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直径铁路盾构隧道管片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2020-01-16

中国建材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钢模脱模管片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

1 工程概况

河南郑州豫机城际铁路隧道采取的是单洞双线设计形式,盾构区隧道桩号为DK41+750~DK45+550。基于该段实际情况,利用盾构法展开施工作业,盾构总长度3800m。根据地质情况,设置有12.81m大直径盾构隧道,其规模相对较大,所用管片内径11.3m,外径12.4m,宽2m,厚55cm,为典型的超大管片,经拼装后形成完整隧道结构。

2 工法特点

采取管片一次浇筑成型的方式易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常见有局部密实性欠佳、溢出大量气泡等,在此基础上更改为分段浇筑的方式,由钢模顶部中间区域开始浇筑,使混凝土到达钢模内腔两端,此时兼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材料密实性,遵循先模具两端再中部的原则,整个浇筑过程分两次完成,单次砼用量为2.5m3。为确保浇筑质量,充分考虑管片类型、混凝土用量及其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合适振捣时间。本工程中,经试验后将其设定为13min。

3 施工工艺

3.1 钢筋笼制作

3.1.1 钢筋笼焊接

制作9个安装靠模,各自适配两台焊机,技术人员应向所有操作者做技术交底,有序完成钢筋安装作业,将其置于靠模中并基于焊接的方式形成整体结构。

3.1.2 钢筋笼存储及吊装

制得钢筋笼后,以预先设置的编号为准做好分类存储工作,以免钢筋笼入模出错。施工现场适配专业吊具,主要用于钢筋笼的吊装作业,以设计要求为准确定合适的吊点与支撑点,吊运时遵循轻落的基本原则,不可发生碰撞。待钢筋笼被转移至指定位置后,应安排专员24h看管,并于堆放场所周边设置防护栏杆。

3.2 管片生产

3.2.1 模具清理

结束管片起吊作业后要全面清理钢模,去除附着的杂物,要求钢模足够洁净。此环节所用工具以柔软铲或布料为宜,不可刮伤钢模。

脱模油装入喷雾器中,将其均匀喷涂于钢模上,不可出现脱模油用量不合理的情况。工程中常使用到水性脱模剂,应以现场施工温度为准灵活调整,常介于1:1.2~1:1.5,要求每10环便要采取一次油封处理,从而避免腐蚀锈蚀现象。

3.2.2 模具校核

参考行业规范,要求模具的各项指标足够合理,需针对宽度、内腔高等做好校核工作[1]。本工程所用管片尺寸较大,易出现变形现象,且需要提升精度,经商讨后决定在每次开仓前针对模具展开全面检查,从源头上控制管片偏差。

3.2.3 钢筋笼入模

结束钢筋笼加工作业后,在行吊的辅助下将其转移到钢模中。为避免钢筋笼变形现象,需在入模前做好准备工作,于钢筋笼内弧面及其四周分别设置保护层垫块,后续吊装过程中安排专员检查变形情况。

3.2.4 混凝土浇筑

基于输送小车与料斗的辅助,将拌制所得的混凝土转移到管片成型车间,具体注入位置以钢模顶部中部为宜,下料过程中兼并做好振捣作业。若采取一次浇筑成型的方法,受管片规格较大的影响,易出现密实性不足等质量问题,因此采取分段浇筑的工艺方法,遵循先模具两端后中部的流程,整个浇筑过程分两次完成,单次砼用量2.5m3。

3.2.5 管片收面

开盖后需安排人员及时对气孔进行补充,以混凝土凝结状态为准,确定合适的面板掀开时间。光面处理可分为3个环节:粗光面,较为可行的是铝合金压尺,利用该工具将多余混凝土刮除,若遇到凹陷处则对其填补,随后粗磨处理;中光面,此环节操作需建立在混凝土收水的基础上,利用灰匙光面,经此处理后管片外弧面应足够平整;精光面,此处使用长匙,确保表面足够光亮且不存在任何灰印。

3.2.6 管片蒸养

针对管片采取蒸汽养护措施,处理过程中使用推拉式帆布罩密封,并展开持续性蒸养。养护作业可细分为升温、恒温与降温3个环节,因此要确定不同的养护温度[2]。从养护系统的构成来看,有热源、温度传感器以及温控器3部分。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为温控器设定合理的温度范围,以传感器所得数据为准,经中央控制系统分析后实现对各区域温度的灵活控制,创造足够良好的蒸养条件。

静停时间至少达到2h,若出现温度上升过快现象,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内部膨胀对于结构的损伤,因此蒸养温度以50℃~55℃为宜,安排专员负责现场工作,以0.5h为间隔依次观察中央温控器运行状况,针对异常之处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为确保管片养护质量,需严格控制每小时温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15℃为宜,若温度持续上升并处于恒温状态(50℃~55℃),需要维持此温度约2~3h,此阶段后自然降温也要得到合理控制,不可出现过度降温的情况,以每小时15℃为宜。

3.2.7 管片脱模

完成管片的蒸养作业后,需分析同养护条件下的试件特性,检测其抗压强度,若数值为设计强度的45%,要求养护设备执行降温操作,使其与外界温差缩减至20℃以下,经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混凝土强度,若达到20MPa,便满足脱模条件。需要将侧模与端模有效卸下,在真空吸盘的辅助下顺利将管片吊出,利用翻转机使得管片处于直立状态,无误后吊装至水养池中。

3.2.8 管片水养

顺利完成管片脱模作业后,给予一段时间使得管片温度逐步下降,当其与养护水的温差≤20℃时,便可转移到池中做进一步水养,此过程中养护周期至少为14d,若为非冬季施工时期,持续养护时间至少为7d,当施工现场为冬季低温环境时,需通过对管片刷涂养护剂的方式做好保护工作。养护水温应≥5℃,且满足pH为8~9的条件。增设自动温控系统,实时监测养护水温,当该值在警戒值以下时,及时出发警报并启动蒸汽加温设备,缓解养护水温过低的现象,有效避免收缩裂缝。

4 控制重点

4.1 对于裂纹的控制

1)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可基于外加法向其中掺入粉煤灰,此举的目的在于提升混凝土浆体含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避免大范围收缩,缓解管片裂纹。

2)材料搅拌过程中振动器的运行方式尤为关键,重点考虑振捣频率与时间两大因素,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密实性且不发生离析现象。

3)合理控制水灰比,使其较小且足够稳定,可有效控制失水速度,避免管片裂纹。

4)蒸养过程中温度的升降应得到有效控制,并调节好蒸养时间,若缺乏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也容易出现管片开裂现象。

4.2 对于气泡孔、水泡孔的控制

1)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适量高效减水剂。

2)脱模剂应具有水溶性,所用脱模剂的粘度应相对较小,以缓解混凝土粘结现象,降低排气阻力。

3)所用混凝土应具有优良和易性,使得材料内部足够润滑,提升振捣排气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直径铁路盾构隧道施工难度较大,所用管片规格偏大,需从原材料、模具、混凝土等因素入手,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确保管片质量,为隧道施工作业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钢模脱模管片
隧洞混凝土施工中钢模台车的应用
管片拼装技术研究
盾构管片封顶块拼装施工技术研究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球形件强制脱模注塑模具设计
大面积纳米压印揭开式脱模机理和规律
南京博物院藏近代铸币钢模
大型钢模台车在古运河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盾构管片受力分析及管片破损的控制措施研究
一种橡胶脱模装置