也有先解。宋人曾慥在《高斋漫录》中如是说“吴越秘色窑,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刘伟,2012:38);宋人赵德麟在《候鲭录》一书中,更明确指出秘色瓷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并作为贡瓷向后唐、后晋和北宋王室进贡,“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造,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沈岳明,2007: 153)。唐末五代时期,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于今慈溪、宁波、余姚和绍兴等地区,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冯先铭,1990:163)。在这种情况下,“秘色瓷”的对应翻译就是“Royal Celadon”。还有一些陶瓷专家借鉴Fengshui(风水)、Dimsun(点心)等词的音译法,直接翻译为Mi-Se Porcelain。
从接受美学翻译观出发,首先可以判断瓷器的翻译读者群一般为对中国瓷器及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游客和具备一定陶瓷专业知识的陶瓷研究学者及商人。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语言特质、历史习俗等巨大文化差异必然要求译者充分认识到瓷器名称的翻译绝对不是一对一的原文照应,不仅要求在翻译中准确传达源语中的语言信息,设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文化特色,也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认知特点和接受效果,进行具有创新元素以及拓展因素的翻译。换言之,从原文出发,深刻挖掘其社会文化信息,让读者首先明白是什么,实现定向视野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翻译,带给读者更高层次的文化审美体验和更为深刻的创新视野。综合Secret Porcelain,Secret Celadon,Secret-Formula Celadon,Mi-Se Porcelain 和 Royal Celadon 几个秘色瓷翻译版本,可以肯定的是Celadon 作为“青瓷”约定俗称成并已广泛接受的英语对应词,porcelain过于直白笼统,缺失了东方青瓷的历史和内涵,首先应该被排除。Mi-Se 使用了转换拼写的翻译策略,采用中文汉语发音,看似非常稳妥和地道,但根据《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ise 在英语中有两个意思,一为“协议”,一个是俚语“获取”。因为会被误解为其它英文单词,所以Mi-Se 不能像 Ru Ware(汝窑)、Guan Ware(官窑)那样作为外来词收录为词条,因此容易与该词在英语语境下的意义相混,不利于传播;同时该词并没有表达出“秘色”的文化涵义,文化信息遗漏严重。Secret Celadon 凸显出了秘色瓷的神秘特色,而且构词较少,利于口语交流,不足之处就是“秘”字解释不足,白玉微瑕;Secret-Formula Celadon 采用了文内注释(Aixela,1996:57)的翻译策略,试图将“秘色”的内涵意义显现出来,但构词较长,缺少美感;Royal Celadon也采用了文内注释的翻译策略,将“秘色”的皇室专用特性表达了出来,且构词简单,也便于交流和记忆,但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失去了神秘感。“整个翻译过程的两个步骤,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其实质都是译者通过有限的阐释来接受信息和释放信息的过程,而且目的语读者对目的语文本的阅读也存在这一个阐释和接受信息的问题。”(朱建平,2002:8)结合秘色瓷本身所传递出的文化、历史信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使用多种翻译策略,在有限篇幅内揭示其真实属性和独特文化魅力。采撷上述翻译的各自优势,采用文内解释与文外注释的翻译方法,将“秘色瓷”翻译为 Secret Celadon(Royal celadon with secret-formula),全面而又准确地反应出该瓷器的历史地位和命名由来,凸显其皇室用瓷的神秘与高贵,由此带给观者更高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内涵,超越并提高了观者的期待视野。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秘色瓷作为华夏陶瓷文化海洋中的沧海一粟,由此可见中国陶瓷的命名分类明确,描述精准,既含有高度的技术水准也富有浓厚的历史和美学气息。而陶瓷英语翻译作为科技英语翻译的一类,不仅要如实体现其作为科技英语的准确、专业和简练的文本特点,同时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产物,也使其翻译不可避免地要体现跨文化翻译的特性和要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语言特质、历史习俗等巨大文化差异必然要求瓷器名称在翻译中既要准确传达源语中的语言信息,设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文化特色,也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认知特点和接受效果,进行具有创新元素以及拓展因素的翻译。《盛世危言·藏书》(郑观应,2008:127)中有云:“钩元摘秘者,探取精微,采摘奥秘。”以译者为中心,探取古瓷釉彩之精微,领悟釉彩翻译之奥秘,让秘色瓷的“神秘”大白于天下,方不负国宝千年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